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有几个作者?

如题所述

  作者情况很复杂
  《诗经》的作者成分很复杂,产生的地域也很广。除了周王朝乐官制作的乐歌,公卿、列士进献的乐歌,还有许多原来流传于民间的歌谣。这些民间歌谣是如何集中到朝廷来的,则有不同说法。汉代某些学者认为,周王朝派有专门的采诗人,到民间搜集歌谣,以了解政治和风俗的盛衰利弊;又有一种说法:这些民歌是由各国乐师搜集的。乐师是掌管音乐的官员和专家,他们以唱诗作曲为职业,搜集歌谣是为了丰富他们的唱词和乐调。诸侯之乐献给天子,这些民间歌谣便汇集到朝廷里了。这些说法,都有一定道理。

  《诗经》的编纂者
  但是,究竟由谁将这些诗歌编纂成书的呢?迄今仍存在种种不同的说法。
  一说孔子删诗。把《诗经》的编纂之功归之于孔子一人。这种说法起源于汉代。《史记·孔子世家》载:“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于;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翻武雅颂之音。”《汉书·艺文志》说:“孔子纯取周诗。上采殷,下取鲁,凡三百五篇。”都认为是由孔子选定《诗经》篇目的。 但是,持异议者提出一些反驳的理由:一,《史记》言孔子删诗,在自卫国返回鲁国之后,时年近七十。在此之前,孔子均称《诗三百》,可见在孔子中青年时期,《诗经》已为三百篇。二,《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载,吴国公子季札在鲁国观赏周乐,乐工们先奏十五国风,再奏小雅、大雅,最后奏颂,次序和内容基本上与今本《诗经》相同,其时孔子虚龄只有八岁,可见当时《诗经》已定型。三,周代各诸侯国之间邦交往来,常常赋《诗》言志。如《左传·定公四年》载,吴攻楚,楚败几亡,楚将申包胥到秦国朝廷请求援兵,痛哭七日七夜,秦哀公深为感动,赋《诗经·无衣》,表示决心相救,恢复楚国。如果当时《诗经》没有统一的篇目,赋《诗》言志就无法进行。那么,究竟由谁来编纂《诗经》的呢?
  一说王者采诗。《诗经》中诗歌的创作时间,上起西周初年,下至春秋秦穆公时,绵延五个世纪。创作的地点,几乎包括了整个黄河流域,加上长江、汉水一带,纵横上千里。怎样把众多的诗歌集中起来呢?早在汉代就出现了“王者采诗”的说法。《汉书·食货志》曰:“孟春之月(阴历正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刘歆《与扬雄书》说:“诏问三代、周、秦轩车使者,迪人使者,以岁八月巡路,求代语、童谣、歌戏。”都说由天子指派官吏坐车去全国各地采集诗歌,以便“王者不出牖户,尽知天下所苦;不下堂而知四方”(何休《公羊解诂》)。
  一说周朝太师编定。今人朱自清认为,《诗经》的编审权很可能在周王朝的太师之手。他在《经典常谈》中指出,春秋时各国都养了一班乐工,像后世阔人家的戏班子,老板叫太师。各国使臣来往,宴会时都得奏乐唱歌。太师们不但要搜集本国乐歌,还要搜集别国乐歌。除了这种搜集来的歌谣外,太师们所保存的还有贵族们为了特种事情,如祭祖、宴客、房屋落成、出兵打猎等等作的诗,这些可以说是典礼的诗。又有讽诗、颂美等等的献诗,献诗是臣下作了献给君上,准备让乐工唱给君上听的,可以说是政治诗。太师们保存下这些唱本,附带乐谱、唱词共有三百多篇,当时通称作《诗三百》。各国的乐工和太师们是搜集-整理《诗经》的功臣,但是要取得编纂整体的统一,就非周王朝的太师莫属。《国语·鲁语下》有“正考父校商之名颂十二篇于周太师”的记载,正考父是宋国的大夫,献《商颂》于周王朝的太师。今本《诗经》的《商颂》只有五篇,很可能是太师在十二篇基础上删定的。由此看来,《诗经》应当是周王朝的太师编定的。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4976.htm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7-29
作者情况很复杂
《诗经》的作者成分很复杂,产生的地域也很广。除了周王朝乐官制作的乐歌,公卿、列士进献的乐歌,还有许多原来流传于民间的歌谣。这些民间歌谣是如何集中到朝廷来的,则有不同说法。汉代某些学者认为,周王朝派有专门的采诗人,到民间搜集歌谣,以了解政治和风俗的盛衰利弊;又有一种说法:这些民歌是由各国乐师搜集的。乐师是掌管音乐的官员和专家,他们以唱诗作曲为职业,搜集歌谣是为了丰富他们的唱词和乐调。诸侯之乐献给天子,这些民间歌谣便汇集到朝廷里了。这些说法,都有一定道理。
《诗经》的编纂者
但是,究竟由谁将这些诗歌编纂成书的呢?迄今仍存在种种不同的说法。
一说孔子删诗。把《诗经》的编纂之功归之于孔子一人。这种说法起源于汉代。《史记·孔子世家》载:“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于;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翻武雅颂之音。”《汉书·艺文志》说:“孔子纯取周诗。上采殷,下取鲁,凡三百五篇。”都认为是由孔子选定《诗经》篇目的。 但是,持异议者提出一些反驳的理由:一,《史记》言孔子删诗,在自卫国返回鲁国之后,时年近七十。在此之前,孔子均称《诗三百》,可见在孔子中青年时期,《诗经》已为三百篇。二,《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载,吴国公子季札在鲁国观赏周乐,乐工们先奏十五国风,再奏小雅、大雅,最后奏颂,次序和内容基本上与今本《诗经》相同,其时孔子虚龄只有八岁,可见当时《诗经》已定型。三,周代各诸侯国之间邦交往来,常常赋《诗》言志。如《左传·定公四年》载,吴攻楚,楚败几亡,楚将申包胥到秦国朝廷请求援兵,痛哭七日七夜,秦哀公深为感动,赋《诗经·无衣》,表示决心相救,恢复楚国。如果当时《诗经》没有统一的篇目,赋《诗》言志就无法进行。那么,究竟由谁来编纂《诗经》的呢?
一说王者采诗。《诗经》中诗歌的创作时间,上起西周初年,下至春秋秦穆公时,绵延五个世纪。创作的地点,几乎包括了整个黄河流域,加上长江、汉水一带,纵横上千里。怎样把众多的诗歌集中起来呢?早在汉代就出现了“王者采诗”的说法。《汉书·食货志》曰:“孟春之月(阴历正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刘歆《与扬雄书》说:“诏问三代、周、秦轩车使者,迪人使者,以岁八月巡路,求代语、童谣、歌戏。”都说由天子指派官吏坐车去全国各地采集诗歌,以便“王者不出牖户,尽知天下所苦;不下堂而知四方”(何休《公羊解诂》)。
一说周朝太师编定。今人朱自清认为,《诗经》的编审权很可能在周王朝的太师之手。他在《经典常谈》中指出,春秋时各国都养了一班乐工,像后世阔人家的戏班子,老板叫太师。各国使臣来往,宴会时都得奏乐唱歌。太师们不但要搜集本国乐歌,还要搜集别国乐歌。除了这种搜集来的歌谣外,太师们所保存的还有贵族们为了特种事情,如祭祖、宴客、房屋落成、出兵打猎等等作的诗,这些可以说是典礼的诗。又有讽诗、颂美等等的献诗,献诗是臣下作了献给君上,准备让乐工唱给君上听的,可以说是政治诗。太师们保存下这些唱本,附带乐谱、唱词共有三百多篇,当时通称作《诗三百》。各国的乐工和太师们是搜集-整理《诗经》的功臣,但是要取得编纂整体的统一,就非周王朝的太师莫属。《国语·鲁语下》有“正考父校商之名颂十二篇于周太师”的记载,正考父是宋国的大夫,献《商颂》于周王朝的太师。今本《诗经》的《商颂》只有五篇,很可能是太师在十二篇基础上删定的。由此看来,《诗经》应当是周王朝的太师编定的。
第2个回答  2019-08-22
《诗经》经典名句集锦(43句)
001
关关雎鸠,在河之州。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周南·关雎》
002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经·周南·桃夭》
003
赳赳武夫,公侯腹心。《诗经·周南·兔罝》
004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诗经·周南·汉广》
005
未见君子,我心伤悲。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夷。《诗经·召南·草虫》
006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诗经·邶风·柏舟》
007
静言思之,不能奋飞。
008
我思古人,实获我心!《诗经·邶风·绿衣》
009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经·邶风·击鼓
010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诗经·邶风·凯风》
011
胡为乎泥中!《诗经·邶风·式微》
012
天实为之,谓之何哉!《诗经·邶风·北门》
013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诗经·邶风·静女》
014
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诗经·鄘风·君子偕老》
015
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诗经·鄘风·相鼠》
016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淇奥》
017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卫风·硕人》
018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019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诗经。卫风。氓》
020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诗经·卫风·木瓜
021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022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王风·采葛》
023
人之多言,亦可畏也。《诗经·郑风·将仲子》
024
既见君子,云胡不喜。《诗经·郑风·风雨》
025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郑风·子衿》
026
河水清且涟猗。《诗经·魏风·伐檀》
027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秦风·蒹葭》
028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029
修我甲兵,与子偕行!《诗经·秦风·无衣》
030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诗经·陈风·月出》
031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032
称彼兕觥:万寿无疆!《诗经·豳风·七月》
033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诗经·小雅·鹿鸣》
034
如月之恒,如日之升。《诗经·小雅·天保》
035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036
乐只君子,万寿无疆。《诗经·小雅·南山有台》
037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诗经·小雅·鹤鸣》
038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039
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诗经·小雅·斯干》
040
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诗经·小雅·十月之交》
041
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诗经·小雅·小旻》
042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小雅·车辖》
043
天步艰难,之子不犹。《诗经·小雅·白华》
第3个回答  2009-02-17
汉朝毛亨、毛苌曾注释《诗经》作者多不可考。其中民歌为劳动人民口头创作,由 “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太师,以其音律、以闻天子”。

《诗经》有的是文人“献诗”而得。

《诗经》的编订者是太师。孔子“删诗”说是不可靠的。
第4个回答  2009-02-17
《诗经》的作者成分很复杂,产生的地域也很广。除了周王朝乐官制作的乐歌,公卿、列士进献的乐歌,还有许多原来流传于民间的歌谣。这些民间歌谣是如何集中到朝廷来的,则有不同说法。汉代某些学者认为,周王朝派有专门的采诗人,到民间搜集歌谣,以了解政治和风俗的盛衰利弊;又有一种说法:这些民歌是由各国乐师搜集的。乐师是掌管音乐的官员和专家,他们以唱诗作曲为职业,搜集歌谣是为了丰富他们的唱词和乐调。诸侯之乐献给天子,这些民间歌谣便汇集到朝廷里了。这些说法,都有一定道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