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山水风光的手抄报

最好发网址

  ————浅谈中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小册子、手抄报

  宁夏同心县第二中学教师:周学武 邮编:751300

  综合性学习作为语文新教材中的一个独具特色的领域,成为我国当前语文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在教学实践中受到教师和学生的关注和亲睐。当然,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和方式是十分个性化的,不同地区、学校、学生开展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和方式是不同的,两年多以来,我在实施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过程中,收获最多的就是学生综合性学习成果——知识小册子和手抄报。在实施语文课程综合性学习活动过程中,除了指导好学生的准备活动、组织好口语交际活动及落实好写作活动外,最终指导学生以专题性或综合性知识小册子或手抄报来作为自己本次活动的成果展示,有利于在实践中提高全体学生的语文素养。

  第一、 有利于全体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分享

  合作的能力和意识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综合性学习强调“在活动中学会合作”,“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在语文综合性学习成果——小册子或手抄报的完成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合作的优势。其合作性首先表现为搜集资料和探究问题的过程:经老师指导分组后,小组成员进行不同的分工。(比如:在实施八年级下册课本中的“古诗苑漫步”这一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学生进行“分门别类辑古诗”活动时,可分小组分别进行“古诗中的离情别绪”、“古诗中的春夏秋冬”、“古诗中的风花雪月”、“古诗中的山水风光”等专题诗集的资料搜集与编写,每个小组中的成员又可分别承担课题内容的一部分,最后小组再综合成册。)这样,在活动中将会大大增加获得资料的渠道、范围,通过资源共享,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其次是在编辑成册的过程中,如果以小组合作形式完成,小组成员可发挥各自的特长,承担不同的任务,(比如:有的整理资料、有的设计编辑、有的书写、有的绘图、有的剪贴等。)共同创作学习成果。这个过程,既充分调动了每一位学生参与的热情,特别是为那些不善言辞,在口语交际中不能充分展示自我的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和条件,实现让每一位学生都以不同的形式参与进来的目的。又为学生提供了沟通与合作的良好空间,利于学生学会合作、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在每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成果展示中,呈现出的许多小册子和手抄报,内容丰富(比如:在实施七年级上册课本中的“探索月球奥秘”这一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学生围绕“丰富多彩的月亮文化”这一课题展示出的小册子或手抄报中,内容涉及关于月亮的神话传说、文章诗赋、对联、谜语、音乐歌词、民风民俗及绘画、风景名胜、剪贴等。再如:在实施八年级上册课本中的“世界何时铸剑为犁”这一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学生围绕“文艺作品与战争”这一课题展示出的小册子或手抄报中,内容涉及古今战争的历史知识、英雄人物、有关描写古今战争的诗词、关于战争的成语故事及关于战争的古今名言等)、形式多样(有专题性、有综合性)、设计精巧、图文并茂且命名新颖,令人耳目一新。这些成果都是学生们或独立或以合作形式创作完成的,面对这些学生自己创作实践的结晶,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会尽情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第二: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强调:“设置综合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多层面的实践学习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真正实现‘人的发展’这个根本性的要求。”学生以知识小册子、手抄报来展示综合性学习成果的形式,充分体现了综合性学习的自主性、开放性、实践性与探究性特点,与此同时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自主性体现在完成学习成果的过程中,学生自己选择角度和方式,自己准备材料,自己设计编辑,自己命名。学生既是综合学习的决策者,又是综合学习的实施者。

  开放性体现在学生学习成果中的内容远远超出了语文学科的知识体系,渗透到历史、地理等知识领域。(比如:在实施七年级下册课本中的“黄河,母亲河”这一综合性学习活动时,学生展示出的小册子和手抄报中,内容涉及黄河与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历史人物等历史知识和“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的地理知识以及与黄河有关的诗词、神话传说、民间故事、俗语、谚语、成语、歌曲、民谣等文学知识。)形式超出了文字书写而拓展到绘画插图、剪贴图片、设计布局、整理编辑等综合能力的展现。

  实践性体现在学生完成学习成果的过程,就是一个亲历参与的实践过程:首先,在准备活动过程中,学生要亲自进行调查、访问、记录、查阅图书资料及网络信息,进行信息的筛选和整合,然后设计、编辑、书写、绘图等一系列活动都是一个实践体验的过程,也给学生提供了创新的空间,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比如:在实施七年级下册课本中的“马的世界”这一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围绕“艺术作品中的马”这一课题,学生自己动手写马、画马、拍摄马的照片、剪贴有关马的图片、照片,图文并茂。)

  而实质意义上的学习方式的改变和真正意义上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更体现在完成学习成果过程中的自主探究活动上: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确定研究专题进行探究性的学习活动,从课题的选择到研究方法的采用以及最终将资料、结果以小册子形式呈现出来,整个过程就是一个探究过程。(比如:“月球奥秘知多少?”、“古今战争知多少?”以及“莲文化探胜”等课题的实施就需要学生进行探究活动。)

  第三、 利于培养全体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素养的主要内容包括: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的语言积累,语感能力和思维能力,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以及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开展和展示学习成果——小册子、手抄报的完成过程中,处处都渗透着对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活动。

  首先: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选择自己喜欢的课题,自主参与,有利于调动全体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特长。活动空间由课堂扩展向课外、社会乃至广阔的生活天地;(比如:七年级上册课本中的“漫游语文世界”这一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实施过程,就是要求学生学生走进家庭、学校和社会学习语文的过程。)读书由课本扩展向课外书籍、报刊以及网络信息等丰富的语文学习资源。

  其次: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学会了搜集资料。同时,在运用资料解决所探究问题中培养了探究的能力。在运用资料编写小册子或手抄报过程中学会了筛选资料、整合信息。而从搜集资料到编辑成册的过程又充分培养了合作精神与能力。并且对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起到了潜移默化的陶冶作用。(比如:在八年级下册语文课本中,学生通过编写以“献给母亲的歌”为主题的综合性小册子或手抄报的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母爱的伟大,从而懂得感恩和回报。再如:在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在“感受自然”这一活动中,通过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自然美景,用自己的心灵走过四季、给四季写出赞语的活动,培养了学生热爱自然的感情及审美情趣。)

  另外,用这些作为学生综合性学习成果的小册子、手抄报,对学生进行定性评价,可达到以结果促进重视过程,以合作、竞赛方式促进情感、态度转变,以交流、评展活动促进方法和能力提高,从而提高学生综合性学习的实效性,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如果说学生的综合性学习是一次次精神的探险,那么,学生在活动中完成的这一本本知识小册子、一张张手抄报,就是学生在探险活动中从知识海洋里淘的金、撷的珠,作为学生学习成长历程的见证而值得珍藏。当然,这种知识小册子或手抄报只是学生展示综合性学习成果的一种形式,其内容也更多地表现为材料和信息的收集,有待于向展示自己的创作及处理、重组资料信息解决问题、获得简单的专题性研究报告等方面发展。这里仅将自己在实施语文综合性学习过程中的一点做法和收获说出来,以期抛砖引玉,求教于大方之家。

  欢迎 您(游客) 发表评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3-05
个会吃
第2个回答  2009-03-04
xdbgfhffgz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
第3个回答  2009-02-23
百度手抄百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