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带我去爬树教材内容

我女儿这期就六年级下期了,老师要求预习,可没有找到教材,拜托了!

爸爸带我去爬树
——阿灵日记
班马
我们走在了下午的大街上.我拉着爸爸的手.想不到,爸爸是要带我去
爬树!
我开始担心起我能不能爬上树 爬树要有什么本事 要不要带一些手
套,护膝……我的想法,全都遭到爸爸的摇头,最后一次则摇得更厉害了—
—爸爸说:"你难道不是猴子吗 "爸爸说:"人类本来就会爬树!"爸爸
说:"你爬上去就知道了!"
我只得在心里想起猴子来.
走过了郊区的大仓库,走过了小河,我和爸爸走进了田野.我每看到一
棵树,都在盘算.爸爸却不慌不忙,好像有什么计划.
他熟门熟路地带我沿着一条河走去,走过一座水渠的"桥",来到一片
树林跟前.这些树有五六米高呢,树身比我的大腿还粗,虽然有许多皱,但
还是挺光滑的.爸爸微笑着注视我.我来劲了,在这田野里,好像心里特别
想玩——我上去就爬,两只手抱紧了树身,两只脚也盘开对蹬在树干上,然
后手脚一起用力慢慢往上蹭……
爸爸过来伸手将我的鞋子脱去.
我赤脚蹬在树身上,倒确实感到非常舒服,也能用上力了(是呀,猴子
哪有穿鞋的),我一蹬一爬,嘿,真是不用学,我爬得蛮快!只是爬到上面,
我不敢再爬了,抱住树往下看,嘴里乱叫起来——爸爸站在树下,像个教练
一样,他轻松地挥着手臂命令我:"爬上去!"
在爸爸的指导下,我紧张地爬上树杈,手死死地抓住,腿不顾一切地翻
上去,肚皮和胸脯全都不敢松地贴在树身上……就这样爬上去,终于骑在了
树杈的支干上,足足用了10分钟,大概有8分钟是僵在树上吊着大喊救命—
—不过现在我已经坐在树上啦!树叶在我周围翻滚,树身微微有一点摇晃,
望着有四五米的地下,坐在空中的树枝上,心里很神奇,我就大呼小叫起来,
像一只猴子一样.
爸爸在下面仰脸望着我,很满意的样子.
突然,他也上树了.爸爸竟然是那样两只手和两只脚又抱又蹬地"走"
上树来,嗖嗖地好快,倒真像只猴子!
爸爸上来是为了"护送"我下树.他两腿夹在树上,保护我再重新爬回
到树干上,然后在我下面保持着距离.他说,下树要危险一些.
下到地上,爸爸宣布:这是热身赛!前面,有一棵真正的大树要爬!
我早就看见田野里的那一株巨大的古树,它有几十米高,树冠伸开,足
有一个小公园那么大的一片树叶,这棵大树的树干可就不得了,我们走近一
看,它下面最粗的地方连爸爸伸开手都抱不拢,上面也有爸爸的腰身那么粗,
这树的枝干铁硬,但扭来扭去,卷来卷去,活像是苍老的龙和蛇一样!爸爸
竟然也说不出它是什么树,一会儿说是"桧树",一会儿又说恐怕是"槭树",
都是奇怪的名称;他只说他小时候就经常来爬它,他们那帮小孩子管它叫"大
不列颠",更加莫名其妙.
我想都没想过会来爬这个大家伙.
可爸爸真带我爬上去了,真不得了!
原来爸爸对这棵树的浑身上下熟悉得很,什么地方像台阶一样可以爬着
走,什么地方有一个树洞可以休息一会儿,哪一根树干有一节一节的把手可
以扶稳,哪一段树身早有凹进去的脚蹬……爸爸全都知道.我觉得爬这古树
像在爬山,但当然跟爬山不一样,因为身底下就是天空!爸爸就在我身边,
他的大手经常扶住我身子,也经常托住我的脚掌——我慢慢地爬,常常紧伏
在树身上一动不动,等力气有了再爬.不知怎么的,我越来越觉得身子底下
的树干很亲切似的,我贴着它,抱着它,爬着它,好像是一个可以信任的朋
友;有时,还会觉得它是活的,而且很温暖,不像爬铁管那样令人发抖.抱
着大树,我又感到自己是一只动物,我是一条小蜥蜴,爸爸是一只大猿猴.
我爬到古树上啦!我和爸爸一起登上了这棵大树的雄伟的枝杈上,我们
脚踏着水桶粗的横干,手抓住坚硬的枝条,迎风站在离地有十来米高的半空
中——风好大呀,蓝天白云,田野碧绿,小河在发着亮……而我的四周全是
枝条,绿叶,我像一只猛兽,站在地球上!
我问爸爸:我怎么第一次感觉自己站得这么高 比带我去过的任何大厦
还要高 爸爸说:第一,是你自己一寸一寸艰难地爬上来的.第二,你赤着
脚,所以,你的下面就是大地.第三,你就在大自然里,其他什么也没有.
人在树上真的很快乐.
我和爸爸躺在一个树桠的"沙发"里",爸爸在讲地球,在讲人类远古
在树上筑巢的"有巢氏",在讲国外现在真有人在提倡"爬树运动",在讲
人经常回归自然的好处……我一只手搂着大树,一只手搂着爸爸,恍恍忽忽
中觉得心很大,又很深,很远——
人在树上真的很舒服.为什么
回城了.回家了.
我还老在望那棵树,好像在树上也是一个家,一个遥远的老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2-11
班马,这是他特为参与儿童文学而起的一个笔名。本名班会文。
1951年7月出生,从小在上海长大。文革中曾下乡8年。1982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编剧专业。曾在《少年报》工作7年,1989年前往广州师范学院儿童文学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出版有各类作品和学术专著十余种,主要有长篇小说《六年级大逃亡》、《李小乔的幽秘之旅》,长篇童话《绿人》,散文集《星球的细语》,短篇小说集《那个夜,迷失在深夏古镇中》(与韦伶合著),《现代梦幻童话系列》等等;以及《中国儿童文学理论批评与构想》、《游戏精神与文化基因》、《前艺术思想》、《走通散文艺术的儿童之道》、《世界奇书异读》等。作品曾多次获各类奖项。

文章重点:
回归自然 热爱自然 保护自然
第2个回答  2009-02-01
《爸爸带我去爬树》教案

--------------------------------------------------------------------------------

作者:佚名 教案来源:网络 点击数:314 更新时间:2007-3-6

--------------------------------------------------------------------------------

一、教育理念
一流的教学活动要有一流的教育理念来指导,“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更应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情感的体验和品德的熏陶”,这一教学理念体现了新世纪中学语文教学的人文思想。而在课堂上“放手让学生自我学习、自我体验、自我讨论、自我总结”则体现新世纪语文教学的学生主体观。这两个教学理念为二十一世纪的中学语文教学指明了方向。在本节课的设计上,我本着“以学生为主体”、“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理念,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中感悟本课“回归自然”的深刻思想内涵。

二、教材分析
《爸爸带我去爬树》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第一单元(以乐趣为主题)中的一篇自读课。本文虽以一个孩子的口气叙述,讲述的事情又贴近儿童,但文中揭示的却是“回归自然”的深刻主题。因此我计划2课时完成本课。第一课时让学生了解本课内容,分析文章思路,扫清文章中的阅读障碍。我讲的是第二课时,让学生来赏析文章的同时通过介绍亲身经历来感悟“回归自然”这一主题。

三、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平均年龄在12——13岁左右,对于如何正确确立世界观,人生观以及培养积极的公德意识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回归自然”这一主题对于城市的孩子来说可能有点抽象和陌生,但可以调动学生联系生活中的感受,把这一内容具体化,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各抒己见。我所教的教学班全班人数50人,由于年龄和阅历的关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不是很强,语言表达能力也很一般。结合本课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采用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四.教学重点
体会爸爸带我去爬树的深意。

五.教学难点
体会对比手法的运用。

六.德育目标
通过感悟文章主题,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回归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情感意识。
本文算不上文质兼美,更达不到催人泪下。但这篇自读课文却揭示了一个时代感很强的主题——回归自然。本文最大的特点是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揭示文章思想,因此根据学情,在新课改理念指导下,我确定上述目标。

七.教学手段
八.为完成以上目标,我安排教学过程如下:
1.课堂导入。是教学中的重要一环,设计时应有很强的针对性。由于是第二学时,既要能复习上节所学知识,又要引出本节课内容。为此我设计了一个竞争性很强的题目来回顾文章主要情节,很自然就引出爸爸带我去爬树这一话题。
2.分组讨论,赏析全文。
导入时已经谈到了爸爸带我去爬树这一话题,这时,我就顺势提出第二个问题:爸爸为什么带我去爬树?这时学生进行第一次合作、探究、自主的学习。教师从中引导,最终归结为“回归自然”这一主题。这时我板书“回归自然”,解决本文重点之后,我提出第二个问题:文章是怎样表现这一主题的呢?让学生从写法角度入手赏析全文。通过讨论可知文章运用了对比写法,即我与父亲的对比和我爬树前后的心理对比来突出主题——回归自然。解决难点,为后文作铺垫。
3.合作探究,理解主题
文章通过“爬树”来突出“回归自然”,可现实生活中“爬树”又不太可能。引导学生思考:应该怎样回归自然?有没有回归自然的亲身经历和喜悦感受与我们共同分享?这时学生会拿出VCD片或照片来亲自讲解,利用多媒体让学生对“回归自然”有一个感性的认识,顺势我提出第三个问题:为什么要“回归自然”?学生分组讨论后得出“回归自然”因为热爱自然,我们应保护自然,有基本的公德和环保意识。这时我板书“热爱自然”、“保护自然”。
4.课堂练习
训练学生把城市人“回归自然”的设想用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或把亲身经历和感受记录下来。
5.课堂小结
大自然给我们美的享受和陶冶,我们在回归自然的同时,应积极主动的热爱自然和保护自然让我们为保护美好、健康的大自然去共同努力吧!

九.关于板书
《爸爸带我去爬树》

回归自然 热爱自然 保护自然

参考资料:http://www.wenhew.com/jiaoan/xiao/beishida/200703/8541.html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