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有经验的家长告诉我将要上一年级的孩子应该做好那些准备,哪些课外教材可以推荐?

如题所述

入学备忘录(小学版)
2005年08月29日 10:06:21

再过几天,小学一年级新生就要入学了。开学前新生家长应做哪些准备?孩子怎样才能适应学校生活?请看几位“过来”的家长和多年从事小学一年级教学的老师为您开出的——

家长心得

让孩子喜欢上学

上学是件开心的事

相信许多家长和我一样,对这个潮湿闷热的暑期感觉独特,这不单是天气的原因,还因为我们的孩子即将背上书包,走进学校,正式成为一名小学生了。

作为家长,我们有太多的担心,太多的忧虑:怕他(她)不习惯,怕他(她)上火,怕他(她)学习跟不上……其实我们这些为人父母者不必焦虑,完全可以在这个暑期帮孩子做好入学的准备,使孩子轻松地度过这一关键时期,为今后的学生生活创造一个好的开始。

有一部分家长的心理是:孩子上学以后就比较紧张,所以应该趁现在好好玩。这样,话里话外不由自主地就流露出上学是一件苦差事的观点,在这样的暗示下,孩子就不可能对上学的事情抱以积极的态度。

记得当年女儿上幼儿园之前,我有意识地带她到幼儿园里,领她玩一会儿那里的游乐玩具,告诉她,这里是她将要上学的地方,有老师,有小伙伴们,还有玩具,只有听话懂事的孩子才能到这里。在这里能学到很多很多的知识,最后变成一个人见人爱的小姑娘。我的女儿在我的积极暗示下,对幼儿园的生活充满了期待和向往。事实证明,这种积极的暗示是很有效的,她上了幼儿园后,一次都没有因为要离开家而哭闹过,即使有时候在幼儿园受了委屈或是挨了批评,她也没闹过,更没有早晨在路上哭得死去活来的情况。这一点,女儿在幼儿园有口皆碑,老师们都很喜欢她。

今年我的女儿又要上小学了,她已经对即将到来的学校生活迫不及待。相信这个办法对其他孩子同样有效,有兴趣的家长不妨试试。

其实,上学是一件美好而令人期待的事情,爸爸妈妈们快告诉孩子们:

“你长大了,就要上学了,我们真高兴!”

“我们家就要有小学生了,这真是一件让人开心的事!”白云

冷静对待第一次考试

儿子刚上小学时,第一次考试语文就得了八十来分。我们也有一种不知所措的感觉,挺乐意上学的儿子怎么第一次考试就表现不佳呢?我当时并没有过分地着急,冷静下来分析,还是发现了问题:一方面是因为儿子年龄小,我们在主观上放松了对他的要求;另一方面是孩子的精力主要放在其他兴趣上了,他喜欢踢球、喜欢微机课、自然课和数学课,平时在那几科上很用功的,回家写作业总是先写数学,还爱捧着看我给他订的《我们爱科学》、《小哥白尼》之类的杂志。于是,我们及时调整了孩子学习精力的分配,对儿子加强了语文方面的辅导。儿子还真行,成绩很快就上来了,而且在整个小学阶段几个科目发展比较平衡。

从这件事情上看,孩子在漫长的成长过程中难免有失误,我们做父母的着急是没用的,动辄打骂更是没道理,弄不好让孩子产生了逆反心理,更会适得其反。应该以平常心分析孩子失误的原因,这样才能理智地看待孩子的每一次成功或失败。孟玮

消除对学校的陌生感

许多家长都有这种焦虑:孩子从幼儿园升入小学一年级,能不能适应这种比较正规的学校生活呢?我的女儿今年六岁,正在准备上一年级。作为家长又是小学教师的我告诉女儿,你马上要上一年级,将成为一名小学生了,这表明你已经长大一些了,小学生跟小朋友是有区别的。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品德行为上有很多缺点,其中在学校里表现较突出的是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劳动习惯、生活自理能力差。因此,我在言谈中引导女儿,入学后要和同学们友好相处,多关心别人,要以帮助他人为荣,还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和集体劳动。当然,培养女儿一些这方面的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如何关心、帮助别人,如何扫地、整理自己的东西,甚至如何交朋友。

相比起幼儿园来说,孩子上学有许多好习惯要养成,如时间习惯、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等。我告诉女儿,上学后每天要按时上、下学和上、下课,回来后要先写作业,再看电视或玩,每天上下学都要整理好自己的学习用品,不要丢三落四。作为家长,在家里一定要给孩子提供一种充满爱的精神环境,让孩子回家后能愉快地学习,但没有必要手把手地包揽孩子的学习。

如果是定点入学,孩子的新学校已经确定,也可以提前去学校熟悉一下新环境,消除孩子对学校的陌生感,这样更便于孩子入学后尽快地适应学校生活,从而轻松地学习,快乐地成长。张丽珍

老师寄语

准备是全方位的

从心理上做好准备

孩子即将入学,父母应该逐渐地向孩子渗透:上学能够学到很多有趣的知识,能够认识很多字,能够明白很多道理,让自己变得更聪明、更懂事。父母也可以带孩子到附近的学校多走走,并将自己上小学时那些好玩的事讲给孩子听,激发孩子的好奇心,让孩子对上学有一种期待,有一种向往,让孩子喜欢上学。

学生要热爱自己的班集体。告诉孩子,他(她)所在的班级就是一个集体,班集体的事情应该积极地参与。班级值日、清扫卫生是每个小学生都会遇到的,孩子刚入学时也许还没有墩布高,连笤帚都拿不好,但应鼓励孩子学着去做,让他(她)萌发小学生应该为班级服务的意识。还要告诉自己的孩子,在集体中要与每个小朋友团结,当别人遇到困难时应尽力去帮助。一个关心集体、关爱同学的小学生,才会受到大家的欢迎。

孩子入学后能否很快地适应小学生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对孩子的引导。只要父母首先做个有心人,从心理上做好准备,孩子就能很快地进入角色,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生。王敬文

提早养成良好习惯

孩子升入小学,有许多事情要自己照顾自己,如:自己背书包、自己装书包、自己按课程表准备书本,鞋带开了自己系、下雨则自己打伞,天热了知道减衣服、天冷了知道加衣服等,这些都需要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所以,家长平时应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良好的生活习惯,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必须自己做,教会孩子整理书包、文具,以便上学时能带齐学习用品。这个过程中家长要在旁边多指点,可以先做示范,可以手把手地教,绝不可一看孩子做不好就急忙替他做。如果这方面的准备做不好,孩子怎能顺利地实现跨越呢?

良好的习惯可以让孩子受益终身。所以,我们一定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正确的读书、写字姿势,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每晚按课程表准备好第二天的学具、装好书包的习惯等。孟玮

有意锻炼耐力与耐性

小学生在校,上学放学,上课下课,都有严格的时间规定。上午4节课,下午2节课,课间休息10分钟;课堂学习还有严格的纪律要求,这样的紧张程度特别容易使孩子疲劳,所以需要孩子有足够的耐力与耐性来应对这样的学习生活。我是这样锻炼孩子的:1、耐力训练

虽然很多孩子平时经常跑跑跳跳,但正规的体育运动不多,所以耐力不够,而孩子首先要学会的是上课30分钟内必须安静地坐好。

耐力可以通过体育锻炼和家务劳动来提高。每天我会安排时间带领女儿散步或慢跑(慢跑效果最好,又节约时间,又锻炼身体)。家长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安排其他活动,如游泳、跳绳、上下楼梯等,关键不是做什么运动,而是坚持。

我给女儿安排的家务劳动是擦地,这是又简单又安全的劳动。她可以选择用墩布擦两遍地或用抹布擦一遍地,但不能不干。我们不用担心孩子累着,一定要让孩子坚持做下去,慢慢就养成习惯了。2、耐性训练

我的女儿是最没耐心的那种类型,说话快,做事快,遇到什么事都着急,我有意识地磨一磨她的耐性。比如说,多让女儿体验“等”的感觉。在超市购物时,是女儿排队付钱;让女儿做事有始有终。她画画时,水彩笔、蜡笔、油画棒、纸片等摆了一桌子。还没画完,有小朋友来找她玩,她必须把画画完,把桌子收拾干净才能出去。白云

做好必要的物质准备

给孩子安排一个学习的小天地,光线要适宜,配上高低合适的桌椅。可给孩子准备一个小书橱,教会孩子将故事书、课本、练习本等分类摆放。可以在柜子上方贴上一些动物小标示,吸引孩子喜爱和珍惜自己的“小天地”。

学习用品方面,双肩书包,文具盒功能不要太多,每天至少有6支削好的铅笔,还应备好尺子、橡皮、刨笔刀和一个16K的垫纸板。橡皮最好是绘图用的较软的那种,家长应教会孩子怎样使用刨笔刀。

准备一个小闹钟,并教会孩子看钟。家长最好能与孩子共同制作一张作息时间表,并贴在孩子看得到的地方,要求孩子一定要按照时间表去做。另外还要准备一个记事本,专门用来记当天作业或第二天要带的物品,也可作草稿本用。

合理搭配三餐。孩子原来在幼儿园用餐,伙食搭配可以说基本上是科学的。入学以后就要在家里用餐,家长要勤快,要肯动脑,合理搭配三餐,让孩子及时补充各种营养。耿海萍

参考资料:http://www.sjzdaily.com.cn/yanzhao/2005-08/29/content_133109.htm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