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的好处

快快快快快快快快

对比的好处在于同时使好的显得更好,坏的显得更坏。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在文学理论上,对比是抒情话语的基本组合方式之一。它把在感觉特征或寓意上相反的词句组合在一起,形成对照,强化抒情话语的表现力。

扩展资料:

对比读书,能孕育创新思维。对待同样一个问题,不同国家的学者看法也不尽相同。把针对同类问题不同学者的书找来,对比着阅读,能打破思维的边界,提供更多观察分析问题的方法。对于文学类书籍,也可以找古今中外不同时代的书对比着来读。

古人描述月亮和当下人对月亮的感喟是不一样的;同是写母亲的名篇,各有各的特点。通过对比阅读,古语可以翻新,今思可穿越历史。虚幻的情感融合,会增进文学的张力。

对比阅读,益处多多。可打破很多禁忌,就像请到了许多武艺高强之人,既可同类相比武艺,又可以跨界分出优劣,还可以找到相互之间的联系。而作为阅读者,也能在对比之中,拓展视野、增长见识、锻炼思维,让自己的内心日益丰盈起来,推动自己走向思想深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对比手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对比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对比读书提高思维穿透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03
对比和衬托中的反衬相似,指把两个截然不同的事或物或人拿来比较.这样写可以突出你所要表达的感情,比如对某些事物的赞扬或是对某些事物的贬低,从来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 这种手法可以突出好与坏、善与恶、美与丑的对立,给人极鲜明的形象和极强烈的感受。把两种不同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可以使事物的性质、状态、特征更加鲜明突出。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6-20
运用这种手法,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突出好与坏、善与恶、美与丑的对立,给人极鲜明的形象和强烈的感受。
对比,是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表现手法。对比是把对立的意思或事物、或把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较,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别是非。
写作中的对比手法,就是把事物、现象和过程中矛盾的双方,安置在一定条件下,使之集中在一个完整的艺术统一体中,形成相辅相成的比照和呼应关系。

扩展资料:
一、对比和衬托区别
1、衬托有主、宾之分,陪衬事物是为被陪衬事物服务的,是为了突出被陪衬事物的。对比是表明对立现象的,两种对立的事物是平行的并列关系,并无主、宾之分。
2、衬托描写的是两个事物;对比可以是两个事物,也可以是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
3、衬托的修辞效果主要在于突现正面或反面事物,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深化文章的中心思想。即俗话所说的“红花还须绿叶扶”。对比的修辞效果主要是用比较的方式提示事物的本质,使好的显得更好,使坏的显得更坏。让人们在比较中鉴别,给人们留下深刻而鲜明的印象。
二、对比与类比区别
1、对比双方对立、相反或有差异,对比是为了强烈突出其中一方
2、类比双方较为接近,大致无差异
举例分析:
1)清香自信高群品,故与江梅相并时(《广群芳谱》)。—形容水仙的芳香与江梅可以相提并论(相近),这是用类比表现水仙清香。
2)暗香已压酴醵倒,只比寒梅无好枝(《次韵中玉水仙花二首(其一)》)。—形容水仙的暗香压倒酴醵花(出现差异),与寒梅相比(梅花)无好枝,强烈突出梅花的清香。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对比
第3个回答  2012-11-02
对比和衬托中的反衬相似,指把两个截然不同的事或物或人拿来比较.这样写可以突出你所要表达的感情,比如对某些事物的赞扬或是对某些事物的贬低,从来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 这种手法可以突出好与坏、善与恶、美与丑的对立,给人极鲜明的形象和极强烈的感受。把两种不同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可以使事物的性质、状态、特征更加鲜明突出
第4个回答  2009-02-10
作文中写作手法的运用很大程度上对一篇作文的好坏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写作手法有很多种,对比是其中比较常见,也比较常用到的一种。对比就是把两件事或者是一件事的某两个方面进行对比,从中发现一个事件和另外一个事件的区别,或者是突出一件事件的重要特征和重要性等等。

对比手法在写作中运用得当,可以增加文章的可读性和深度。因为很多事件通过对比可以更好的表现出本身的优点之处。同时对比运用可以更好的把文章的中心突出,让读者更好更快的掌握住文章的意蕴,吸引更多的人来关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