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令是在什么背景下写的?

jiji!

我的毕业论文就是研究李清照,但阅览众多文献也没有找到《如梦令》两首的确切创作时间, 但 总的说两首《如梦令》愁意很浓,是她的后期词作(南渡后),充满了「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浓重伤情调,从而表达了她对故国、旧事的深情。
“结缡 未久,明诚即负笈远游,易安殊不忍别”(刘逸生《宋词小札》)“应是绿肥红瘦”一首,便是丈夫出外做官是清照所写,表达思念不舍之情。
宋王朝经过167年“清明上河图”式的和平繁荣之后,天降煞星,北方崛起了一个游牧民族。金人一锤砸烂了都城汴京(开封)的琼楼玉苑,还掠走了徽、钦二帝,赵宋王朝于公元1127年匆匆南逃,开始了中国历史上国家民族极屈辱的一页。李清照在山东青州的爱巢也树倒窝散,一家人开始过漂泊无定的生活。南渡第二年,赵明诚被任为京城建康的知府,不想就在这时发生了一件国耻又蒙家羞的事。一天深夜,城里发生叛乱,身为地方长官的赵明诚不是身先士卒指挥戡乱,而是偷偷用绳子缒城逃走。事定之后,他被朝廷撤职。李清照这个柔弱女子,在这件事上却表现出大节大义,很为丈夫临阵脱逃而羞愧。赵被撤职后夫妇二人继续沿长江而上向江西方向流亡。而后丈夫在流亡途中病死他乡。
所以综合来说背景:1.丈夫外调 2国破家亡 3.丈夫病逝 4.流浪他乡、生活孤寂
至于赏析,网上随处可见,我就不多说了。以上的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3-11
李清照的《如梦令》,我们必须联系当时的背景:李清照与赵明诚夫妇感情笃厚,但是“结缡 未久,明诚即负笈远游,易安殊不忍别”(刘逸生《宋词小札》),并抓住一问一答进行分析,我们就不难领悟到这首词的感伤情怀,既有爱花惜春的遗憾,又有红颜易老的伤感,更有惜别怀人的烦闷,几股愁思扭结,于“短幅中藏有无数曲折”。
第2个回答  2009-03-11
词牌名
《如梦令》原名《忆仙姿》,为后唐庄宗李存勖所作,因嫌其名不雅遂取尾句“如梦,如梦,和泪出门相送”中的“如梦”得名。又名《宴桃园》,《不见》,《如意令》,《无梦令》,《比梅》等,有单双调。单调正体33字,7句5仄韵1叠韵。双调66字,上下片各7句5仄韵1叠韵。
第3个回答  2009-03-11
在轻纱幔帐间和丈夫的怀中写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