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将进酒》中的丹丘生是指谁?

将进酒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丹丘生:唐朝人,李白一生中最重要的交游人物之一。

《将进酒》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沿用乐府古题创作的一首诗。此诗为李白长安放还以后所作,思想内容非常深沉,艺术表现非常成熟,在同题作品中影响最大。

原文如下: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译文如下:

你可见黄河水从天上流下来,波涛滚滚直奔向东海不回还。

你可见高堂明镜中苍苍白发,早上满头青丝晚上就如白雪。

人生得意时要尽情享受欢乐,不要让金杯空对皎洁的明月。

天造就了我成材必定会有用,即使散尽黄金也还会再得到,煮羊宰牛姑且尽情享受欢乐,一气喝他三百杯也不要嫌多。

岑夫子啊、丹丘生啊,快喝酒啊,不要停啊。

我为在坐各位朋友高歌一曲,请你们一定要侧耳细细倾听。

钟乐美食这样的富贵不稀罕,我愿永远沉醉酒中不愿清醒。

圣者仁人自古就寂然悄无声,只有那善饮的人才留下美名。

当年陈王曹植平乐观摆酒宴,一斗美酒值万钱他们开怀饮。

主人你为什么说钱已经不多,你尽管端酒来让我陪朋友喝。

管它名贵五花马还是狐皮裘,快叫侍儿拿去统统来换美酒,与你同饮来消融这万古常愁。

词句注释

⑴将(qiāng)进酒:请饮酒。乐府古题,原是汉乐府短箫铙歌的曲调。 

⑵君不见:乐府诗常用作提醒人语。天上来:黄河发源于青海,因那里地势极高,故称。

⑶高堂:房屋的正室厅堂。一说指父母,不合诗意。一作“床头”。青丝:喻柔软的黑发。一作“青云”。成雪:一作“如雪”。

⑷得意:适意高兴的时候。

⑸会须:正应当。

⑹岑夫子:岑勋。丹丘生:元丹丘。二人均为李白的好友。

扩展资料:

李白一生与元丹丘的交游,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其时间则始于唐玄宗开元十四年、止于天宝六载前后,共22 年。李白在这一时期的文学创作与思想变化,均受到了元丹丘较大的影响。

元丹丘是李白二十岁左右在蜀中认识的道友,他们曾一起在河南颖阳嵩山隐居,元丹丘是被李白看作长生不死的仙人,李白曾赠元丹丘好些诗,共十四首。

有《题元丹丘颖阳山居》《寻高凤石门山中元丹丘》《闻丹丘子于城北营石门幽居因叙旧以寄之》《题嵩山逸人元丹丘居》,并在李白代表作之一《将进酒》中提及了他。由于与元丹丘的交情,李白结识了元的老师胡紫阳。

其中,《西岳云台歌》有求元丹丘援引之意,太白从丹丘游,因此作《题元丹丘颖阳山居》等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将进酒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元丹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8
  丹丘生,即元丹丘,一个历史人物,出于李白的《将进酒》,李白的好友。
  元丹丘是当时著名的隐士。李白和他的交往很深,在《李太白 全集》中写给他的诗多达11首。从“畴昔在嵩阳,同衾卧羲皇”(《闻丹丘子营石门幽居》)来看,两人曾共同隐居过一段时间。嵩阳,即嵩山之阳,这正是元丹丘的主要隐居地。从李白诗中可以看出,他又常到别处去隐居或修炼。例如,“云台阁道连窈冥,中有不死丹丘生。明星玉女备洒扫,麻姑搔背指爪轻”(《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说明他在西岳华山修炼过;从“疑是天边十二峰,飞入君家彩屏里”(《观元丹丘坐巫山屏风》)可以看出他还到过四川。元丹丘是李白一生中最重要的交游人物之一。李集中提到元丹丘的有多处。他也是一个学道谈玄的人,李白称之为“逸人”,并有“吾将(与)元夫子,异姓为天伦”(《颍阳别元丹丘之淮阳》)及“故交深情,出处无间”(《题嵩山逸人元丹丘山居并序》)之语,可见李白和他的友好。元丹丘是唐玄宗时期著名的道教徒之一,先经梁宋后游鲁而至蓬莱,然后才南下江东的,于天宝六载乃与李白相会越中,旋便西归华山,李白赋诗以送。此后,二人是否再会,因材料缺乏,无可考究,待征。以上的考察表明,李白一生与元丹丘交游计22 年之久,其时间之长,几乎无人可比。在此期间,李白虽曾两入长安,但却和元丹丘交谊极为殷密,且因元丹丘而结识了当时道教中的“女杰”玉真公主,并与元丹丘、元演先后在随州著名道士胡紫阳处“谈玄”。
  李白一生与元丹丘的交游,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其时间则始于唐玄宗开元十四年、止于天宝六载前后,前后共22 年。李白在这一时期的文学创作与思想变化,均受到了元丹丘较大的影响。
第2个回答  2009-03-08
注:岑(夫子)丹(丘生) 岑夫子:岑勋。丹丘生,元丹丘。李集中提到元丹丘的有多处。他也是一个学道谈玄的人,李白称之为“逸人”,并有“吾将(与)元夫子,异姓为天伦”(《颍阳别元丹丘之淮阳》)及“故交深情,出处无间”(《题嵩山逸人元丹丘山居并序》)之语,可见李白和他的友好。

1\
唐朝宰相杨国忠,嫉恨李白之才,总想设法奚落李白一番。
一日,杨国忠想出一个办法,就约李白对三步句。李白刚一进门,杨国忠便道:“两猿截木山中,问猴儿如何对锯?”“锯”谐“句”,“猴儿”暗指李白。
李白听了,微微一笑,说:“宰相起步,三步内对不上,算我输。”
杨国忠想赶快走完三步,但刚跨出一步,李白便指着杨国忠的脚喊道:“一马隐身泥里,看畜生怎样出蹄?”“蹄”谐“题”,“畜生”暗指杨国忠,与上联对得很正。
杨国忠想占便宜,反而被李白羞辱了一番。

2\
天宝初年,唐玄宗刚宠杨玉环时,李白结识了贺知章。贺知章将李白引见给唐玄宗,皇帝见了李白的诗也赞叹不已,就在金銮殿上召见李白,当诗人远远步上台阶时,唐玄宗竟然走上前去迎接李白,谈起当时的政事,李白能当场根据唐玄宗的意思,写下一篇“和番书”,而且一面口若悬河地与玄宗谈话,一面手不停笔地写下来,唐玄宗大为高兴,亲手调制了一碗羹送给李白吃,从此任命他为翰林。

一天晚上,唐玄宗带着他的宠妃杨玉环,乘月色观赏移植到沉香亭的四株名贵牡丹。兴庆湖畔,他们漫步长堤,身后是空辇和一行最出色的梨园弟子。他们在花香月色之中,摆下歌舞。李龟年正张罗着管弦班子准备唱的时候,唐玄宗说:“赏名花,对妃子,此情此景怎能再唱旧词?”叫李龟年拿着金花笺赐给李白,让李白赶紧写词(也就是配合歌唱的七言律诗)。哪想到这时李白正和几个朋友躺在酒楼里呢。李龟年赶快用冷水激醒他,叫人把李白架进兴庆宫,半醉半醒的李白,写下了三首《清平调》: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曾向瑶台月下逢。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唐玄宗见新词不错,当然高兴,但想李白古体诗超凡脱俗,律诗不大多见,眼下已唱了三首七言律诗,不知五言诗写得怎么样,于是让李白以“宫中行乐”为题写十首五言律诗。

李白醉意朦胧中,也明白皇帝在试他的本事,就对唐玄宗奏道:“臣今天不巧已醉,倘若陛下赐给我无畏的胆子,这才能尽情发挥臣的薄技。”

皇帝一笑:“好吧!”就叫两个内侍扶住摇摇晃晃的李白,再让两个内侍按住朱丝为栏的稿纸。

李白命令道:“杨国忠,快给我捧墨!高力士,快把我的靴子脱了!

杨国忠是杨贵妃的哥哥,高力士是当时最得宠的宦官,这两位是皇上的心腹宠臣,朝中大臣也没资格这样无礼,李白岂不是狂妄到不想要脑袋了!但唐玄宗当时心情特别畅快,又见到李白的律诗能在醉意中写得那么完美,就让杨国忠和高力士去伺候李白。

高力士给李白脱了靴子,李白在席上坐下。杨国忠捧过研好的墨来。李白拿过笔略一沉思,便刷刷刷,手不停笔地又写了十首《宫中行乐词》。

唐玄宗读了很高兴,马上让乐师谱曲,让乐工演唱。

杨国忠和高力士哪儿能忍下这口气,虽然表面上侍候李白,心里早把李白咒了无数遍,准备伺机收拾李白。�

李白写完诗就睡着了。李龟年配着李白的诗唱着清平调,杨玉环见那些诗写的全是称赞自己的美丽,也与玄宗尽情赏花才回去。

过了两天,杨玉环一个人唱那几支清平调玩的时候,高力士乘机说:“我还以为娘娘对李白恨之入骨呢,怎么您会唱他的词?”

杨玉环很奇怪地问:“他一个翰林学士,怎么能使我恨他到这个地步呢?”

高力士说:“第二首《清平调》里有‘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那不是把您比作秽乱汉宫的赵飞燕了吗?”

杨玉环想想也有道理,从此,每当唐玄宗想重用李白时,杨玉环总在一旁阻止。

李白等了很长时间不见皇帝重用,便猜到一定是有人从中作梗,就干脆向唐玄宗辞去那只能逗君王开心的翰林差事。唐玄宗虽然爱惜李白的才能,但什么事也比不上杨玉环重要,既然她讨厌李白,就只好赏给李白许多黄金让他出京游历。

从此,李白骑着毛驴云游四方,到华阴时,醉醺醺地想登山,走过华阴县衙门口却没有下驴。县令不认识李白,见一个小百姓竟敢骑驴闯县衙,大怒,吩咐把李白抓到大堂之上叱问他:“你是什么人?胆敢如此无礼?”

李白当时接笔写下一纸奇怪的供状,上面没写姓名籍贯,只写着:“曾经用皇上的手帕抹嘴;皇帝亲自为我调制羹汤;杨国忠为我捧砚;高力士替我脱靴;天子的门前我尚能骑马,华阴县门口却骑不得驴。”

县令又惊讶又羞愧,忙向李白作揖拜谢道:“不知翰林到此,失敬,失敬!”

李白高声笑着,骑上他的驴继续浪迹天涯去了。

唐肃宗乾元年间,年过花甲的李白仍在骑着毛驴浪迹天涯。一天,他正行走在至金陵途中,炎热的天气使他渴得七窍生烟,忽见前边一家门前挑着一面小旗,上书“佳醋”二字。李白到了门前,见是一醋店。他想,没有酒喝,喝点醋解解渴也不错。�

李白把毛驴拴在树上,缓步走进店来,一看,店内早已坐着一人,看穿戴象个七品芝麻官。李白懒得理他,就直奔柜台,对店家说:

一人一口加一丁,竹林有寺没有僧,

女人怀中抱一子,二十一日酉时生。

店家是个落泊文人,一听就知道这是一首诗谜,不一会儿,他就琢磨出了谜底是“何等好醋”。于是忙拱手笑答:“此乃山西陈醋,北国佳品,客官尽可品尝!”

李白很高兴,醋店遇知音,就边喝边与店家聊起来。一会儿,李白饮完了醋,把醋壶还给店家后说:

鹅山一鸟鸟不在,西下一女人人爱,

大口一张吞小口,法去三点水不来。

店家马上就解出了谜底是“我要回去”,便与李白告别“客官,祝你一路平安!”李白颔首笑道“谢谢!”

县官见李白从进店到走,都与店家说说笑笑,说的什么他不明白,可是把他冷落在一边,理也不理,他可受不了。见李白转身要出门,就站起来叫道:“且慢,你是何许人也,竟敢在我面前咬文嚼字!”

李白回过头来,说:

豆在山根下,月亮半空挂,

打柴不见木,王里是一家。

说完,解下毛驴骑上,扬长而去。

李白走得看不见踪影了,县官还在那里琢磨这首诗呢。

店家心里知道是“岂有此理”,也假装不明白,让县官琢磨去吧!
3\
李白乘舟不给钱,害得汪沦骂不完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这首李白的《赠汪伦》是家喻户晓的诗句了,其实汪伦有回赠的一首诗,只是大家都不知道,于是被教材所欺蒙,现将珍藏多年的汪伦回赠诗句送上,让大家明白当时真正的情形:
《回赠李白》——汪伦

李白乘舟不给钱,害我汪伦不得闲。
桃花潭边声声骂,再不结帐就玩(儿)完!

据说李白还回了呢,看看:

昨日龙舟摆大宴,结帐完后早没钱。
我与汪伦情千尺,盘缠能否再借点?

汪伦再回:
素闻李白乃酒仙,宝马珍裘亦换钱。
不找岑丹扶一把,却到我这来化缘?
注:岑(夫子)丹(丘生)

李白一听,十分尴尬,回道:

当年风光今不在,可怜湖山狂奔窜。
自古骚客为财困,难倒英雄一文钱。
汪伦可没给李白一点面子:
老兄诗出惊雷炸,世人从来在脚下。
莫道穷困还潦倒,瘦死骆驼比马大!

后面李白又回复了。呵呵。慢慢来。

诸位现在知道“瘦死骆驼比马大”的出处了吧!

李白碍着面子,只能低声下气回道:

惊雷炸过无雨声,万里黄土千年旱。
东海干涸已多时,离水龙王不如蚺。
(只打雷不下雨的出处就是从这里来的。脱毛凤凰不如鸡也正是从“离水龙王不如蚺”演变的)

汪伦一看李白装可怜,心里不乐意了:
既知民苦命亦 *,君却整日酒里转。
管你口舌绽莲花,今日一定要还钱!
李白看着汪伦不好说话了,也生气了。

青楼结伴影成双,华灯直到晨曦亮。
从来都是我请客,哪见汪伦半文钱?
汪伦见李白死赖,更不高兴了:

实是太白没道义,吃我住我还看戏,
屁股一拍抬腿走,汪伦三餐无以继!
(得。打住吧。)

李白一听这话,也觉得实在不好意思了,于是从兜里拿出银子给了汪伦,坐舟离去。
第3个回答  2009-03-02
岑夫子:岑勋。丹丘生,元丹丘。李集中提到元丹丘的有多处。他也是一个学道谈玄的人,李白称之为“逸人”,并有“吾将(与)元夫子,异姓为天伦”(《颍阳别元丹丘之淮阳》)及“故交深情,出处无间”(《题嵩山逸人元丹丘山居并序》)之语,可见李白和他的友好。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331621.html

第4个回答  2009-03-02
岑夫子:岑勋。丹丘生:元丹丘。二人均为李白的好友。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