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传记作文(急!急!急!)

如题所述

姐,生于1989年,比我大4岁.从小,她都集全家宠爱于一身.

姐,学习优秀,漂亮可爱,热爱劳动,尊老爱幼......简直就是一个标准的乖乖女.我总是在想,谁说“人无完人“?姐,她就是一个“完人”,毫无挑剔,我也根本不敢挑剔.

如果我耳朵里有茧,那肯定全是我妈在我面前夸姐姐给夸出来的.

3年级,姐姐捧回了“三好学生“.

4年级,姐姐买了一个相册,为了装奖状.

5年级,姐姐的作文选上了书,评上了报.

6年级,姐姐被几个学校抢来抢去.

姐好像有一种魔力,她会使全世界的人微笑,不光是因为她可爱,还是因为她是那么的能干.全家就算有多少不开心,但一想起姐姐,都不由得露出欣慰的微笑.

那天,到姐姐家去。姐正在做作业,我进去了,她根本不知道。一支钢笔在她手里像是着了魔,不停地在溢着淡淡茉莉香的作业纸上飞舞,或摇摇头,或扭扭腰。我坐在姐的身边,她大大的黑黑的眼睛里有一个小白点,准确无误地刺在她的习题上,根本拿不出一粒米的位置留给其他东西。

一分钟过去......

十分钟过去......

三十分钟过去......

她终于起身了,对我笑了笑,叫我等一等。然后,她去削了一个苹果,给了我。又把电视打开,说是陪我看电视,其实手里却拿了一本作文书。

2年过去了,姐满13岁,正在上初2.过生日时,她第一次没有和我们在一起,而是和她那几个我一见就讨厌的“卷黄毛“朋友去做了发型.的确,之后她是变得更漂亮了。但是,那个我心中的“完人”却从此消失了,永远永远地不见了。

又是一年。那年,我经常看见姐和几个不三不四的人在一起,那纤细的食指和中指之间还夹着一个脑袋上闪着光的小圆棍,我知道那个东西正在摧残姐那雪一般的心,雪在融化,露出了狰狞的血丝.

8月26日,我永远记得住那一天,那天,姐离家出走了,她说她厌恶了这个家.我们每个人几乎都要哭了,找了她三天,杳无音讯.第四天,她自己回来了,她说钱被她男友骗走了.

有了第一次,就少不了第二次,第三次,姐之后接二连三的跑了十几次。

理所当然,她被学校开除了,初中都没念完。之后,她便在社会上混了一年,又在技校学了半年,出去工作了没有3个月又回来了。

在此时,我都不知道她在哪儿。

这就是我的姐姐,我为她写这篇传记就是因为我到现在都不明白,她是怎么了?

姐,这一切都是为了什么??

参考资料:http://www.cxzw.com/show.php?artid=240428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3-19
世界上有一种最无私的爱——母爱,世界上有一个人值得我们去爱——母亲。

——题记

一、童年的母亲

母亲出生在一个小村庄里,排行老四,上面有三个哥哥,因为母亲是家里的第一个女孩儿,所以倍受姥爷和姥姥的疼爱,他们兄妹几个一闹别扭,母亲总是沾光,直到家里增添了最后一个孩子,也就是我的姨妈,受宠的对象才转移。母亲小时家里日子也不算富裕,加上这么多兄弟姐妹,使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有了更大的压力,但是,一家人很团结,过的非常愉快。母亲很小就学会了帮家里分担家务,家里的小活她都抢着做,有时还跑到地里去拣豆子,捡来的小豆子回到家洗一洗,晚上一家人熬饭时放上,姥姥会表扬她几句,那时应该是她最高兴的时候。母亲从小就有个男孩子的性格,每次和伙伴玩农村特有的那种游戏时,她都是赢,我想也正是由此磨练出了她今后坚强不服输的品格。她和伙伴一起玩泥巴、爬树、摘果子,经常把裤子划破,为这没少挨了打。记得有一次,母亲放学和小伙伴们一起回家,看到别人家的枣树伸出了墙外,那又红又大的枣,怎能不让没吃过这些东西的农村孩子不眼馋?于是母亲首发治人站了出来,她让其他伙伴望风,自己则爬上墙去偷摘人家的枣,很迅速的爬上去之后,往院内一看,正发现女主人在上厕所,因为听到声音往外看,正看到墙头上的母亲,母亲这时已也正望见下面的女主人,当这两束不同的眼光相撞时,母亲一慌不小心从几米的墙头掉了下来,老天!摔得她是鼻青脸肿,脸也被树枝给划得破了相了,可令人惊讶的是,母亲什么也不顾,拿起书包就跑,其他人一看情况不妙,也跟着母亲跑起来,回到家,还骗家人说是不小心划的,哎,可怜的妈妈呀!现在每次提到这件事,我们都会大笑不停,真佩服母亲当时的勇气和胆量。

二、少年的母亲

母亲上学时是70年,粉碎四人帮是时76年,小学这段打基础且很重要的时期就这么耽误了,虽然母亲是班里的干部,但和其他孩子一样,没学到多少知识。初中时,学校由于社会上反潮流的影响,开门办学,同学们不学习,开始弄纸浆和泥造课桌,每天比着谁干的活多,母亲带领着他们小分队拔草、割麦子,每次都数第一。有时上课,先喊一声“毛主席万岁”,放学之前还得背一段毛主席语录,母亲在前面带领同学一起背,其中有一段是这样,“土豆烧熟了,再放牛肉,不许放屁,示看天地翻覆……”每当背到这,母亲都会扑哧一声笑了,下面的同学也就跟着笑,母亲就会被老师骂一顿,然后接着背,哎,真同情母亲,不过这样的生活的确很搞笑,让现在的孩子听了不笑掉大牙才怪。等到国家恢复高考后,学校才慢慢地进入正轨,开设了有关中考的补习班,专补那时期落下的课,想想,几年的课程要用几个月补过来,效率会怎样?母亲那时连正反比都搞不清,拼音也不懂,其实老师都不太会,怎么迎接中考呢?母亲白天拼,夜里拼,别的同学都放弃了,几乎每天在外面玩,他们叫母亲也出来玩,说再学都不管用了,但母亲从来都不会听他们的,只顾自己埋头苦学。那年,他们全镇只有三个女孩子考上了,且还是重点高中,其中还包括母亲,在全村人羡慕的眼光下,母亲踏进了高中生活。在学校由于成绩优异,得到了许多老师的关心。母亲在班里是班长,管理着班级的方方面面,而且还是学校团支部的宣传委员,想想,那时的母亲和当年的我有个比啊!母亲每月回家一次,那时才16岁的母亲怎能承受想家的痛苦,和远离家只身一人在外的孤独?但是母亲做到了。一直到现在,我都觉得母亲是最坚强的,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女强人。

三、青年的母亲

母亲在大学里是学校篮球队的,体育很棒,学习同样很出色。她那时留着一个马尾辫,穿着一身轻快的衣服,很精神的,那时母亲很轻松地过完了大学生活。等她有了工作,找了我爸,之后我就出生了,从此开始做一个真正的母亲。

四、中年的母亲

时间过的真快,母亲的白发增多了,我也渐渐的懂事了。她每天都很劳累,她总是说自己老的真快,尽爱忘事,我最讨厌她说这句话,每次都会对她说,什么老不老的,只要心不老,妈就不老!她都会愉快地笑起来。母亲说年龄越大越恋家,而且每次下班回家,一想到家里有丈夫和儿子在等她回家,她就会感到无比的幸福。母亲是一个非常孝敬的人,姥姥姥爷都离世了,她照顾爷爷就像照顾自己的亲爹一样。记得那时父亲在济南工作,家里只剩下我和母亲,年前母亲把老家年迈的爷爷接来,她说冬天太冷,怕老人受不了,所以那阶段母亲一人照顾我和爷爷,但她从没说过苦。现在每天回到家,母亲都会把核桃仁儿、苹果、香蕉等一些吃的放到我的屋中,让我学习休息的时候吃。每每这时,我都会有一种说不出有多么幸福的感觉。母亲为了我和父亲牺牲了很多,她把自己的全部的爱投入到我们身上,自己什么也不舍得,袜子破了再补,而我的多得却穿不过来。有时我就想,为什么做母亲的就这么不容易呢?她可以为自己呀!为什么把更多的爱给与别人?这也许就是母性的伟大吧!

现在我最想说一声:母亲,您不老!在儿子眼里您永远不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