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关于 "错误与真理" 的作文材料

求关于"错误与真理"的作文材料
高考级别的.
谢谢了!

菠萝木陀在《要想改变世界,还得从改变自己开始中国文化启蒙1》一文中说:“我们在认识真理的时候一定会认识到错误。在最初的认识时,真理的本身就是错误的本身。也就是说真理与错误本身是一体的。”有新浪网友很赞赏在留言中留了小新小浪表示称赞的小图片。菠萝木陀很高兴,但是就这句话本身来说,对于长期在唯物主义教育下的中国现代人并不容易。因为唯物主义已把真理决定好了。决定好了的是真理。那么没决定的就不是真理。不是真理那一定是错误。也就是说在唯物主义者的眼里,真理与错误是不相容的,是对立的。或者说在唯物主义者的眼里真理的本身不可能就是错误的本身。假如真理与错误的本身是同一本身的话,那么还要区分真理与错误干什么呢?真理就是真理,错误就是错误。怎么可以混淆呢?

现在我们来看,这样一个事实。有位新浪网友在《要想改变世界,还得从改变自己开始中国文化启蒙1》一文中留言说:““无论唯物主义者还是唯心主义者都是要自己动脑子的.”这是真理。”菠萝木陀也以为这是真理。但是脑子是长在自己头上的。如果别人认为是真理,就是真理。那么我们动脑子了吗?我们不动脑子就得到了真理,那么这个真理还是真理吗?也就是说我们不动脑子就得到了真理,那么就否定了““无论唯物主义者还是唯心主义者都是要自己动脑子的.”这是真理。”的判断。换句话说““无论唯物主义者还是唯心主义者都是要自己动脑子的.”这是真理。”的判断可能出现错误。这样我们发现我们在判断真理和错误的时候,他们的本体并没有改变,都是在说“无论唯物主义者还是唯心主义者都是要自己动脑子的.”这句话。这就是说真理和错误并不是由外在决定的,只不过是我们认识的一个差异。当然这样的讨论还是比较深奥的。对于长期在唯物主义教育下的中国现代人来说还是不易理解。

老子道德经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中国古人认为世界是变化着的,那么认识这个变化就是真理, 中国古人认为这个世界变化是有规律的. 那么认识这个世界变化的规律是真理.只认识世界是变化着的就不是真理了.差一步了,又因为中国古人认为这个世界变化是有规律的,进而发现这个世界变化的规律是有差别的.那么认识这种变化规律的差别就是真理了, 只认识这个世界变化的规律就不是真理了. 又差一步了……

说通俗一点,当我们认识一的时候,一就是真理. 一生二,当我们认识二的时候, 二便是真理. 一就不是真理了.二生三, 当我们认识三的时候, 三便是真理. 二就不是真理了.三生万物, 当我们认识万物的时候, 万物便是真理. 三就不是真理了.以此类推. 真理无处不在,只不过是不被我们把握的时候,就是真理也不是真理了.当我们看到新的真理的时候,旧的真理也就过时了. 世界是变化着的, 真理也一样.

真理只是一种自在之理,并不是由那个人说了就是真理,就一定是真理.别人说的也只不过是别人的真理,并不是自己的真理.自己的真理还须自己去把握, 认识真理是有层次的.比如中青年认为合理的性生活是一种快乐.这对中青年来说就是一个真理.假如有人把这种快乐讲给少年儿童听,让少年儿童尝试一下这种快乐.这是在传播真理吗?这不但是一个极大的谬误,而且更是一个极大的罪过.

有一个号称海归大学生叫方舟子的,开口闭口讲科学,仿佛中国人都是科盲。从竟然称中药有毒性,要取消中医乃至中药。这么讲科学的人竟然每天吃毒药而不知。却高喊科学的口号,不觉得羞耻吗?不用大学生更不用海归的大学生,只要初中生就能知道氯是一种剧毒的毒药,要不了多少就能杀死一个人。钠是很活泼的金属,咬上一口那会把你的嘴炸烂。敢吃吗?然而我们不讲科学的中国人天天在吃。没有死绝啊。为什么,中国人认为人只不过是一个聚合物。聚合了得当就生存,聚合了不得当就散失了。氯和钠聚合后成为氯化钠却是人身体不可或缺的物品。人长期得不到氯化钠的补充,就会手脚无力,以至于性功能丧失。人身体这么需要的物品,我们多补充一点又如何呢?人过量补充氯和钠后肾功能就会受到伤害乃至性命攸关。这里就有一个度的问题。这个度就是真理。那么这个度又如何把握呢?

西方人觉得人只不过是一个物体,只有大小的差异,于是按体重分配,这就所谓的科学。而中国人觉得人是一个活的生物,所谓为活的生物就是指人与人存在差异并不一样;就是体重一样的人,他们的体质,他们的体能,他们的需求量并不一样。比如坐办公室的人相对要吃的清淡一点的,而体力劳动的人相对要吃的咸一点的。就是坐办公室的人也各有差异,并不等而划一。活的生物因为是活的,所以是变化着的。一个人生出来后,不是一个固体物,他从小变大,成长,到老不停地在变化着。我们的选择,不是去选择真理。而要选择能让我们朝着好的方向去变化。这就是文化,当然文化并不这么简单。不过我们已经看得出文化要比科学来得深奥。也就是说一个优秀的中医要比一个优秀的西医要求具有更广泛的学识。当然庸医另当别论

我是一名初二的学生,某日上课,我顿感口渴,拿出矿泉水喝了几口,不料被老师看到,指责我上课喝水,让我下课后去她办公室一趟。
我感到奇怪,凭什么上课就不能喝水,记得三四岁时,常常晚上睡觉前喝水,妈妈会阻止,那是因为她怕我喝太多水,夜里会“涨潮”。可上课又不是睡觉,纵使一些老师的课很催眠,但也没必要担心我犯那种事儿啊。
下课后,我来到老师办公室,我问,凭什么上课不能喝水。
老师说,你上课喝水是对我的不尊重。
我说,我喝水又没把水倒你脸上,有什么不尊重的啊?
老师又说,你上课喝水,会走神。
我说,喝个水,怎么会走神?水里面又没人在跳舞。
最后老师无话可说的说道,上课不许喝水就是一项纪律,你必须无条件遵守。
这话是说对了,上课不许喝水的确是一项纪律,既然是纪律我就得遵守,但遗憾的是,这项纪律是不合理的,我不懂设计这条纪律的人到底是出于什么目的,这项纪律对我,对老师,对学校都没有任何好处,反而有诸多坏处,它让我变得口渴,又不好喝水,从而感到难过,便更没有心思认真听讲。
这种纪律是一种典型的形式主义,它一个是毫无意义可言的错误,然而这个错误还必须要人们遵守,人们不遵守还要遭批评。这是很矛盾的。
当然老师们学校们,以及一些家长们当然不会认为这项纪律是错误的,他们大多认为这是正确的,认为像这样一项纪律遵守的就应表扬,不遵守的就应批评,也就是说做了这错事就表扬,不做这错事就要遭批评。我话虽这样说,但我想,他们肯定知道搞形式注意是错误的,是要批评的。
但像“上课不许喝水”这种纪律的的确确是个形式注意,本应是错误的,要被批评,但因各种莫名其妙的原因它竟变成了一个人人都认为是正确的真理。
其实,历史上以及社会上有诸多的真理和错误,赞扬与批评是矛盾的。
一些人人唾骂的错误,或许在某种空间或某种时间下就变成了人人赞扬的真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3-29
在我的人生旅途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错误。可最让我忘不了的是二年级数学考试犯的错误。我至今记忆犹新。
那天,数学老师——曾老师抱着试卷走进了教室。刚跨进门口就说:“这此考试考得不大理想,试卷发下去自己看一看。”听了这句话,我的心忐忑不安,组长走到我面前,我知道,灾难来临,但又不能不去拿这张灾难试卷。我双手发抖,紧紧张张地接过组长递给我的试卷。幸好组长没有看我的分数,因为我只有63.5分。“70分以下的人站起来。”这句话从曾老师的口中说出。我想:这下惨了,多丢面子呀!同学们纷纷站了起来,我还在问自己:“站起来吗?”最后我决定不站起来。下课后,我的心好像被一块巨大的石头压得喘不过气来。我的好朋友方盈问我:“我考95分,你考几分?”我吞吞吐吐地说:“我……考……63.5……分。”“哎呀!”她愣住了,“我还以为你考比我多分呢!”我低着头。她又问:“老师说70分以下的人站起来怎么不见你?”我说:“我怕……怕……”“怕什么,如果你不站起来,你就是一个不诚实的孩子呀!难道你想作一个不诚实的孩子吗?快去跟老师说。”第三节课后,我到了曾老师的办公室,对曾老师说:“老师,您上课时说70分站起来时我没有站起来。您可以原谅我么?”老师亲切地对我说:“当你跨出这个办公室门口,你一定会发现。”当我跨出办公室门口,我觉得那块大石头已经离开了我,我轻松多了。
从这件事,我知道了:诚实不可缺,能够改正的精神更不可没。
第2个回答  2009-03-23
《命题专家:作文应该这样写》
《阅卷组长:作文这样得高分》
可能对你有用。不想打字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