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嘲讽别人却反被打脸,揭秘历史上真实的杨广

如题所述

光看谥号就可以大概了解到这个人,生前为人品行和道德怎么样了。如果不得人心的话,就很有可能会被人安一个很难听的谥号。我们今天要讲的就是一个关于谥号的有趣故事。
隋朝第二代皇帝杨广,有出色的政治才干、文学才能、和战略眼光,完善科举制、开凿大运河都是遗惠后世千载的不朽功绩。但他刚愎自用、好大喜功的性格缺陷,不惜民力、急于求成的施政风格,令百姓苦不堪言,难以忍受,最终招致天下大乱,国家覆亡,身遭横死,被后继的李唐王朝贬称“隋炀帝。
但是其实这位中国历史地位最重要的君主之一,谈及中华第二帝国隋唐盛世时永远绕不过去的名字,真正的庙号谥号,是大隋世祖明皇帝,可称“隋世祖”或隋明帝。现在的人们都习惯称呼杨广为隋炀帝,好像天生就该这么叫。那么隋炀帝“炀”字又是怎么来的呢?
说到这个谥号的来由,其实可以说是杨广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在当时隋炀帝杨广即位不久,被俘虏的后主陈叔宝就病逝了。站在胜利者的角度,为了极尽嘲讽和鄙视,杨广翻遍了《谥法解》,苦思良久、千挑万选,决定用最坏的炀字来嘲讽陈叔宝。什么是炀呢?
内好远礼曰炀,去礼远众曰炀,逆天虐民曰炀,好大殆政曰炀,薄情寡义曰炀,离德慌国曰炀,这简直就是把天底下最坏的字眼都用在了陈叔宝的身上。但随后隋灭唐立,隋炀帝死后的谥号就用了炀字,后人称杨广为隋炀帝,陈叔宝为陈后主。把这个字用在杨广身上,等于为他做了个好色无礼,背信弃义,欺压百姓的鉴定。杨广费尽心机选的字却用在了自己身上,不得不说是一种讽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