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春夜宴诸从弟桃花园序》,教师举例阐释“宴饮类文学作品的悲伤情调”,下列例句不恰当的是( )。

A.感生命之不永,惧凋落之无期(石崇《金谷诗序》)
B.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王羲之《兰亭集序》)
C.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
D.呜呼!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王勃《滕王阁序》)

【答案】:C
知识点:对语文学科基础知识中有关同主题同情感基调作品的理解。《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又名《春夜宴桃李园序》,是唐代诗人李白所著。李白与堂弟们在春夜宴饮赋诗,并为之作此序文。文章以清新俊逸的风格,转折自如的笔调,记叙了作者与诸位堂弟在桃花园聚会赋诗畅叙天伦一事,慷慨激昂地表达了李白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人生追求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此外,根据题干关键词“宴饮类文学作品的悲伤情调”可知,选择的作品主题应是宴饮类文学作品,情感基调是悲伤的。结合具体选项,依次辨别即可判断出答案。
A项:石崇的《金谷诗序》在原文中指出“余与众贤共送往涧中,昼夜游宴”,意思是我与众贤一起给他送行,到涧中去。白天黑夜地游乐欢宴。可知,这是一篇宴饮类的文章。而“感生命之不永,惧凋落之无期”的意思是感慨生命的短暂,恐怕死亡的没有一定期限。全句充满了悲伤情调。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中出现“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意思是三月上旬,我们会集在会稽郡山阴城的兰亭,为了做禊事。众多贤才都汇聚到这里,年龄大的小的都聚集在这里。由此可见,主题为宴饮类。而“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这句的意思是过去所感到欢快的事,顷刻之间已经变成陈迹了。全句流露出一种悲伤之情。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归去来兮辞》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抒情小赋,也是一篇脱离仕途回归田园的宣言。这篇文章作于作者辞官之初,叙述了他辞官归隐后的生活情趣和内心感受,表现了作者对官场的认识以及对人生的思索,表达了他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的精神情操。作品通过描写具体的景物和活动,创造出一种宁静恬适、乐天自然的意境,寄托了他的生活理想。其在文体上属于辞赋。并非宴饮类文学作品。而“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意思为拿过酒壶酒杯来自斟自饮,看着庭院里的树枝真使我开颜。可见情调也并非悲伤。与题干相符,当选。
D项:王勃的《滕王阁序》全称《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亦名《滕王阁诗序》,骈文名篇。滕王阁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赣江滨。唐高祖之子滕王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公元653年)始建,后阎伯屿为洪州牧,宴群僚于阁上,王勃省父过此,即席而作。文中铺叙滕王阁一带形势景色和宴会盛况,抒发了作者“无路请缨”之感慨。原句“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指出由于父亲在交趾做县令,“我”在探亲途中经过这个著名的地方。“我”年幼无知,竟有幸亲身参加了这次盛大的宴会。故为宴饮类主题作品。而“呜呼!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意思是“呵!名胜之地不能常存,盛大的宴会难以再逢。兰亭宴集已为陈迹,石崇的梓泽也变成了废墟。”情感基调是悲伤的。与题干不符,排除。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