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简述的三国演义主要大意(300-400字左右)

主要事件,事情发生经过,三国的介绍,主要人物等等。
请用比较简单的语言来写大意,谢谢!

一帮老爷们打仗的事。
东吴:孙权,孙坚,孙策,周瑜,鲁肃,黄盖,还有个什么大将我忘了,大乔,小乔,潘璋是最后把关羽收拾了的人。
蜀国: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赵云,马超,黄忠,关兴是关羽的儿子。张苞是张飞的儿子。张良,马谡,
魏国;曹操,许褚,司马懿,张辽,夏侯渊,夏侯醇,曹植,曹丕,曹洪,基本姓夏侯和曹的都是魏国的,蜀国有个曹性,把夏侯渊的眼睛射瞎了,渊直接就把射在眼睛上的剪连眼珠一起拔下来吃了。(剪没吃)
吕布什么的。
主要是东汉末年,一开始, 黄巾之乱,曹操做官,在剿灭黄巾之乱时立下功劳,
后来朝廷有个叫董卓的,很有权势,曹操等人设计,把他弄死了,
然后是群雄割据,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赢了袁绍70W大军。
再者,刘备与孙权等人崛起,呈三国鼎立。
赤壁之战,曹操大败。蜀吴联手。
诸葛亮六出祁山失败后,蜀国基本灭亡,吴国也想魏国称臣。
曹操的后代不争气,让司马家族占领的皇位,晋朝出现。
手打的,给分啊。累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2-16
是中国古代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小说描写了公元3世纪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在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上,展示出那个时代尖锐复杂又极具特色的政治军事冲突,在政治、军事谋略方面,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国演义》刻画了近200个人物形象,其中最为成功的有诸葛亮、曹操、关羽、刘备等人。诸葛亮是作者心目中的“贤相”的化身,他具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风亮节,具有近世济民再造太平盛世的雄心壮志,而且作者还赋予他呼风唤雨、神机妙算的奇异本领。曹操是一位奸雄,他生活的信条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既有雄才大略,又残暴奸诈,是一个政治野心家阴谋家,这与历史上的真曹操是不可混同的。关羽“威猛刚毅”、“义重如山”。但他的义气是以个人恩怨为前提的,并非国家民族之大义。刘备被作者塑造成为仁民爱物、礼贤下士、知人善任的仁君典型。
《三国演义》描写了大大小小的战争,构思宏伟,手法多样,使我们清晰地看到了一场场刀光血影的战争场面。其中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战争的描写波澜起伏、跌宕跳跃,读来惊心动魄。
全书的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简洁明快,气势充沛,生动活泼。
第2个回答  2009-02-25
东汉末年黄巾起义,被镇压,后曹操统一北方,攻打东吴,赤壁一战大败,接着了刘备攻下西川,也就是现在的四川,称帝,后孙权与东吴称帝,杀了刘备义弟关羽张飞。刘备报仇失败,病死白帝城。后诸葛亮率兵六出祁山伐魏,功劳颇大,但无立大功,后病死五丈原,姜维承诸葛亮遗志伐魏,失败,自刎,蜀亡,后魏国司马炎篡位建立晋国,灭了吴国,三国从此一统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09-02-16
《三国演义》描写的是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一百年的历史风云。全书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矛盾的渗透与转化,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咤叱风云的英雄人物。在对三国历史的把握上,作者表现出明显的拥刘反曹倾向,以刘备集团作为描写的中心,对刘备集团的主要人物加以歌颂,对曹操则极力揭露鞭挞,代隐含着人民对汉族复兴的希望。
《三国演义》刻画了近200个人物形象,其中最为成功的有诸葛亮、曹操、关羽、刘备等人。诸葛亮是作者心目中的“贤相”的化身,他具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风亮节,具有近世济民再造太平盛世的雄心壮志,而且作者还赋予他呼风唤雨、神机妙算的奇异本领。曹操是一位奸雄,他生活的信条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既有雄才大略,又残暴奸诈,是一个政治野心家阴谋家,这与历史上的真曹操是不可混同的。关羽“威猛刚毅”、“义重如山”。但他的义气是以个人恩怨为前提的,并非国家民族之大义。刘备被作者塑造成为仁民爱物、礼贤下士、知人善任的仁君典型。
第4个回答  2009-02-16
中国古代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小说描写了公元3世纪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在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上,展示出那个时代尖锐复杂又极具特色的政治军事冲突,在政治、军事谋略方面,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