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秦论》中“秦人视之,亦不甚惜”中“不甚”是什么意思?

那《黔驴技穷》中的“驴不甚怒,复踢之”又何解?

意思是:

不是十分的。

原文并非出自《过秦论》而是出自唐代杜牧的《阿房宫赋》。

原文节选: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白话译文:

燕国赵国收藏的金银,韩国魏国聚敛的珠玉,齐国楚国挑选的珍宝,是诸侯年深日久,从他们的老百姓那里掠夺来的,堆积如山。一旦国破家亡,这些再也不能占有了,都运送到阿房宫里来。

宝鼎被当作铁锅,美玉被当作顽石,黄金被当作土块,珍珠被当作砂砾,随便丢弃,遍地都是,秦人看见这些,也并不觉得可惜。

出处:出自唐代杜牧的《阿房宫赋》。

《阿房宫赋》是唐代文学家杜牧创作的一篇赋体文章。文章通过对阿房宫兴建及其毁灭的描写,生动形象地总结了秦朝统治者骄奢亡国的历史教训,向唐朝统治者发出了警告。

表现出一个正直文人忧国忧民、匡世济俗的情怀。全文运用了想像、比喻与夸张等手法以及描写、铺排与议论等方式,骈散结合,错落有致。文章语言精练,工整而不堆砌,富丽而不浮华,气势雄健,风格豪放。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阿房宫赋》写于唐敬宗宝历元年(825),杜牧二十三岁。杜牧所处的时代,政治腐败,阶级矛盾异常尖锐,而藩镇跋扈,吐番、南诏、回鹘等纷纷入侵,更加重了人民的痛苦,大唐帝国,已处于崩溃的前夕。

杜牧针对这种形势,极力主张内平藩镇,加强统一,外御侵略,巩固国防。为了实现这些理想,他希望当时的统治者励精图治、富民强兵,而事实恰恰和他的愿望相反。唐穆宗李恒以沉溺声色送命。

接替他的唐敬宗李湛,荒淫更甚,“游戏无度,狎昵群小”,“视朝月不再三,大臣罕得进见”。又“好治宫室,欲营别殿,制度甚广”。并命令度支员外郎卢贞,“修东都宫阙及道中行宫”,以备游幸(《通鉴》卷二四三)。对于这一切,杜牧是愤慨而又痛心的。

他在《上知己文章启》中明白地说:“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可见《阿房宫赋》的批判锋芒,不仅指向秦始皇和陈后主、隋炀帝等亡国之君,而主要是指向当时的最高统治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08
前者是作甚不解意思是相当不
后者中 甚理解为忍受,意思是不能忍受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6-06-19
五楼说的对,第一句的“不甚”不是倒装,而是是“不是非常”的意思。
我想是提问者没弄清楚句子的结构。
这里的“不甚”分两个部分,“不”是跟前面的“亦”这一连词,“甚惜”是“亦不”的判断对象。 句子结构是“亦不--甚惜”。
第3个回答  2006-06-18
第一句不同意楼上的说法!古汉语中这样的倒装似乎不常见。个人认为解释为“不太”(口语),连起来讲是“也不太重视(爱惜)”。
第二句似乎可理解为“堪”,能忍受,连起来“不能忍受”。
第4个回答  2006-06-19
第一句是不是很...的意思,但第二句是非常,克制不住的意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