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意思:宇宙不停地运行,人要以天地为榜样,永远前进。

出处:出自春秋时期孔子为《周易》写的《象传上》。

原文: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潜龙勿用,阳在下也。见龙在田,德施普也。终日乾乾,反复道也。或跃在渊,进无咎也。飞龙在天,大人造也。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用九,天德不可为首也。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履霜坚冰,阴始凝也。驯致其道,至坚冰也。六二之动,直以方也。不习无不利,地道光也。含章可贞,以时发也。或从王事,知光大也。括囊无咎,慎不害也。黄裳元吉,文在中也。龙战于野,其道穷也。用六永贞,以大终也。

译文:天道运行周而复始,永无止息,谁也不能阻挡,君子应效法天道,自立自强,不停地奋斗下去。"龙已出现在地上",犹如阳光普照,天下人普遍得到恩惠。"整天自强不息",是因为要避免出现反复,不敢有丝毫大意。"

龙或腾跃而起,或退居于渊,均不会有危害",因为能审时度势,故进退自如,不会有危害。"龙飞上了高空",象征德高势隆的大人物一定会有所作为。"

龙飞到了过高的地方,必将会后悔",因为物极必反,事物发展到了尽头,必将走向自己的反面。"用九"的爻象说明,天虽生万物,但却不居首、不居功。

坤象征大地,君子应效法大地,胸怀宽广,包容万物。脚踏上了霜,气候变冷,冰雪即将到来",说明阴气开始凝聚;按照这种情况发展下去,必然迎来冰雪的季节。

六二爻若是出现变化的话,总是表现出正直、端正的性质。"即使不学习也不会有什么不利",是因为地德广大,包容万物的缘故。"

胸怀才华而不显露",是要把握时机才发挥,"如果辅佐君主",必能大显身手,一展抱负。"扎紧袋口,不说也不动,可以免遭祸患",说明小心谨慎从事,是不会有害的。"

黄色的衣服,最为吉祥",是因为黄色代表中,行事以中道为准则,当然是吉祥的。"阴气盛极,与阳气相战于郊外",说明阴气已经发展到尽头了。用六的爻辞说"利于永远保持中正",即是指阴盛到了极点就会向阳转化。

扩展资料:

《象传》分《大象传》、《小象传》。《大象传》解释卦辞,主要从卦象来阐释社会伦理道德意义。《小象传》解释爻辞,说明爻象或爻辞的意义《彖传》和《象传》二者的共同点是:通过阐释卦象、爻象所蕴涵的道理,告知人们如何正确决定自己的行动。

周易是现存最早的一部中国哲学专著,为解释爻、象之辞,也称《易大传》。旧说为周公所作,或说出于孔子。

《周易》大传(即《十翼》)中的上下两篇共450条。

其中解释64卦卦名卦义的有64条称为"大象";解释386爻爻辞的有386条称为"小象"(64卦,每卦6爻辞,共384爻爻辞,此外再加是用九、用六二爻,共386爻爻辞。)。

解释卦名﹑卦义的都以卦象为根据解释爻辞的也多以爻象(包括爻位)为根据因此题其篇曰"象"。也称象辞。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4-23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此句话出自《易经》天及指自然 形容天的运动的很强健,对于君子来说也应该如同天一样,对于处世应该永不放弃,自我追求人生的进步,自我的发奋向上,即使艰难险阻,也要不屈不挠。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7
这句话 出自 《周易》 第一卦 乾 卦 的《象传》
《易经》第一卦 乾 乾为天 乾上乾下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这句话的理解在 "行" 与 "健" 上,自强不息是君子要达到 “乾”的方法
这个"行"字,表明 至阳的乾,一种行动的意思
"健"字,代表一种 主动的意思,不停息
这是相对于《坤》的 地势坤来说的。
天行健,意思是乾卦所代表的永不停息的行动,时时刻刻要有追求....
地势坤,意思是坤能够让乾的一切运动都表现出来,也就是配合乾,将追求变成现实。

君子以自强不息,君子,人类中代表乾的这类人。就是要求想做君子的人,当时时刻刻保持追求,主动保持奋发向上的意识。做学问的要保持钻研的精神,做体育的刻苦锻炼,做商业的时时刻可想着如何能才够赚到钱.....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总体就是说明了 至阳的事物所具有的基本特征,同时说明做君子所需要品质。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09-15
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乃出自于《易经·乾卦》。
“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就是:作为客观事物的发展,以其“刚建”的品格,自行运动着,大道自然而然地生发着。真正的有见识的“君子”当知天时、任时命,顺应“天道”自然的规律,以“天”的“自强不息”的精神,推动这种客观事物的运动和发展,从而达于“天人合一”的境界。这个“自强不息”的品性,是“主、客合一”的,即从古人对于“天”的客观考察,并赋以君子自身的品性。在这个哲学思想上是“物、我合一”的哲学智慧。还有什么人类精神意识的活动比这种精神境界的追求更伟大的吗?这是古代先人的哲学境界。由这种文化文明的精神所凝聚的社会、人心,难道不是人类社会理想与现实,在艰辛的实践中表达的历史理性吗?还有什么信仰能够取代这种明确的人生意义?从而内在地推动着中国历史进步的不断的文明。中国文化的这种人类自觉意识的形而上哲学思想的早期文明,深深地溶入每一个有血有肉的中国人的身心意识中。做为整体的中国文化传统之中的中国人,从来都不缺乏文明意识,从来都不缺乏理想与现实的实践精神,并以其形而上道的思想、求实的态度,果敢地付注于实践的勇气,一代代地探索着文明、进步的客观发展的道路。“天”,以它刚健的品格运行着,独立而不倚,君子当以这种品格以努力的实践顺应它的客观发展的规迹而自强不息。
“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
第4个回答  2019-11-13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此句话出自《易经》天及指自然 形容天的运动的很强健,对于君子来说也应该如同天一样,对于处世应该永不放弃,自我追求人生的进步,自我的发奋向上,即使艰难险阻,也要不屈不挠。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