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蝉最有名的三首诗

如题所述

诗词如下:

1、虞世南《蝉》: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写蝉的外形与食性,蝉栖息在高高的枝头,以清露作为食物,鸣声高亢嘹亮,回荡在树林之间。在这里,“蝉”便已经被人格化了,吸风饮露成了它“清”与“贵”的象征。

2、李商隐《蝉》: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蝉因本性高洁,吸风饮露,总是食不果腹,哪怕它叫得再嘹亮,又有什么用呢?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深深的不平之气。“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颔联是诗人借蝉儿与绿叶对比,表达自己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感慨。

3、 骆宾王《在狱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蝉儿因为更深露重,而难以飞高;因为风大,嘹亮的鸣声也被埋没。“露重”、“风多”是在写环境的险恶,“飞难进”、“响易沉”则是在写因险恶的环境而导致的诗人仕途上的失意。诗人觉得自己,就像这蝉儿一般有翅难飞、有口莫辩,陷入悲哀的境地。

其他写蝉的诗词

听蝉:噪蝉声乱日初曛,弦管楼中永不闻。独奈愁人数茎发,故园秋隔五湖云。

闻蝉:一雨一番晴,山林冷落青。莫侵残日噪,正在异乡听。孤馆宿漳浦,扁舟离洞庭。年年当此际,那免鬓凋零。

听蝉寄朐山孙明府:忽听新蝉发,客情其奈何。西风起槐柳,故国阻烟波。垄笛悲犹少,巴猿恨未多。不知陶靖节,还动此心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