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中的“暨南”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
意思是:华夏的东边濒临大海,西边越过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到北边,和南边,华夏的文明传播向四海。

所以“暨南”两个字不能拆开解释,两字合在一起代表全文的含义:中国文化要传向全球。

拓展资料:                         

暨南大学是中国第一所由国家创办的华侨最高学府,是中央部属高校,直属“国务院侨务办公室”领导,被誉为“中国第一侨校”  。

学校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入选国家“111计划”、“2011计划”  、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是教育部、国侨办、广东省三方签约重点共建大学 ,教育部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最早开展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高校之一,设有研究生院 ,具有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11
暨南”二字出自《尚书·禹贡》篇:“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意即面向南洋,将中华文化远远传播到五洲四海。学校的前身是1906年清政府创立于南京的暨南学堂。后迁至上海,1927年更名为国立暨南大学。抗日战争期间,迁址福建建阳。1946年迁回上海。1949年9月合并于复旦、上海交通等大学。1958年在广州重建。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9-02-15
“暨南”二字出自《尚书•禹贡》:“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意即面向南洋,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远远传播到五洲四海。
第3个回答  2009-02-15
暨南”二字出自《尚书·禹贡》篇:“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意即面向南洋,将中华文化远远传播到五洲四海。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