语文阅读:父亲的难题

父亲的难题
①小保罗是个三年级的小学生。他父亲虽然空闲时间不多,但晚上却经常同他的孩子在一起。父亲喜欢孩子,总是津津乐道、不厌其烦地给他们讲些富有教益的寓言和别的故事。
②一个星期五的晚上,保罗和姐姐玛莎在忙着刷保罗的田径鞋,因为他要参加学校明天举行的一场短跑比赛。坐在沙发里读报的爸爸摘下眼镜,凑过身子,又唠唠叨叨地讲起了他的寓言来。他讲的是龟兔赛跑的故事,小保罗记得自己已经听过好些遍了,实在叫人腻味。
③末了,爸爸对似听非听的保罗语重心长地说:“孩子,你一定要记住,动作缓慢的 乌龟之所以能跑赢兔子,是因为它的踏实和韧性。”然而保罗还是低垂着头,默不作声 地弄他的鞋子。爸爸的口吻变得有点严肃:“难道你不觉得应该从乌龟身上获得一些教益吗?”
④保罗神情困惑地朝天花板呆望了一阵,然后回过头来看着爸爸:“这么说,你是 要我指望贝利、托尼、萨里在明天的 60米赛跑中会像兔子那样躺下来睡觉啰?”
⑤爸爸心里颇感惊讶,怎么也想不到儿子会突然冒出这样的话来。他沉默了一会儿,略为发窘地回答:“我没有说乌龟会指望兔子在中途睡觉。”
⑥“乌龟一定事先知道兔子在比赛中会睡觉的。”保罗反驳道,“要不然傻乌龟就是 不自量力,竟敢和兔子较量。谁都知道,兔子的速度起码要比乌龟快上100倍!”
⑦“乌龟压根儿就不知道兔子会睡觉,”爸爸坚持道,“它是靠坚持不懈地努力,踏踏实实,一步一步向前爬才取得胜利的。”
⑧小保罗把两只小手的手指勾在一起,认认真真地思忖着。“我可不相信。”它倏地站 起身来,“乌龟的胜利完全是靠运气,要不是碰巧兔子在中途睡觉,它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跑赢兔子。即使乌龟比你说的踏实还要踏实100倍,它仍然跑不过兔子!”
⑨爸爸的脸上露出一丝难以名状的笑容,捏着报纸的手颓然落在膝盖上……

就一个问题:这个故事反映了什么?

反映了爸爸在教育孩子时思维的僵化,同时也说明孩子具有独立思考能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1-05
原文线索:
(1)“父亲喜欢孩子,总是津津乐道、不厌其烦地给他们讲些富有教益的寓言和别的故事。”
(2)“孩子,你一定要记住,动作缓慢的 乌龟之所以能跑赢兔子,是因为它的踏实和韧性。”
(3)“爸爸坚持道,‘它是靠坚持不懈地努力,踏踏实实,一步一步向前爬才取得胜利的。’”
(4)“乌龟的胜利完全是靠运气,要不是碰巧兔子在中途睡觉,它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跑赢兔子。”

故事反映的问题和现象:
(1)父亲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并没有顾及孩子自身的具体问题和现实情况,而只是以陈旧的也许已经不怎么具有实际教育价值的故事来教育孩子。显然,这样的做法,孩子是不能接受的。
(2)现在的教育应该以孩子本身为基础,以人发展的自然规律为原则。而不是像原来那样“填鸭式”的教育。在教育培养下一代的过程中,注重个体的差异是非常重要的。
(3)大人的说法是没错的,大人也是期望孩子要想“乌龟赛跑”那样勇于拼搏,永不放弃。但是毕竟那只是人们的一相情愿,“兔子睡觉”的情况在现实中应该是表较少的。所以孩子肯定会反驳。
(4)小保罗的说法也合情合理,乌龟是靠运气才获胜的。若兔子不睡觉,那么无论如何,乌龟是跑不过它的。小孩子的这种理性的判断和分析是很好的现象。我们在教育下一代的时候,应该注意因材施教,不能死搬硬套,从实际出发。这样,才能做好教育的工作。
第2个回答  2009-01-06
反映了爸爸在教育孩子时思维的僵化,同时也说明孩子具有独立思考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