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中国人于日本人有什么关系?详细的,准确的。

如题所述

传说里日本人是起源是徐福东渡带去的那一票童男童女
现在的关于东亚人种说里,有一种观点是日本和朝鲜半岛(简称半岛民)都是中国人的分支
隋朝的时候,日本摄政王圣德太子和小野妹子到中国拜见了隋炀帝并带去了日本国书,其中日本天皇以‘日出处天子’自居,并称隋炀帝为‘日落处天子’,令隋炀帝十分不满
唐朝时日本与其它亚洲国家一样,派出使团留学生等至中国学习,日本京都几乎是仿照长安修建,而另一个都城仿照洛阳修建,日本人直接称之为‘长安’,‘洛阳’,日本战国时代有‘上洛’一说,这个‘洛’就是指的日本人口中的‘洛阳’
元朝时,忽必烈在汉人和高丽人的怂恿下,派高丽人去要日本‘自觉来请为藩属’,后又派汉臣出使日本,均遭日本拒绝,于是蒙古人渡海攻击日本,但是由于蒙古人不善水战,而投降的汉人,高丽人没有战意,几乎毫无战斗力可言,加上地势上处于劣势以及台风等原因,前后二次均告失败,第三次由于忽必烈的去世而不了了之
明朝时,日本使臣于朱棣在位时再次拜访中国,当时已经有倭寇在我国沿海作歹,在成祖的威胁下,迫于明朝国力上的绝对优势日本老实地自觉整肃倭寇。万历时,日本丰臣秀吉率领日军攻击朝鲜,没用的朝鲜人被日军迅速击败,朝鲜国王一直逃到中国境内请求避难并且请求宗主国明帝国派兵驱逐日本。明军出兵击败日本,丰臣秀吉也因为这次失败在日本国内遭到原贵族的排挤不久病死。另外戚继光的抗倭斗争也非常精彩
清朝时大家都知道了,甲午战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1-14
关于日本人的民族来源,尚无定论。多数学者认为系由不同来源的人们杂交而成。日本人是目前唯一的混血人种。早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当日本列岛尚与亚洲大陆相连时,便有原始人在此生息,其后裔为今阿伊努人。约至 1 万多年前,日本列岛开始与亚洲大陆分离,先后又有多批移民自海上迁入,成为大和民族的基础。其中主要包括来自西伯利亚和中国东北的通古斯人、南洋群岛的马来人、中南半岛的印支人、长江下游的吴越人,以及公元前后迁入的汉人和朝鲜人等。由于各批移民迁入的时间和定居的地点不同,虽经几千年的混合而形成统一民族,但在传统文化、生活方式和体质特征上仍存有许多地方性差异。公元前数千年,日本列岛上的居民以渔猎、采集或刀耕火种农业为生,在历史上属绳纹文化时代。公元前3世纪~公元2世纪,中国大陆的金属工具、窑式烧陶 与水稻栽培技术,经朝鲜半岛传入日本九州,是为弥生文化时代。公元3~4世纪以今奈良为中心建立大和国,统一日本各部落。从此始有大和民族之称。公元7~8世纪时,日本吸收中国盛唐时代的农业、工艺、建筑、佛教等文化,同时吸收朝鲜、印度文化,社会经济迅速发展。明治维新后又大量吸收欧美文化,形成东西方多种文化的大融合。
徐福到日本已经是那里有人之后很久了。 《史记》中记录徐福东渡之事比较多内容的是「淮南衡山列传」,其中包括徐福从东南到蓬莱,与海神的对话以及海神索要童男童女作为礼物等事,一般认为这是徐福对秦始皇编造的托辞,还记载了徐福再度出海携带了谷种,并有百工随行。这次出海后,徐福来到「平原广泽」(可能是日本九州),他感到当地气候温暖、风光明媚、人民友善,便「止王不来」,停下来自立为王,教当地人农耕、捕鱼、捕鲸和沥纸的方法,不回来了。「淮南衡山列传」与「秦始皇本纪」稍有不同,称徐福并未开始就带数千童男童女入海,而是寻访仙家多年未果的情况下,再度出海时率数千童男女出海。
日本人认为徐福在日本的纪州熊野的新宫(今和歌山县新宫市)登陆,目前当地还有徐福墓和徐福神社,每年11月28日是祭祀徐福的日子。在日本徐福的传说中,日本人认为徐福带来了童男童女、百工、谷种、农具、药物及生产技术和医术,对日本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因此尊徐福为「司农耕神」和「司药神」。
我觉得我们祖先的一部分移民到那里成了他们现在一部分人的祖先,最大的关系:我们都是人!
第2个回答  2009-01-13
哈哈,顶楼上!!
大致就是这种情形。。。
第3个回答  2009-01-13
我同意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