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明治维新为什么会成功?

如题所述

公元1867年,明治天皇的父亲明孝天皇去世,年仅15岁的明治天皇继位。

在明治天皇登基的这一年,他就下达讨幕密敕,结果不久后,幕府将军德川庆喜就上奏表示愿意“奉还大政”。 

等到第二年,16岁的明治天皇又下令废除幕府,令德川将军把实际权力交出来,不要名义上奉还大政,实际上依然割据一方。

对此,德川将军表示不服,于是他宣布“王政复古大号令”为非法,并调集军队与明治天皇开战,结果明治天皇的军队很快把幕府军打败,并一举统一日本全境。 

等到1869年,17岁的明治天皇再次下诏,要求采取“奉还版籍”、“废藩置县”,将日本划分为3府72县,一举结束日本长期以来的封建割据局面,建立中央集权式的政治体制。随后,明治天皇又下令实施富国强兵、殖产兴业和文明开化三大政策。自此,明治维新取得了成功。 

从表明上看,日本的明治维新能够取得成功,主要就是日本诞生了一个伟大的领导明治天皇,所以在他的英明领导下,日本的改革很快取得成功。但其实呢,任何改革都是现实利益的重新分配。

如果在相关改革中,获利的群体、势力巨大,那改革自然是顺风顺水,在这种背景下,皇帝即便是未成年,改革依然可以顺利进行下去。 

相反,如果在相关改革中,利益因此受损的群体、势力巨大,那改革自然是一步一个坎,在这种背景下,皇帝即便英明神武,改革口号不管喊得又多响亮,说得有多利国利民,最后依然免不了失败。

从这层意义上说,日本明治维新之所以能够成功,就是因为在此改革中获利的群体太大,甚至原本应该是改革最大阻力的势力集团,都因此获利,于是他们转而支持改革。

最简单而言,在明治维新中,最关键的一步就是“版籍奉还”和“废藩置县”,这相当于要把地方上的大名们连根拔起。

因为,这些藩地都是大名们世袭的领地,而这些大名就相当于中国古代的藩王和近代的各地军阀一样,是一个个的土皇帝。

可现在呢,明治天皇要把他们的领地全部收回,把他们在地方上的权力全部收回,改由中央政府亲自任免官员,并把这些大名的军队全部收归国有,这不是要把他们连根拔起么?

想当年幕府将军统治日本数百年期间,硬是拿这些大名没办法,只能尊重他们的利益,现在明治天皇要把这些大名连根拔起,可以想象这其中的阻力会有多大!问题是,最后这些大名竟然都乖乖听从了命令,没有丝毫的反抗。

从某种意义上说,整个明治维新改革中,只有幕府将军做了部分反抗,其他各地方上的大名,都选择听从命令,乖乖交出了自己的权力,于是明治政府几乎兵不血刃就统一了日本全境,并可以在日本进行全面的改革。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其实,最主要原因是因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导致当时日本大部分藩的财政都已经濒临破产,只能靠着大商人的贷款勉强维持。

正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没有了钱,这些大名们自然久无力再维持他在地方上的统治,更无力供养下面的武士阶层。

大家知道,大名最主要依靠的力量,就是武士阶层,这相当于是他们的私人军事力量,这也是大名能够割据一方的基础。问题是,因为大部分大名都已快破产,导致武士们也跟着穷困潦倒,这在《武士的家计簿》、《黄昏清兵卫》等电影多少也能看出点来。因此,广大的武士阶层都对大名现有的统治也是非常不满。

在这种背景下,大名们是负债累累和胆颤心惊,武士们是穷困潦倒和严重不满,双方都是不堪重负。这个时候明治政府主动愿意将大名们的这份权力和义务(包括债务)一并继承过去,大名们自然是乐享其成,而武士们呢,自然也是积极支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03
明治维新是从政治经济,法律,军事,教育等多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改革,所以能看出日本民族想要改变的决心,而日本人身上有一股坚韧的性格,所以他们才能把这个政策一直贯彻实行下去,才会成功
第2个回答  2020-11-03
日本的明治维新能够成功的原因是符合当时的国情,而且改革的凝聚力特别的强,同时日本根据了当时的国情,改变了相应的政策,变成了君主立宪制,更好的推动了日本的发展。
第3个回答  2020-10-29
日本通过明治维新,摆脱了民族危机,在短时间内成为亚洲唯一的资本主义现代化强国,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事件。
第4个回答  2022-04-11
除了暴力革命以外,任何国家成功的改革都是自上而下的,都是统治阶级对既得利益做出一定程度的让渡来缓和社会矛盾,激发民众对新体制新机制的支持,明治维新做了这件事得到了人民的支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