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求几个理科出身的成功管理者的例子...

要典型点的

在传媒领域,他轻松自如地舞动着研究与运营的双节棍。

他出版过四本深受行业人士追捧的传媒研究专著,现任两所重点大学的兼职教授;他为四本杂志写过专栏;他在湖南电视台工作的八年时间里做过四个名牌栏目的制片人,提出了超女式“节目活动化,活动节目化”的电视理念;2003年调到中央电视台研究室负责新节目研发小组工作;在15个月的时间里他一手将列车电视实验变成现实;他先后策划和操作50多个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的大型活动;他凭借《媒体活动实战报告》在第二届中国节庆年会上捧回“2006年度中国十大节庆理论人物”奖杯;如今他创办的新媒体机构已成为文化创意产业中一道风景线……

从山村放牛娃到化学系学生再到一流电视台知名记者、名牌栏目制片人,从中央电视台研究员、传媒学者到新媒体集团CEO,再到如今创立典盛传播和环球活动网任总裁,欧阳国忠以他“奔跑的姿态离理想最近”的人生理念和“心动不如行动”的务实精神,生动诠释了“天空没有翅膀的痕迹,但我已飞过”的美丽诗篇。

接下来,就让我们近距离地了解欧阳国忠集梦想者、实干家与学者于一身的多彩人生。

只有看清路才能走好路

《今传媒》:为什么你平时那么繁忙还要坐下来著书立说?

欧阳国忠:记得小时候,父亲常给我讲一句话——“磨刀不误砍柴工”。在现实中吃过诸多苦头之后,我才领会到其实这句极为普通的话里却蕴藏着很深刻的道理。

试想,我们要在规定的时间里赶到一个目的地,方向对了走一小步也是前进,方向错了,走得越快离目标越远。干任何事情,明确目标、把握方向至关重要。

当然,方向感不会从天而降,自古有言“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如果没有经过炼丹炉的煎熬,齐天大圣不会突生一双能识别妖魔的“火眼金睛”;如果没有耐得住寂寞的“厚积”,喷泉也就不会有“薄发”的壮观场面。世间没有救世主,事业征程最好的拐杖是聪慧的大脑。也许是学理科出身的缘故,对一件新鲜事物我总喜欢怀着极大的好奇心去探究其运行的内在机理。我不太相信对一件事情,想都没有想清楚就能将其做得很漂亮。我也从心底里认同,人群之中没有无缘无故的成功,也没有无缘无故的失败。真正的成功者应该是思想者与实干家的有机结合体。

进行传媒方面的研究最初我是出于学习的需要。大学本科我学的是与传媒“八杆子打不着”的化学专业,出身的“隔山”之忧从一开始闯进这一领地就潜伏在我心底了。在经历过几年最最忙碌的记者职业之后,突然有一天我顿感“知识危机”带来的锥心之痛,自然而生一种要加紧“充电”的强烈冲动。当时我想,人最可怕的还不是体力透支,而是“知本”透支。年轻人最大的资本是即使累趴下了,一觉醒来照样是生龙活虎的“英雄好汉”。而知识的缺失就像光阴的流失一样没有什么灵丹妙药来加以弥补。恰巧这时,电视台将我作为骨干送到北京广播学院进修,接下来开始让我管理栏目,让我去参加在全国举行的各种传媒论坛,让我去实地考察诸多优秀传媒机构,让我去大胆尝试各种创意。

促使我写书的第二点原因是,及时给大脑清零,以便轻装上阵。我经常碰到这样的情形,一段时间里,许多相同的困惑会不断浮现在脑海里,即使是想清楚了门道的也一直缠绕不止。我想,就像是电脑一样,太多雷同信息也会挤占大脑“内存”,影响其运行速度。在产生下载思维的芯片之前,可以说写作是让思想落地生根的惟一办法。

在我参加工作的前几年时间里,我自认为还有一个较大的收成,那就是攻下了MBA硕士学位。选择读MBA我是想跳出“庐山”,将媒体作为一个经济实体来认清其运行的规律。毕业论文我锁定的也是“媒体危机管理”这方面的内容。我的导师、湖南大学副校长陈收教授其治学之严谨、为人之谦逊将会使我受益终生。

做学问是门苦差事。一个人从肚子里要倒出一瓶墨水,至少要喝进去十桶墨水。更何况治学仅凭努力还不行,还需要有相当的悟性和耐得住寂寞的超常定力。初尝跋涉之苦,使我对许多优秀的学者越发敬佩了。

做人的道理,一个晚上就能讲完;而做人的艺术,需要一辈子的修炼。我所仰慕的那些大学者们,他们破雾前行的身影已为我们树立了做人的标杆。

人要有梦但做梦要踏实

《今传媒》:你怎样看待自己的梦想?

欧阳国忠:我觉得一个人活着要有梦,但是做梦要踏实。人生是个不断产生梦想和实现梦想的递进过程。再往大点说,人类的发展史其实就是梦想的发展史。

我们在相互祝愿中说得最多的一句话便是“心想事成”。把它拆分开来解读“心想”在前“事成”在后。梦,让我们的思想有了自由翱翔的空间;梦的实现,便是一个行者短暂休憩驻足观景的温馨驿站。美梦成真是上苍给予一个人最大的赏赐。
每一位成功者背后都有一串故事,今年湖南高考理科最高分703分得主华容县的21岁考生肖喆背后也有一串串令人惊异的故事。他说他想就读清华大学的电子技术和计算机专业,今后想读硕士、博士和博士后。
县图书馆最小的读者
肖喆出身于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父亲高中毕业后当了一名收购员,母亲是护士。肖喆的父亲肖石云拿出几个旧借书证,其中有一个早已泛黄的华容县图书馆少儿借书证。“这个借书证是肖喆在读小学一年级时办的,当时他对《读者》着了迷,没有书看就过不了日子,我们只好给他到县图书馆去办一个。”肖喆成了县图书馆最小的读者,他几乎每天一放学就跑图书馆。肖喆家书房的书架上陈列着一万多册书,每本书上都写着他的名字。
没有休息一个寒暑假
“你学习的动力是什么?”“出国。我读小学时就向往着出国留学,而家里经济条件有限,只有拼命读书,考上名校。”肖喆毫不犹豫地回答。肖喆说正是这一动力让他从小学开始没有休息一个寒暑假,把每个寒暑假都利用到学习上。
参加各种竞赛是最好的学习方法
肖喆说自己在学习上没有任何优势,但他有个挺好的方法,那就是积极参加各种竞赛活动。从肖喆50多个奖励证书上可以看出,肖喆共获过20多种竞赛奖,有全国英语口语比赛二等奖(1998年),全省奥林匹克生物竞赛一等奖(1999年),有省、市、县和校级数学竞赛一、二、三等奖若干。肖喆说参加竞赛让他有种短期的动力,闲不下来,一直紧张地学习钻研着。
考试也要有方法
如何搞好像高考这样的重大考试?肖喆说考试前一周是相当重要的,他的办法是停止学习新东西,只看做过的模拟题等试卷。肖喆说学习关键靠平时,而平时学习数、理、化最重要的是多做题,做难题,英语则多听磁带,听电视英语新闻。他说从初中一年级始就每天坚持听20分钟英语磁带,到高二时坚持听上海、云南台的英语新闻。
电游高手——休息的方法
肖喆说他的日程中每天都必须要休息一定的时间,打打球、上上网、玩玩电游,也做些家务。他的同学们说玩电游没有人能玩过肖喆,以致电游室老板都怕他去,因为他往往一个币可以玩上一天,老板觉得实在划不来。
据肖喆的母亲讲,孩子在周末回家时也帮她做做家务,还特地给她做了一个围裙,是他亲自用缝纫机制作的。
本报记者 彭国军 实习生 陈仲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