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静的顿河

求《静静的顿河》读后评 急!!! 2000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2-03
  如果说《战争与和平》是以上层人士眼光来叙说的史诗,那么《静静的顿河》无疑是以下层参与者感受来体验的史诗。
  它残酷地剥开每一个英雄表面的粉饰,真实的告诉我们,在伟人们挥斥方遒时,将有多少悲剧发生,无论是历史前进的代价,还是无谓地牺牲。
  大地上真正让人动容的是来此最底层的咆哮。

  该书是苏联著名作家肖洛霍夫的一部力作。此书共分为四部,从1928年开始直至1940年,共用了12年的时间才创作完成。肖洛霍夫这部处女作一经问世,立刻受到国内外的瞩目,被人称作“令人惊奇的佳作”,“苏联文学还没有遇到同它相比的小说”。此书于1941年获斯大林奖金,1965年肖洛霍夫因此书获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第一位获此殊荣的苏联作家。
  静静的顿河赏析与评论

  流淌在俄罗斯广袤的大地上,肖洛霍夫用他那炎炎的南方色彩,为我们描绘着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苏联国内战争期间顿河两岸哥萨克人的生活画卷。小说有两条情节线索,一条以麦列霍夫的家庭为中心,反映哥萨克的风土人情、社会习俗;另一条则以布尔什维克小组活动所触发的革命与反革命的较量以及社会各阶层的政治斗争为轴心。两条线索,纵横交叉,层层展开,步步推进,将读者带进了风起云涌的哥萨克乡村生活,与书中的人物共尝悲欢。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

  在秋天的下午阅读《静静的顿河》,每次抬眼都能望到阳台外清爽的蓝天,刹那间的心思已经飞到了遥远的顿河边上,我自己化身为头戴制帽脚蹬长靴的哥萨克,四下是如烟的大草原,耳畔响着哥萨克的古歌:“不是犁头开垦出这沃野千里,开出千里沃野的是战马铁蹄,千里沃野种的是哥萨克的头颅,装扮静静顿河的是年轻寡妇……”这是读者阅读的造化,也是小说家的造化,相信此刻如果能够与作者面对面,那么在两个人的对视里必定都是会意的微笑。

  顿河之美在于肖洛霍夫用细致入微的笔触描绘出的哥萨克世界,这个世界不是高手匠人那样构建出来的,而是对土地与人的情感宣泄。基于作者对顿河的熟悉,使得他对每一个细节和人物的刻画驾轻就熟,几个主要人物的描写有浑然天成之感,格里高力在白军和红军中的摇摆不定;阿克西尼亚对纯真爱情的执着追求;潘捷莱性格暴躁一言持家但对亲人怜爱交加,娜塔丽娅的善良美丽却性格刚烈。每一件相关事件的发展,你会发出这样的感叹:人在这个时候,就是这样的!而不应该是别的样子的。

  哥萨克既是士兵又是农民,士兵在历史上通常扮演的是镇压者的角色,农民则永远处于被压迫者的地位,而在哥萨克人身上,这二者融合的是那么自然。马,酒,枪支……这些元素反复出现在小说中,成为哥萨克人的一部分,既是顿河画卷中的点缀色,有时候又成为小说的主旋律。只有粗犷的民族才于这些词汇连接在一起,当这些词汇成为一个民族的历史符号时,读者就会感知到这个民族的成长之路是从血与火中走来的。这些人物和事物从开篇起,就像山巅初融的雪水,每个哥萨克都是一颗微小的水滴,组合为一体时就迸发出巨大的感染力,读者在阅读时会被这缓慢但不可阻挡的力量推动着,尽情体会哥萨克的粗鲁野蛮、单纯幽默,保守和卑微,会认识一群奴隶的后裔,一群不屈的战士,一群小农意识支配下的农民和无政府主义者,这些人性的魅力贯穿全篇,使得小说成为和谐统一的整体。

  按照镜头构建法的分析,《静静的顿河》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算是近景,人物所处的战火烽烟是中景,在这一切的背后的远景,则是绚丽所彩气象万千的顿河风景画,从春天到冬天,肖洛霍夫不厌其烦地描绘着那片博大的土地,每一朵顿河的浪花,每一片草原上的草叶,每一朵苍穹上的繁星,还有春水泛滥中的鱼群,麦浪翻滚中的大雁……只有在俄罗斯民族那样宽广的土地上才能诞生这样的情感,只有这样的土地才能诞生这样的作家。一个蜷缩在城市胡同中作者永远不可能有博大的心胸,他不可能体会到草原之美的,他也永远弄不懂,为什么有的作家会痴迷于描写高天上的流云和草地上的蝴蝶。

  有人说过,老舍先生的《茶馆》有一点非常厉害,那就是剧中人物往往只有之言片语但读者却能从这片刻的出场中窥见此人的性格,肖洛霍夫同样具备这样的神来之笔,在顿河中有时候仅仅是一个简短的感叹,就能勾勒出一个人物的速写。俄罗斯小说家一向是擅长对话描写,肖洛霍夫的《顿河》也不例外,在这里我想说到另一位俄罗斯作家妥斯脱耶夫斯基,与之相比较,妥斯脱耶夫斯基推理式的对话就显得拖沓和枯燥。肖洛霍夫出身乡村,对乡村俚语方言的运用,大量的哥萨克歌谣穿插其间,或悲或喜,信手拈来,神韵自成。因为作者的心属于那片土地,因为作者爱那片土地,所以,无需取巧,一切尽在掌握中。而读者应该感谢的除了肖洛霍夫,还有译者。王小波说,最好的文章是译文。我深以为然。我先后买过两个版本的《静静的顿河》,人民文学出版社版本的显然不如漓江出版社这一版,漓江版的译者力冈,据说是翻译俄文的权威,单从这本书的翻译上来看,权威是肯定的。他译出了小说的神韵,也译出了哥萨克人的灵魂。

  我一直认为,当小说脱离了土地,脱离作者所赖以生存的根基,脱离民族性,地域性,脱离了作者的本体性,那么,小说就已经死亡。一篇中国人的小说读起来像美国人写的,一个日本人的情感看上去更像一个印度人的,这这样的小说是失败的。人本小说根本上讲是对小说的背叛,一个人从降生时起,他就不可能没有国籍,没有地域性,对于一个中国作家来说,他(她)首先是中国人,其次才是人,泛人性论同样是对人性的亵渎。

  美有内在统一的本质,又以千姿百态的表象展现出来,雨打芭蕉是美,金戈铁马也是美。当然,这取决于读者主观的审美情趣,审视一种风格的文字,宛如看风景,比如大漠黄沙,一个旅行者看到的是发自内心的赞叹:浩瀚、苍凉、雄浑等等,而一个生活在沙漠中的土著,必然抱怨自己所处的穷山恶水,这不是矛盾,只是观看者所用的角度不同。我姑且把自己当成一个顿河边上的旅行者。

  诚然,《静静的顿河》一书使用的是现实主义手法,在它获得诺贝尔奖的颁奖词中,瑞典人也提到:“肖洛霍夫在艺术创作中并没有什么创新……现实主义这一手法,与后来的小说创作艺术出现的一些模式比显得简单而质朴……”我以为,小说的终极目的在于表现小说家想表现的思想,传达小说家想传达的观点,讲述小说家想讲述的故事。当小说最终产生了力量,使读者产生了共鸣,让作者完成了自己的任务,那么创作这个小说所用的艺术手法就是成功的,就是胜利的,无所谓现实主义或现代主义,小说是表达思想,宣泄情感,而不是买弄技巧,以金庸小说里的人物为例,黄药师武功的奇巧华丽可以成为大师,郭靖的敦厚凝重也可以自立一家。

  现实主义过时了吗?没有,每一种现代主义离开了现实主义都会成为无根之水,成为空中楼阁。小说不是隐藏,不是让读者在迷宫里晕头转向,也不是让读者赞叹建筑迷宫者有多么高超的手艺,更不是小说家躲在斗室中的孤芳自赏。作为小说家任性的肆意妄为和心血来潮,产生了这样那样的实验,这些实验令人尊敬,但到今天,没有一种小说手法的成就能够超越现实主义,也没有一种现代技巧能够构建起《顿河》这样一部宏大的哥萨克史诗。

  瑞典老人们对《顿河》获得诺贝尔奖的决定时指出,“肖洛霍夫在描写俄罗斯人民生活中一个历史阶段的顿河史诗中所表现的艺术力量和正直。”在六十年代的前苏联,今天,我们回过头来审视处在那个时代那个国家中的作者,在那时,能够不娇柔不做作不掩饰,能够以正直的决心和正直的良心来描写真实的人性之美,站在与《日瓦戈医生》《古格拉群岛》的同等意义上,肖洛霍夫和《静静的顿河》理应获得读者更多的尊敬。

  当一个作家从内心归属于一片土地时,他的血液里就流淌着那片土地的精神、传奇、风采、历史及其崇高的形象,而那片土地所传达给他的某种特殊启示,将凝聚成这个作家毕生赖以表达的字符,在他的这些字符里所传达出来的,是那种最擅长抒发心灵和情感之美的语言,他不是从世界文学的潮流中,不是从书架上的字纸堆里,而是从炎热的夏天、寒冷的冬天、长葡萄的平原或积雪的高山之间获取灵感,获取文字的力量和决心,只有对土地的眷恋和心有所属,他的文字才能如此从容不迫和富有个性。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9-02-03
“阿克西尼亚半闭的嘴里流出血来,喉咙里咕噜咕噜直响。葛利高里吓坏了,他知道,一切都完了,他一生中最怕的事情 ——发生了……”

如果说残酷的战争中孤独痛苦和良心的折磨可以忍受,那是心灵深处还有不灭的火,还有心爱的人在等着自己。而今,哥哥、父亲、妻子、母亲相继离去,就连象“小母狗一样,一吹口哨就跟着跑”的情人也失去,那是多么锥心的疼。穷途末路的葛利高里抱着自己死去的情人,在暗夜的深沟里,绝望地撕扯着疲惫的心,苍穹无语……

如果没有战争,没有第一次世界大战,没有二月革命、十月革命、国内战争,他——葛利高里和她——阿克西尼亚,过着小日子,偶尔偷点情,或许生活可以这样在微澜中有滋有味地过下去。

因为这是一片富饶而粗犷的土地:辽阔的草原开着百里香和野蔷薇;顿河的水或咆哮或潺缓地流过,有泡沫和冰凌;空气中花香味、青草味、霉烂的潮湿的腐草味;哥萨克男人的臭汗味;马粪味……作者一定是爱煞了这块土地,才不厌其烦地写了这么多味道,如果我和作者面对,我要感谢他为我们描绘了这样一幅美丽的场景,让我陶醉向往……

因为这是一群勇敢奔放、简单朴素的人,只有那样的土地才会滋养出那样的人:身背马刀、头带制帽、脚登马靴,不畏死的哥萨克爷们;喝点小酒赚点小便宜的二流爷们;丰乳肥臀有点风骚的哥萨克娘们;恪守妇道住家过日子的的小娘们。作者一定是爱煞了这里的人,所以才不厌其烦地写擤鼻涕的动作、提裙子的动作,写过日子的事……回想当年,作者坐在他写作的窗口,看着窗外驰过的马、走过的牛、还有那些娘们爷们和孩子,该是怎样满心丰盈的爱呀!如果我在作者面前,我要谢谢他。我要说,只有带着这样一颗爱心的人,才能站在“人”的角度而不是“政治”的角度来写人,才能悲悯人在历史的冲撞中的犹疑痛苦。一颗23岁的心灵(作者写作时才23岁),何以丰厚至此呢?!

所以,他以葛利高里这个反面脚色做主角,葛利高里展示的是作者的人文视角、倾注了作者全部的写作激情和才华。我读葛利高里首先读到的是一个悲剧的爷们。他勇敢善良,虽然没有文化,但有着比同伙更强的人格力量,他至少会疑惑和反思。然而,战争是那代哥萨克的宿命,他无法挣脱。虽然每一步都不情愿,但好像他的每一步,处在他那种境地,也只有那么走,而没有别的可能。他从第一次杀人的自责恶心发展到最后的麻木,是战争改变了他。而他,始终不知道战争的意义,为什么要战争,谁是对的。

作者虽然在第三部的后半部分,倾向于红军是正义的一方,这也是作者的一种生存技巧,作者认定胜利者代表历史前进的方向。而通篇来看,作者关注的是在政权更迭中人的命运变迁,人像浮尘像落叶被历史裹挟着,沉沦或飙升……而政权果真就那么重要吗?对老百姓来说,无论是红军或白军,能有自己的土地,能安安稳稳地过日子就行。事实也就如此。无论是沙俄皇权、临时政府、苏维埃、白军政府,谁是真正关心老百姓的?白军屠杀红军俘虏,而红军得势时也是屠杀白军俘虏,强征粮食。所以,葛利高里才摇摆、一会红军、一会白军,不是他自己没有一颗分辨是非的心,而是事实让人看不清楚。

作者在那样一个历史时期,写这样一部著作,记录那一段历史的真实。那是站在怎样一个人文的高度,来关注人,而不是顺应潮流。这是作者的写作良心,也是因为他对那块土地和人民的爱,所以他才那么坚定和从容。

好壮阔!爱作者、爱书,我的心也变得丰盈。
第3个回答  2009-02-03
《静静的顿河》 真正的经典

王培元

1976年冬天,“文革”刚刚收场。那时,一个因为被打成“右派”而从省城发配到林区劳改的剧作家,介绍我认识了他的一个在地区文化部门工作的朋友。于是,我得以走进仍然关闭着大门的地区图书馆的书库,从尘封了10年的书架上,挑选一些中外文学名著,悄悄借回去阅读。其中,就有肖洛霍夫的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

接下来的狂热读书的情景,实在令人终生难忘:简直是顾不上吃饭,取消了休息,压缩了睡眠时间,一连多日,像着了魔一样,我只是捧着书读啊读啊,恨不得一口把书吞下去。那才是真正的“废寝忘食”啊!殊异的风物人情,突然而起的革命,连绵不绝的战争,与错综复杂的矛盾纠葛、血肉丰满的鲜活的人物、悲欢离合的故事、荡气回肠的爱情、风云变幻的历史、惊心动魄的悲剧融合在一起,波澜壮阔、气象万千地展示出来,令人激动万分、震撼不已。

尽管是翻译作品,你依然强烈地感受到了原著驾驭语言的神奇力量。小说开头便写到了那条离我们如此遥远而又让读者如此熟悉的顿河。主人公葛利高里家的院子在村头,牲口圈的两扇小门朝着北面的顿河急流。故事便在微风吹皱的青光粼粼的顿河岸边无穷地展开,一往无际的顿河两岸的草原,为顿河哥萨克提供了人生舞台,主人公们在这个广阔的舞台上,演出了一幕幕令人悲伤、令人叹息而又令人回味不已的历史剧。读《静静的顿河》的整个过程,似乎一直能嗅到弥漫在顿河岸边的潮湿、腐烂的气息,以及顿河草原上散发出的青草和泥土的浓烈味道。几年前,重新阅读《静静的顿河》时,一翻开书,就立刻又嗅到了那熟悉的顿河草原的空气。

后来,从大量的文学批评文章中,我们可以不断地看到批评家把“巨著”啦、“史诗”啦、“里程碑”啦等等辉煌华丽的桂冠,廉价地颁发给近一二十年来出版的中国作家撰写的若干长篇小说。然而,想想《静静的顿河》,我心里不免有“腹诽”:我们的那些号称“巨著”咧、“史诗”咧之类的小说,与《静静的顿河》相比,又有多大的距离!正像几年前我重读《静静的顿河》,我还经常重读其他自己所喜欢的文学经典名著,这不仅可以使我重温过去的难忘的审美经验,而且还能够使我始终保持着基本的稳定的文学鉴赏力和艺术判断力。

最近,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八卷本的《肖洛霍夫文集》,其中不仅收录了《静静的顿河》,以及作者的另一部长篇小说《新垦地》,还辑入了作者的早期短篇小说、卫国战争期间的特写、著名中篇小说《一个人的遭遇》,以及若干随笔、文论和书信等。这是肖洛霍夫作品第一次以比较完整的面貌介绍给中国读者。因此,这是值得我们庆贺的。
第4个回答  2020-10-17
分析《静静的顿河》中主人公葛利高里悲剧命运的成因。

【答案】葛利高里的悲剧性和人格魅力有机交织。

①其悲剧首先与历史因袭的重负相联系;既有哥萨克优秀青年勇敢、刚毅、淳朴的一面(如本选文中他割草时误伤小野鸭的场景),但又有着盲目的优越感等哥萨克落后的传统观念;这就造成了他认识真理和接受革命的艰难。不到五年的时间里,他两次参加红军,三次投入白军,他的矛盾和痛苦与他所属的特定的群体不可分开。

②一个勤于探索的年轻人,有敏锐的感觉和丰富的内心世界;但他的探索又缺乏深刻的思辨性;他与滥杀俘虏的革命哥萨克波得捷尔珂夫之间的激烈冲突,也反映了主人公疾恶如仇的个性。他的每一次摇摆都是一次艰难的抉择和一次精神的探求。但是,缺乏深刻的思想探索,不能理解人民的根本利益之所在的抉择,其结果只能是悲剧性的。

③当然,作品描写了苏维埃政权中的某些人对哥萨克采取的过火政策,这也是导致葛利高里左右摇摆、走向悲剧的一个外因。

【考点】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