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壕吏的主要内容

快点啊 谢谢啦

石壕吏

作者: 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石壕吏》语言凝练、质朴,内容比较集中,主要记述了在一天傍晚,作者投宿石壕村,遇官吏抓丁服役,老翁逾墙逃走,老妇出门应对。用大量篇幅记叙了老妇的致词,从中体现战乱给老妇一家带来的不幸,以及在官吏的威逼下请求从军服役的经过。第二天天明,作者独与老翁别暗示了老妇已被抓走。全篇以老妇的致词为主,兼有动作描写,再加上对偶句的运用,使文章愈加生动。

参考资料:http://www.yuwen789.com/plan/jiaoan/jiaoan_1745.html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10-02
石壕吏

作者: 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在艺术表现上,这首诗最突出的一点则是精炼。陆时雍称赞道:“其事何长!其言何简!”就是指这一点说的。全篇句句叙事,无抒情语,亦无议论语;但实际上,作者却巧妙地通过叙事抒了情,发了议论,爱憎十分强烈,倾向性十分鲜明。寓褒贬于叙事,既节省了很多笔墨,又丝毫没有给读者概念化的感觉。诗中还运用了藏问于答的表现手法。“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概括了双方的矛盾之后,便集中写“妇”,不复写“吏”,而“吏”的蛮悍、横暴,却于老妇“致词”的转折和事件的结局中暗示出来。诗人又十分善于剪裁,叙事中藏有不尽之意。一开头,只用一句写投宿,立刻转入“有吏夜捉人”的主题。又如只写了“老翁逾墙走”,未写他何时归来;只写了“如闻泣幽咽”,未写泣者是谁;只写老妇“请从吏夜归”,未写她是否被带走;却用照应开头、结束全篇、既叙事又抒情的“独与老翁别”一句告诉读者:老翁已经归家,老妇已被捉走;那么,那位吞声饮泣、不敢放声痛哭的,就是给孩子喂奶的年轻寡妇了。正由于诗人笔墨简洁、洗炼,用了较短的篇幅,在惊人的广度与深度上反映了生活中的矛盾与冲突,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第2个回答  2009-03-15
我路过石壕村,见天色已晚,就借宿在一户人家内。这家有老两口和母婴四人,日子看来过的很凄苦。晚上外面疯狂的砸门,并伴着十分恶毒的咒骂。原来是官吏在捉人。这家的老翁就马上翻墙逃走了,留下老妇人。老妇人在老翁临走前,对他说:“你走吧,他们不会捉我的。他们要的是壮丁,不会要我的。”老妇人开后门确定老翁已经走远后,打开了前门。官吏进门后,狠狠的打了老妇人一记耳光,大声骂道:“你这个该死的老乞婆,怎么这么慢?你们家的壮丁在哪儿?”老妇人哀哀地答道:“我有三个儿子在守边关,死了两个,另一个也是朝不保夕。”“难道你家里就没有其他人了吗?”官吏很不耐烦地问。“有。有个正在吃奶的孙子。他的母亲还没有离去,出来进去没有完整的衣服。”官吏又说:“我不管,反正上级要我每户捉一人!”老妇人说:“我虽然老了,但是请让我跟你们连夜回营,赶快到河阳去服役,还能赶上作明天的早饭。”说完,就和官吏们走了。夜深了,村子里说话声也没了,好象有人在低声哭泣。天亮后,我同那个老翁辞别,并留下一些银子,赶路去了
第3个回答  2018-09-27
第4个回答  2009-03-12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