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有能力独立供养自己的省份有哪几个?

如题所述

改革开放的发展,使得我国的经济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截止2019年末,我国的GDP总量已经逼近百万亿人民币,而在人均方面,人均GDP也首次超过了一万美元,全国甚至诞生了17座万亿城市俱乐部。那么在如此经济条件下,我国大陆的31个省市自治区,目前能完全供养自己的省份有几个呢?(港澳台3个行政区域由于没有相关的数据,故而此次暂时不予分析,仅分析大陆地区的31个行政区域)。

经济上供养自己

要维持一个地区ZF机构运行,保证地区经济的正常发展,那么地区的财政收入必须要大于财政支出,这就是所谓的经济上供养自己。从这点上来看,以十二五期间的数据(十三五尚未完全结束,没有完整的数据,故以十二五的数据来分析),国内能完全供养自己的仅仅只有9个省市可以做到,其余省份均处于亏空状态。

如下图所示,我们可以看到,十二五以来,31个省份中对国家财政有财力贡献的为9个省份,分别为:北京、广东、上海、江苏、浙江、天津、山东、福建、辽宁。这9个省份十二五期间为国家财政贡献了147674.63亿元;除9个省份以外,其余22个省份均为亏空,22个省份十二五期间共获得中央补助收入120927.86亿元。所以从财政收支的水平上来看,能独立供养自己的确实不多,连三分之一的省份都还没达到。

当然并非说亏空就一定不能“养活”自己,在财政出现赤字的时候,其实还可以通过发债来解决临时性需求,只要能保证债务按时偿还,并且在将来实现财政盈余,那么依然可以正常运转。此外对于“九省市”养全国的说法,我认为并不妥当,毕竟全国一盘棋,没有其它省份的帮衬 ,哪来的着九个省市的发展呢?

粮食上独立供养

其实经济上的供养问题很好解决,当财政收入不足以维持财政支出时,除了发债,还可以通过开源节流的方式解决,比如说增加税额来源或者节约不必要的开支(或者暂缓大的工程项目);真正难的是在于粮食上独立供养自己,毕竟粮食的产量是有限额的。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共有13个产量超2000万吨的产粮大省,具体名单如下:黑龙江、河南、山东、安徽、吉林、河北、江苏、内蒙古、四川、湖南、湖北、辽宁、江西。这十三个粮食大省的粮食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比重为75.4%,此外,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全国95%的增产粮食来自这十三个粮食主产区。所以说十三个主产粮区养活自己应该不成问题,但其余18个省市,按照现有的粮食产量,对比各省市的人口数量则略有困难!

不过话说回来,只要经济好,也可以通过外购粮食解决自身供养,所以说其余18个省市虽然粮食不足以供养自己,但是通过富余的财力,也可以解决粮食供应,特别是在特殊的情况下,可以增加种植面积或缩减口粮来解决问题。

总结

各个省份由于地理位置、区位条件有所区别,导致各地的发展出现不均衡的情况,但如果说养活自己,严格来讲,我认为每个省都可以做到自己养活自己,唯一不同就是生活质量上存在差距,贫富差距悬殊而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20
浙江,广东,江苏这几个经济一直在全国排名靠前的大省是肯定能独立供养自己的,其实像福建辽宁山东等地区也是经济较强,独立供养自己没有问题。
第2个回答  2021-03-19
有北京,广东,上海,江苏,浙江,天津,山东,福建,辽宁,可以看出来很多都是东部沿海发达城市。
第3个回答  2021-03-19
有很多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天津,山东,福建,辽宁,它们的经济发展水平高。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