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战无不胜的将军为什么没有败绩却遭人唾弃?

如题所述

中国历史上涌现出过很多用兵如神的人物,但是正所谓“胜败乃兵家常事”,因此,再能打仗的将军,也会有输的一天,比如诸葛亮数次北伐都失败了,还有韩信,同样也在彭城之战当中也应该是失利的:“信复收兵与汉王会荥阳”.

然而在春秋战国期间,有一位将军,却保持了战无不胜的记录,史书未曾记载过他一场败绩,这便是大将吴起。

过去有才无德的人并不少见,吴起应该算是一个,可以说他的一生除去辉煌的功绩,恐怕就是背后无数的鄙视了,公元前440年,吴起出生在卫国一个“家累万金”的家庭,为了能够在仕途上求得门路,吴起打点关系,然而人家都不要他。反而吴起家财散尽。因此乡下人都讥笑他,想不到吴起竟然因为气愤不过,而杀掉了30多个。“乡党笑之,吴起杀其谤己者三十余人。”吴起的行为确实让人感到有些害怕了。

吴起自己也知道,留在这里难逃一死,他便匆匆逃走,临走前对母亲发誓说:“不当卿相,决不回卫。”随后,吴起去了大儒曾申门下学习,这段学习并没有过太久时间,母亲去世后,吴起遵守誓言,并没有回家守孝,因此曾申认为他不孝不配做儒家的门徒,从而和吴起断绝了师生关系,无奈之下,吴起只好学习兵家之事。

没想到他还真的在这上面有天赋,不过多久吴起便得到了鲁穆公的赏识,在公元前412年,齐宣公发兵攻打鲁国,鲁穆公想要启用吴起,然而吴起的的妻子是齐国人,为此鲁庄公还有疑虑,没想到不顾一切的吴起,竟然直接将妻子杀掉,表示对鲁国忠心耿耿,估计鲁庄公也吓了一跳,但还是任命他为大将军,率领部队大败齐军,但吴起最终还是没有在鲁国得到更好的发展,可能鲁庄公也认为吴起这种薄情寡义的人不能用,罢免了他的官职,因此在公元前409年,吴起只好投奔到了魏国。


当时的魏文侯命吴起为主将,攻克了秦国的河西地区,等到公元前408年,吴起再次大兵发动进攻,他和士卒同吃同住,晚上睡在田埂上,用树叶遮盖身体躲避霜露侵袭,因此魏国士兵没有不奋力向前的,从而占领了本来属于秦国的河西地区。等到前389年,不甘心失败的秦惠公再次出兵五十万攻打魏国,吴起仅仅率着5万人,就大败秦军,成为了战争历史上以少胜多著名战役“阴晋之战”。

可能吴起在魏国呆的依然不怎么如意,吴起又跳槽到了楚国,楚悼王对于吴起十分赏识,一年之后便封他为令尹,这是楚国最高的官衔,其职权已经超过了宰相,既可以掌握政治事务,对内主持国事,对外也可以主持战争。

吴起也随之展开大刀阔斧的改革,他制定公开的法律,并且将贵族传承三代的爵禄停止,减免了一大批血缘比较偏僻楚国贵族的补贴,并且淘汰裁减无关紧要的官员。


这些做法,很快让楚国迅速强大,楚国南下攻打百越,将地盘扩张到了洞庭湖一带,然而吴起自然得罪了不少人,在公元前381年,楚悼王去世吗,吴起的靠山就没了,贵族们纷纷派兵攻打吴起,结果吴起逃到了楚悼王停尸的地方,他偷偷将自己的箭插在楚悼王尸体上大喊:“群臣叛乱,谋害我王!”然而贵族们依然没有打算放过他,最终将吴起射杀,不过可怜的楚悼王也被殃及池鱼,受到了不少箭伤。

消息传到了楚肃王的耳朵里,他听了十分气愤,立刻将射杀吴起的人全部处死,当然楚肃王同样对于想要拿他父亲当挡箭牌的吴起充满恨意,将他的遗体处以车裂之刑。就这样一代名将最终消失在了历史长河当中。

但是从吴起个人品行来看,他贪婪嗜杀刻薄寡恩,因此一生受人唾弃,落得一个这样下场倒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