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应舍利感应舍利的由来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6-10
我国最早记录感应舍利的事件发生在三国东吴孙权时代。臣子孙皓听闻梵僧康僧铠法师讲解供养舍利的功德,希望能得到舍利以供奉。法师指导他结坛祈祷,经过49天,空瓶中传来声响,发现十几颗舍利。吴王孙权曾令大力士尝试以铁锤击舍利,铁砧和锤子都陷下去,而舍利却完好无损。这些感应舍利如今供奉在南京栖霞寺中。

2010年,南京古栖霞寺举行了盛大的“南京大报恩寺佛顶骨舍利盛世重光法会”,珍贵的“感应舍利”等圣物重见天日,每日都有众多信徒前来瞻仰。在法堂内,供案上的一支玻璃瓶内,可见数粒芥子大小、色彩各异的舍利,其中一些是黑色、白色和金黄色的。根据《金陵梵刹志》记载,感应舍利的起源可追溯到三国时期,康僧会大师在孙权面前展示了舍利的神奇,经过七次延期祈求,最终在铜瓶中感应到了舍利,从而建立了江南最早的佛寺——建初寺和阿育王塔,开启了江南佛教的兴盛。

然而,历史的动荡使感应舍利多次遭遇损毁,包括东晋苏峻之乱和隋朝平毁建康城,直到北宋时期,长干寺才因可政和尚的奏报而重修,并建九层宝塔供奉舍利。明朝时期,朱元璋曾下令移建圣感塔,但因安全事故而保留,随后又在永乐年间历经重建,成为大报恩寺的标志。清朝末年,宝塔遭战火,舍利被遗忘,但感应舍利与佛顶真骨依然深藏于地宫,等待着重见天日的机会。
    官方电话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