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 七字诗

就是说2008年:
北******,四******。
京******,川******。
奥******,地******。
运******,震******。

  由现代人借李白之名杜撰的
  兰舟寺
  (北)北暮苍山兰舟寺,(四)
  (京)惊天落霞缀清川。 (川)
  (奥)傲年夜落缘分地, (地)
  (运)运水微漾人却振。(震)
  一首号称为诗仙李白所作的七言诗《兰舟寺》风靡互联网和手机短信。“北暮苍山兰舟寺,惊天落霞缀清川。傲年叶落缘分地,运水微漾人却振。”乍看古诗本身的遣词造句似乎毫无抢眼之处,但若是将四句诗的首字和尾字分别连读,则是:北惊(京)傲(奥)运,寺(四)川地振(震)。果真千年以前的诗人已经预知了中国现今的大事?这是巧合还是故意恶搞?这首流传甚广的《兰舟寺》是否真实存在?为此记者专程采访了山东大学文学院专攻古代文学研究的王平教授。
  这首诗是否由李白所作?王教授一口否定,“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查阅一下《全唐诗》,据记载,李白从未创作过一首名为《兰舟寺》的诗,这很显然是后来人杜撰的,只不过冒用李白的名号。而且这杜撰的水平也不怎么样,从诗词研究角度看,这首诗本身的押韵和平仄都有问题,诗仙李白怎么可能作出这样的诗。”
  留心关注,近段时间像“《兰舟寺》”这种“拿古诗说事”的现象并不少见,对于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王平教授认为,要从深层次和人的心理上进行分析。“一个原因是由于这些事件的始作俑者认为借助古诗来传递自己的看法、达到目的,似乎显得自身很文雅,很有文化,得到心理上的满足;第二是这种传递的认同性比较高,也许有很多人不清楚李白的诗,但几乎所有的人都知道李白这个人;再者就是用这种比较新鲜的方式满足了很多人心中的好奇感,民众由于一种类似猎奇的心理传递了这个消息。”
  对于这种现象,王平教授认为不宜提倡,甚至还要严厉批评,“今年算得上多事之秋了,一些无聊之人却还在这里唯恐天下不乱,这是十分不可取的。我们应当坚强面对灾难和困境,多做一些理智的和有意义的工作。认为这样的大事是早在几千年前就已经被人预言好的,明显带有一种消极的态度,这对整个社会来讲有很不好的影响。”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77258329.html?si=5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6-28

李白写四行七字的诗有:

1.《望庐山瀑布 》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早发白帝城 》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

3.《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4.《 送孟浩然之广陵 》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山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5.《望天门山 》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6.《客中行 》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09-01-28
北暮苍山兰舟四,

京无落霞缀清川。

奥年叶落缘分地,

运水微漾人却震。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