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独生子女面对父母的死亡,人生无所适从?”

如题所述

独生子女得到的所谓100%的爱到底是什么?独生子女30年来回答一下,100%的爱并没有你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在孩童时代,100%的爱意味着100%的关注,咳嗽了,饿了,需要拥抱了,所有人的注意力都会给你,但前提是:你的家人有能力时刻关注你。

很多背井离乡打工人的孩子,是没办法得到100%的关注的,因为生存才是最大的问题,而这种时候,我们独生子女就是一个人,所以不赞同那种说独生子女自理能力就会差的说法,其实对我们这样的人而言,反而会很早就要求我们自己要照顾自己,自己陪自己玩,因为父母要赚钱,要生存,我童年时最多的记忆,就是我妈锁了门,我自己在出租屋里玩毛线球。

我家庭条件并没有很好,父母下岗打工,双边老人有多个子女,而且不在身边,所以也没有在带孩子上帮忙。

我没有成为留守儿童的原因,是因为爸妈觉得深圳是大城市,比起老家,孩子在大城市长大会更好。

想的却是没错,但是越是大城市,阶级差异越大。

在上学成长期,我得到了父母全部的期望和支持。他们供我读书,很辛苦,大热天的,我爸站在外面给人看车,就为了赚250块钱。

这250块钱,可能只是我同学每个月的杂志钱。

我算是从小到大学习中上的人,但是有可能是天赋受限,并不能成为让父母感到骄傲和充满希望的“别人家孩子”。

我爸安慰我的说法是:爸爸妈妈没文化,也没钱给你报班,连累你了。

这话,我不知道你们怎么想,但我能记一辈子,每次想起来都觉得特别难受。

他们靠劳动赚钱,到底哪里对不住我呢?

我高中的时候压力很大,因为爸妈花了很大代价才把户口给我迁到深圳,即便如此,我也就是考个普通一本大学的成绩。

我在深圳读书,后来上大学跟来自河南的同学聊天,才发现,原来我过得一直是河南考生的作息时间。

100%的爱,孤注一掷的希望,我特别理解他们,但我确实很难缓解自己的压力,我没办法说我摆烂吧,反正我就是普通人。

大学毕业,我在深圳一个算是大厂打工,待遇还行,工资也还不错,因为南下早,所以家里也终于熬出头,买了房。

15年的时候过年回老家,说起我以后结婚什么的,父母回来以后就一直在嘀咕给我买房的事情。

对普通家庭而言,就算是来的再早,想在深圳再买一套房,也得是掏空家底。

我的父母真的是典型的中国式父母,一方面,他们毫无保留地把所有的爱和希望都放在了我身上,他们给我买了个80平的房子,贷款我自己还,因为早,所以贷款还行。

另一方面,有了房,又有工作,就开始催促结婚。

可能是从小苦过,我其实挺害怕结婚的。

我是90后,出生成长的时代,尚且有高速发展的社会兜底,小时候看病花钱其实很少,基本都报销,也没报过什么辅导班也能考上大学,15年互联网正是最高峰的时候,入局的时间点也恰好,但以后呢?

现在已经是30岁的人了,恋爱,大学时代谈过,但是女孩子要回家,我不是没考虑过跟她走,可我剖心自问:

我的父母在深圳,我在深圳从小长到大,上大学,工作,房子也在深圳,

从非常功利的角度,我确实也不想走。

我很喜欢她,我也怕我后悔的时候,会诋毁我现在想跟她走的感受。

她是个很好的姑娘,但同样清醒。

“你的房子是婚前财产,你的父母家人都在深圳,而我远嫁之后,又能得到什么呢?”

我回答不了。她在老家也有房子,如果回去,她也能过着安心,父母都在身边,自己也有房产的生活。

我们都想过这样的生活,想要付出最少的代价,得到最好的爱情。

工作这几年,也尝试接触一些女生,她们对我独生子的身份都觉得很加分,扪心自问,我也会对有兄弟姐妹的女生有一点点担忧,不过接触下来,都是不错的人。

我相亲的其中一个女生,她跟我聊过父母养老的问题,她有一个哥哥,她说,她知道他们家会把房产给哥哥,但同时,她的哥哥也会承担大部分养老的责任。

她觉得独生子女年幼时享受到的关怀和家庭资源要大于非独生子女,但之后的养老压力也会大于非独生子女。

我们都觉得,如果一旦开始算经济账,那其实无非是先享受还是后享受的问题。

但她也会觉得,如果她是独生子女,那么她的性格和处事能力,也许会有不同。因为当父母把所有的爱和关怀都给了她一个人,即便是有很大的压力,却也拥有现在的她无法拥有的安全感。

这个安全感,叫做:我知道你们只有我,你们也知道。

我不知道该怎么跟她说,但我觉得她说的有道理。

说回结婚,作为独生子女,尤其是传统家庭的孩子,我确实没勇气说不婚不孕保平安。

归根结底,是我没有勇气面对,未来某一天,万家灯火的时候,我的家里没有人在等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