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奥会,让各大视频平台意识到直播的威力,今后的大型赛事,在体育版权层面的竞争会更加内卷。而这种内卷似的竞争,此前已经拖垮了PP体育。2016年底,PP体育用一纸3年5.64亿英镑的合约,锁定了2019-2022赛季英超联赛在大陆地区的新媒体独家转播权,这一价格是此前英超在中国大陆版权价格的12倍之多。但这一纸合同仅执行了一个赛季,在疫情突如其来的冲击下宣告结束。
本届冬奥开幕至今,所有转播平台中,此前一直被视作中国移动赠品业务的咪咕视频,因为版权的优势,突然成了一匹黑马,让其他各家视频网站突然哑火。市场层面,咪咕视频背后的中国移动A股2月9日涨停,此前两个交易日也都上涨。这已经不是咪咕视频第一次拿到大赛的转播权。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2020年欧洲杯和2021东京奥运会等,都让咪咕有过不错的流量,然而,每一次流量都在快速增长又疾速回落,鲜有流量变存量。
除了类似奥运会这样的全类型、有中国队参与的大赛,出于集体荣誉感能引发全国欢呼,其他赛事都很难达到全民级关注。咪咕视频押宝体育赛事,但在欧洲杯和奥运期间的热度,咪咕视频热度差距过大,无法有效吸引网友关注。央视一直都是免费放比赛,用户免费的消费习惯已经形成了,想要体育迷们掏钱出来还得慢慢培养。从商业模式来看,广告、版权二次分销、和付费用户是变现三大支柱。理想情况下,付费用户应该是贡献绝大部分营收,版权分销次之,广告只是一个补充手段。但是咪咕视频仅靠“6元”会员费,基本是就是亏钱赚吆喝了。
奥运会毕竟只是个短期热点事件,这些节目探索出的体育大咖“星粉互动”模式、体育赛事连麦玩法能否留下来转化为“遗产”,被运用于平台后续的常态化直播,才是最大化发挥体育明星长线商业价值的关键。于众平台而言,「奥运衍生节目」是探索平台体育向内容制作的“创新实验”,他们能否助力短视频+体育垂类内容的用户拉新、增进用户黏性,需要等待时间来告诉我们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