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地震

自从5-12过后,我就有点杞人忧天。。。
我有时睡觉总感觉有摇晃感觉(也许是幻觉)
我家这是广东的陆丰...
2007年1月份左右好像是台湾地震,我们这能感觉到摇晃。。
2008年1月份左右也感觉过一次震动(当时我睡在床上,清楚地听到床摇晃的声音,比2007年更晃)
我就想知到广东陆丰这边会否发生什么特大的地震?!我上网查了一下,广东这是有一条地震带....感觉上很可怕!希望知道的人可以告诉我!谢谢啦,
答案OK的加分!(要详细点的阿,不要只回答什么不会或会这样的)
“ 什么时候发生,更没人敢说”这句话很恐怖
不过这些在网页上都看过了,我希望有更详细的

地震没有预见性,中国是个多地震的国家,

中国地震主要分布在五个区域:台湾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华北地区、东南沿海地区和23条地震带上。
我国的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五个地区的23条地震带上。这五个地区是:①台湾省及其附近海域;②西南地区,主要是西藏、四川西部和云南中西部;③西北地区,主要在甘肃河西走廊、青海、宁夏、天山南北麓;④华北地区,主要在太行山两侧、汾渭河谷、阴山-燕山一带、山东中部和渤海湾;⑤东南沿海的广东、福建等地。我国的台湾省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西藏、新疆、云南、四川、青海等省区位于喜马拉雅-地中海地震带上,其他省区处于相关的地震带上。中国地震带的分布是制定中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重要依据。
一、地震防灾自救手册
地震前兆

1.地下水异常。

井水是个宝, 前兆来得早。

无雨水质浑,天旱井水冒。

水位变化大, 翻花冒气泡。

有的变颜色, 有的变味道。

2.动物异常:震前动物有预兆,密切监视最重要。

骡马牛羊不进圈,鸭不下水狗狂叫。

老鼠搬家往外逃,鸽子惊飞不回巢。

冰天雪地蛇出洞, 鱼儿惊惶水面跳。

3.地光和地声:地光和地声是地震前或地震时从地下或地面发出的光亮及声音,是重要的临震预报。

临震前,一瞬间,地声隆隆地光闪。

大震将至要果断,迅速行动快避险。
发生地震时10条须知

当遇到地震是,为了您自己、家人和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请遵守发生地震时的10条须知:

1.为了您自己和家人的人身安全请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

大的晃动时间约为1分钟左右。这是首先应顾及的是您自己与家人的人身安全。首先,在重心较低、且结实牢固的桌子下面躲避,并紧紧抓牢桌子腿。在没有桌子等可供藏身的场合,无论如何,也要用坐垫等物保护好头部。

2.摇晃时立即关火,失火时立即灭火

大地震时,也会有不能依赖消防车来灭火的情形。因此,我们每个人关火、灭火的这种努力,是能否将地震灾害控制在最小程度的重要因素。为了不使火灾酿成大祸,家里人自不用说,左邻右舍之间互相帮助,厉行早期灭火是极为重要的。

地震的时候,关火的机会有三次:

第一次机会:在大的晃动来临之前的小的晃动之时。在感知小的晃动的瞬间,即刻互相招呼:“地震!快关火!”,关闭正在使用的取暖炉、煤气炉等。

第二次机会:在大的晃动停息的时候。在发生大的晃动时去关火,放在煤气炉、取暖炉上面的水壶等滑落下来,那是很危险的。大的晃动停息后,再一次呼喊:“关火!关火!”,并去关火。

第三次机会:在着火之后。即便发生失火的情形,在1-2分钟之内,还是可以扑灭的。为了能够迅速灭火,请将灭火器、消防水桶经常放置在离用火场所较近的地方。

3.不要慌张地向户外跑

地震发生后,慌慌张张地向外跑,碎玻璃、屋顶上的砖瓦、广告牌等掉下来砸在身上,是很危险的。此外,水泥预制板墙、自动售货机等也有倒塌的危险,不要靠近这些物体。

4.将门打开,确保出口

钢筋水泥结构的房屋等,由于地震的晃动会造成门窗错位,打不开门,曾经发生有人被封闭在屋子里的事例。请将门打开,确保出口。平时要事先想好万一被关在屋子里,如何逃脱的方法,准备好梯子、绳索等。

5.户外的场合,要保护好头部,避开危险之处

当大地剧烈摇晃,站立不稳的时候,人们都会有扶靠、抓住什么的心理。身边的门柱、墙壁大多会成为扶靠的对象。但是,这些看上去挺结实牢固的东西,实际上却是危险的。

在1987年日本宫城县海底地震时,由于水泥预制板墙、门柱的倒塌,曾经造成过多人死伤。务必不要靠近水泥预制板墙、门柱等躲避。

在繁华街、楼区,最危险的是玻璃窗、广告牌等物掉落下来砸伤人。要注意用手或手提包等物保护好头部。此外,还应该注意自动售货机翻倒伤人。在楼区时,根据情况,进入建筑物中躲避比较安全。

6.在百货公司、剧场时依工作人员的指示行动

在百货公司、地下街等人员较多的地方,最可怕的是发生混乱。请依照商店职员、警卫人员的指示来行动。就地震而言,据说地下街是比较安全的。即便发生停电,紧急照明电也会即刻亮起来,请镇静地采取行动。如发生火灾,即刻会充满烟雾。以压低身体的姿势避难,并做到绝对不吸烟。

在发生地震、火灾时,不能使用电梯。万一在搭乘电梯时遇到地震,将操作盘上各楼层的按钮全部按下,一旦停下,迅速离开电梯,确认安全后避难。高层大厦以及近来的建筑物的电梯,都装有管制运行的装置。地震发生时,会自动的动作,停在最近的楼层。万一被关在电梯中的话,请通过电梯中的专用电话与管理室联系、求助。

7.汽车靠路边停车,管制区域禁止行驶

发生大地震时,汽车会象轮胎泄了气似的,无法把握方向盘,难以驾驶。必须充分注意,避开十字路口将车子靠路边停下。为了不妨碍避难疏散的人和紧急车辆的通行,要让出道路的中间部分。

都市中心地区的绝大部分道路将会全面禁止通行。充分注意汽车收音机的广播,附近有pol.ice的话,要依照其指示行事。有必要避难时,为不致卷入火灾,请把车窗关好,车钥匙插在车上,不要锁车门,并和当地的人一起行动。

8.务必注意山崩、断崖落石或海啸

在山边、陡峭的倾斜地段,有发生山崩、断崖落石的危险,应迅速到安全的场所避难。在海岸边,有遭遇海啸的危险。感知地震或发出海啸警报的话,请注意收音机、电视机等的信息,迅速到安全的场所避难

9.避难时要徒步,携带物品应在最少限度

因地震造成的火灾,蔓延燃烧,出现危机生命、人身安全等情形时,采取避难的措施。避难的方法,原则上以市民防灾组织、街道等为单位,在负责人及pol.ice等带领下采取徒步避难的方式,携带的物品应在最少限度。绝对不能利用汽车、自行车避难。对于病人等的避难,当地居民的合作互助是不可缺少的。从平时起,邻里之间有必要在事前就避难的方式等进行商定。

10.不要听信谣言,不要轻举妄动

在发生大地震时,人们心理上易产生动摇。为防止混乱,每个人依据正确的信息,冷静地采取行动,极为重要。从携带的收音机等中,把握正确的信息。相信从go-vern-ment、pol.ice、消防等防灾机构直接得到的信息,决不轻信不负责任的流言蜚语,不要轻举妄动。

紧急避险

(1)紧急避险的重要性。经验表明,破坏性地震发生时,从人们发现地光、地声,感觉有震动,到房屋破坏、倒塌,形成灾害,有十几秒,最多三十几秒的时间。这段极短的时间叫预警时间。人们只要掌握一定的知识,事先有一些准备,又能临震保持头脑清醒,就可能抓住这段宝贵的时间,成功地避震脱险。

有人调查过唐山地震幸存者中的974人,发现其中258人采取了避险措施。这258人中有188人成功脱险,占72.9%。说明只要避险方法正确,脱险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2)逃生原则。破坏性地震突然发生时,采取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的方法是应急避险的好办法。当然,如果身处平房或楼房一层,能直接跑到室外安全地点也是可行的。在1556年陕西华县8 级大地震的记载中也总结到:“卒然闻变,不可疾出,伏而待定,纵有覆巢,可冀完卵。”意思是说,突然发生地震时,不要急着向外逃,而要躲避一时等待地震过去,还是有希望存活的。这“伏而待定”,高度概括了紧急避震的一条重要原则。

为什么地震瞬间不宜夺路而逃呢?

这是因为:

—现在城市居民多住高层楼房,根本来不及跑到楼外,反倒会因楼道中的拥挤践踏造成伤亡。

—地震时人们进入或离开建筑物时,被砸死砸伤的可能性最大。

—地震时房屋剧烈摇晃,造成门窗变形,很可能打不开门窗而失去求生的时间。

—大地震时,人们在房中被摇晃甚至抛甩,站立和跑动都十分困难。

除了“伏而待定”这一原则外,地震时还应注意不要顾此失彼。短暂的时间内首先要设法保全自己;只有自己能脱险,才可能去抢救亲人或别的心爱的东西。

(3)因地制宜,就近避震。“伏而待定”,“伏”在哪里更安全呢?经验表明:

a. 如果你在室内,应就近躲到坚实的家具下,如写字台、结实的床、农村土炕的炕沿下,也可躲到墙角或管道多、整体性好的小跨度卫生间和厨房等处。注意不要躲到外墙窗下、电梯间,更不要跳楼,这些都是十分危险的。

b. 如果你在教室里,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蹲到各自的课桌下。地震一停,迅速有秩序撤离,撤离时千万不要拥挤。

c. 如果你在影剧院、体育场或饭店,要迅速抱头卧在座位下面;也可在舞台或乐池下躲避;门口的观众可迅速跑出门外或体育场场内。

d. 如果你在室外,要尽量远离狭窄街道、高大建筑、高烟囱、变压器、玻璃幕墙建筑、高架桥和存有危险品、易燃品的场院所。地震停下后,为防止余震伤人,不要轻易跑回未倒塌的建筑物内?

e. 如果你在百货商场,应就近躲藏在柱子或大型商品旁,但要尽量避开玻璃柜。在楼上时,要看准机会逐步向底层转移。

f. 如果你在工厂的车间里,应就近蹲在大型机床和设备旁边,但要注意离开电源、气源、火源等危险地点。

g. 如果你在行驶的汽车、电车或火车内,应抓牢扶手,以免摔伤、碰伤,同时要注意行李掉下来伤人。座位上面朝行李方向的人,可用胳膊靠在前排椅子上护住头面部;背向行李方向的人可用双手护住后脑,并抬膝护腹,紧缩身体。地震后,迅速下车向开阔地转移。

h. 无论在何处躲避,都要尽量用棉被、枕头、书包或其他软物体保护头部。

i. 如果正在使用明火,应迅速把明火灭掉。

(4)正确应付地震时的特殊危险。当遇到燃气泄漏时,可用湿毛巾或湿衣服捂住口、鼻、不可使用明火,不要开关电器,注意防止金属物体之间的撞击。

当遇到火灾时,要趴在地下,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逆风匍匐转移到安全地带。

当遇到有毒气体泄漏时,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按逆风方向跑到上风地带。

大震后自救与互救

(1)自救互救意义重大。自救和互救是大地震发生后最先开始的基本救助形式。震时被压埋的人员绝大多数是靠自救和互救而存活的。

据统计,唐山大地震后的抢险救灾中,抢救时间与救活率的关系为:

半小时内 救活率95%

第一天 救活率81%

第二天 救活率53%

第三天 救活率36.7%

第四天 救活率19%

第五天 救活率7.4%

以上数字说明,在抢救生命的过程中,时间就是生命,耽误的时间越短,人们生存的希望就越大。因此应当不等不靠,尽早尽快地开展自救互救。

(2)自救原则。大地震中被倒塌建筑物压埋的人,只要神志清醒,身体没有重大创伤,都应该坚定获救的信心,妥善保护好自己,积极实施自救。

a. 要尽量用湿毛巾、衣物或其他布料捂住口、鼻和头部,防止灰尘呛闷发生窒息,也可以避免建筑物进一步倒塌造成的伤害。

b. 尽量活动手、脚,清除脸上的灰土和压在身上的物件。

c. 用周围可以挪动的物品支撑身体上方的重物,避免进一步塌落;扩大活动空间,保持足够的空气。

d. 几个人同时被压埋时,要互相鼓励,共同计划,团结配合,必要时采取脱险行动。

e. 寻找和开避通道,设法逃离险境,朝着有光亮更安全宽敞的地方移动。

f. 一时无法脱险,要尽量节省气力。如能找到代用品和水,要计划着节约使用,尽量延长生存时间,等待获救。

g. 保存体力,不要盲目大声呼救。在周围十分安静,或听到上面(外面)有人活动时,用砖、铁管等物敲打墙壁,向外界传递消息。当确定不远处的有人时,再呼救。

(3)互救原则。互救是指已经脱险的人和专门的抢险营救人员对压埋在废墟中的人进行营救。为了最大限度地营救遇险者,应遵循以下原则:

a. 先救压埋人员多的地方,也就是“先多后少”。

b. 先救近处被压埋人员,也就是“先近后远”。

c. 先救容易救出的人员,也就是“先易后难”。

d. 先救轻伤和强壮人员,扩大营救队伍,也就是“先轻后重”。

e. 如果有医务人员被压埋,应优先营救,增加抢救力量。

(4)找寻被压埋的人。利用救助犬和测定微量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可以很方便地对遇险者定位。但为了抢救时间,也可以用简易的方法找寻被压埋的生存者。

一是问,向了解情况的生存者询问,了解什么人住在哪些建筑内,震时是否外出,有什么生活习惯等,从中寻找可靠的线索。

二是看,观察废墟叠压的情况,特别是住有人的部位是否有生存空间;也要观察废墟中有没有人爬动的痕迹或血迹。

三是听,倾听存活人员的动静。听的方法是:要卧地贴耳细听;利用夜间安静时听;一边敲打(或吹哨)一边听。有时你敲他也敲,内外就联系上了。

四是分析,分析倒塌建筑原来的结构、用处、材料、层次、倒塌状况,判断被压埋人员的生存情况。

(5)科学挖掘。挖掘时要注意保护好支撑物,清除压埋阻挡物,保证压埋者生存空间。在使用挖掘机械时要十分谨慎,越是接近压埋者,越应多采用手工操作。

a. 没有起吊工具无法救出时,可以送流汁食物维持生命,并做好记号,等待援助,切不可蛮干。

b. 救人时,应先确定压埋者头部的位置,用最快速度使头部充分暴露,并清除口、鼻腔内的灰土,保持呼吸通畅。然后再暴露胸腹腔,如有窒息,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c. 要妥善加强压埋者上方的支撑,防止营救过程中上方重物新的塌落。

d. 压埋者不能自行出来时,要仔细询问和观察,确定伤情;不要生拉硬扯,以防造成新的损伤。

e. 对于脊椎损伤者,挖掘时要避免加重损伤。在转送搬运时,不能扶着走,不能用软担架,更不能用一人抱胸、一人抬腿的方式。最好是三四个人扶托伤员的头、背、臀、腿、,平放在硬担架或门板上,用布带固定后搬运。

f. 遇到四肢骨折、关节损伤的压埋者,应就地取材,用木棍、树枝、硬纸板等实施夹板固定。固定时应显露伤肢末端以便观察血液循环情况。

g. 搬运呼吸困难的伤员时,应采用俯卧位,并将头部转向一侧,以免引起窒息。

卫生防疫工作

(1)搞好卫生防疫的重要性。在地震发生后,由于大量房屋倒塌,下水道堵塞,造成垃圾遍地,污水流溢;再加上畜禽尸体腐烂变臭,极易引发一些传染病并迅速蔓延。历史上就有“大灾后必有大疫”的说法。因此,在震后救灾工作中,认真搞好卫生防疫非常重要。

(2)把好“病从口入”关。夏秋季节,痢疾、肠炎、肝炎、伤寒等传染病很容易发生和流行。预防肠道传染病的最主要措施,就是搞好水源卫生、食品卫生,管理好垃圾、粪便。

a. 饮用水源要设专人保护,水井要清掏和消毒。饮水时,最好先进行净化、消毒;要创造条件喝开水。

b. 搞好食品卫生很重要。要派专人对救灾食品的储存、运输和分发进行监督;救灾食品、挖掘出的食品应检验合格后再食用。对机关食堂、营业性饮食店要加强检查和监督,督促做好防蝇、餐具消毒等工作。

c. 管好厕所和垃圾。震后因厕所倒塌,人们大小便无固定地点;垃圾与废墟分不清,蚊蝇孳生严重。所以震后应有计划地修建简易防蝇厕所,固定地点堆放垃圾,并组织清洁队按时清掏,运到指定地点统一处理。

(3)消灭蚊蝇。蚊蝇是乙型脑炎、痢疾等传染病的传播者。消灭蚊蝇,不仅要大范围喷洒药物,还要利用汽车在街道喷药,用喷雾器在室内喷药,不给蚊蝇留下孳生的场所。

在有疟疾发生的地区,要特别注意防蚊。晚上睡觉要防止蚊子叮咬。如果发现病人突然发高热、头痛、呕吐、脖子发硬等,就要想到可能得了脑炎,赶快找医生诊治。

(4)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地震灾区的每一位公民,在抗震救灾期间,都应力求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注意身体健康,加强身体锻炼。应根据气候的变化随时增减衣服,注意防寒保暖,预防感冒、气管炎、流行性感冒等呼吸道传染病。老人和儿童要特别注意防止肺炎。冬季应注意头部和手、脚的保暖,防止冻疮;夏季要准备些凉开水,吃一些咸菜,补充体内因大量出汗而损失盐分和水分,预防中暑。

怎样救助被埋压人员?

(1)注意听被困人员的呼喊、呻吟、敲击声;

(2)要根据房屋结构,先确定被困人员的位置,再行抢救,以防止意外伤亡;

(3)先抢救建筑物边沿瓦砾中的幸存者,及时抢救那些容易获救的幸存者,以扩大互救队伍;

(4)救援需讲究方法。首先应使头部暴露。迅速清除口鼻内尘土,防止窒息,再行抢救,不可用利器刨挖;

(5)对于埋压废虚中时间较长的幸存者,首先应输送饮料,然后边挖边支撑,注意保护幸存者的眼睛;

(6)对于颈椎和腰椎受伤的人,施救时切忌生拉硬抬;

(7)对于那些一息尚存的危重伤员,应尽可能在现场进行救治,然后迅速送往医院和医疗点。

地震发生后该做些什么?

1.保持镇定,从容进行分析你的具体情况。

2.帮助受伤的人,必要时给予急救。用毡子盖好伤员以保暖,帮助需药者找药。

3.检查火源,如可能就立即把火扑灭。

4.检查公用事业公司股票和设备的损失情况。用嗅觉检查煤气,绝不能用火柴和蜡烛去检查。如发现漏煤气,则立即关闭煤气阀门;如电力线断,则关电闸。如自来水管发生了破损,则关总阀。在适当时向公共事业公司报告损失情况,并按他们的批示办。

5.在未肯定煤气漏否之前,不要划火柴或用无罩的火焰,也不要开启电灯和带电装置。

6.不要触摸电力线或与其连接的物体。

7.除呼救或报告严重紧急事件(医疗、火灾、犯罪)或是执行必要的勤务工作处,不要用电话,以免使忙碌的电话被占线面妨碍紧急的勤务工作。若为了个人理由或满足好奇心理而用电话是不妥的(待紧急事件完全解决了,再与你的亲友联系,让他们知道你是安全的和在什么地方)。

8.没有必要去游览和逛街。除非需要你去援救,不要去参观灾区,也不要去可能发生海啸的沿海地带。

9.在确定排污管确定实未被损坏后才能恢复正常使用厕所。

10.穿上结实的鞋子,免受破碎玻璃和其它尖的碎片伤害。

11.把危险的、散落的物品(如化学品、汽油等)清除干净,并告之他人。

12.收听收音机播出的有关地震和灾害的情况。

13.对余震要有所准备。因余震往往再次破坏使被主震损坏过的建筑物。

14.进出或活动在被破坏过的建筑物时,要特别谨慎,因随时有倒塌的可能。同时,可能 有来自漏煤气、电线或碎玻璃的危害。

15.如停电了,应先吃完了电冰箱里易变质的食物,再吃罐头食品和干食物。若急于煮东西,则用轻便炉子和烤肉架。

在野外怎样避震

1.避开山边的危险环境 避开山脚、陡崖,以防山崩、滚石、泥石流等;

2.避开陡峭的山坡、山崖,以防地裂、滑坡等。

3.躲避山崩、滑坡、泥石流: 遇到山崩、滑坡,要向垂直与滚石前进方向跑,切不可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也可躲在结实的障碍物下,或蹲在地沟、坎下;特别要保护好头部。

户外怎样避震?

1.就地选择开阔地避震:蹲下或趴,以免摔倒; 不要乱跑,避开人多的地方;用书包等保护头部; 不要随便返回室内。

2.避开高大建筑物或构筑物:楼房,特别是有玻璃幕墙的建筑; 过街桥、立交桥上下; 高烟囱、水塔下。

3.避开危险物、高耸或悬挂物: 变压器、电线杆、路灯等; 广告牌、吊车等。

公共场所怎样避震?

1.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不要慌乱,不要拥向出口,要避开人流,避免被挤到墙壁或栅栏处。

2.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下;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用书包等保护头部; 等地震过去后,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组织地撤离。

3.在商场、书店、展览馆、地铁等处: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东西护头;避开玻璃门窗、玻璃橱窗或柜台;避开高大不稳或摆放重物、易碎品的货架;避开广告牌、吊灯等高耸后悬挂物。

4.在行驶的电(汽)车内:抓牢扶手,以免摔倒或碰伤;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地震过去后再下车。

如果被压怎么办?

1.震后,余震还会不断发生,你的环境还可能进一步恶化,你要尽量改善自己所处的环境,稳定下来,设法脱险。

2.设法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悬挂物或其他危险物;

3.搬开身边可移动的碎砖瓦等杂物,扩大活动空间。注意,搬不动时千万不要勉强,防止周围杂物进一步倒塌;

4.设法用砖石、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以防余震时再被埋压;

5.不要随便动用室内设施,包括电源、水源等,也不要使用明火;闻到煤气及有毒异味后灰尘太大时,设法用湿衣物捂住口鼻;

6.不要乱叫,保持体力,用敲击声求救。

地震时遇到特殊危险怎么办?

1.燃气泄漏时: 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千万不要使用明火,震后设法转移。

2.遇到火灾时: 趴在地上,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地震停止后向安全地方转移,要匍匐、逆风而进。

3.毒气泄漏时: 遇到化工厂着火,毒气泄漏,不要向顺风方向跑,要尽量绕到上风方向去,并尽量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4.应注意避开的危险场所: 生产危险品的工厂; 危险品,易燃、易爆品仓库等。

在灾后特殊环境下怎样生活?

1.注意饮食和个人卫生。

2.搭建和居住防震棚要注意防火

3.积极投入恢复重建工作。

4.按规定服用预防药物,增强身体抵抗力,防疫灭病。

地震应急小常识

1.发生大地震时不要急。破坏性地震从人感觉振动到建筑物被破坏平均只有12秒钟,在这短短的时间内你应根据所处环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择。如果住的是平房,那么你可以迅速跑到门外。如果住的是楼房,千万不要跳楼,应立即切断电闸,关掉煤气,暂避到洗手间等跨度小的地方,或是桌子,床铺等下面,震后迅速撤离,以防强余震。

2.人多先找藏身处。学校,商店,影剧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如果遇到地震,最忌慌乱,应立即躲在课桌、椅子或坚固物品下面,待地震过后再有序地撤离。

3.远离危险区。如在街道上遇到地震,应用手护住头部,迅速远离楼房,到街心一带。如在郊外遇到地震,要注意远离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压线等。正在行驶的汽车和火车要立即停车。

4.被埋要保存体力。如果震后不幸被废墟埋压,要尽量保持冷静,设法自救。无法脱险时,要保存体力,尽力寻找水和食物,创造生存条件,耐心等待救援。

5.手机和充足点的电池放在身边备用

家庭防震指南

1.须根据go-vern-ment或有关部门的防震要求,准备食品和饮料。

2.检查并及时消除家里不利防震的隐患,加固住房。

3.检查和加固住房

4.看一看自家住房是怎样的,有没有不利抗震的地方?摸清周围环境的情况。

5.住房的建造质量好不好?是否年久失修?不利抗震的房屋要加固,不宜加固的危房要撤离。

6.房的结构是否有利抗震?女儿墙、高门脸等笨重的装饰物应拆掉。

7.合理放置家具、物品

8.把墙上的悬挂物取下来或固定住、防止掉下来伤人。

9.把易燃易爆和有毒物品放在安全的地方。

10.清理杂物,让门口、楼道畅通。

11.阳台护墙要清理,花盆杂物拿下来。

12.固定高大家具,防止倾倒砸人;家具物品摆放做到“重在下、轻在上”。

13.把牢固的家具下腾空,以备震时藏身。

14.加固睡床

15.准备好必要的防震物品

16.准备一个家庭防震包,放在便于取到处

17.进行一个家庭防震演练

18.练习“一分钟紧急避险”。

19.进行紧急撤离与疏散练习。

避震要点

1.震时是跑还是躲,我国多数专家认为: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避震应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室外开阔、安全的地方。

2.身体应采取的姿势: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

3.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体。

4.保护头颈、眼睛、掩住口鼻。

5.避开人流,不要乱挤乱拥,不要随便点灯火,因为空气中有易燃易爆气体。

如何面对地震

1.首先经常要注意学习地震知识掌握科学的震灾应急办法;

2.临震不乱,保持清醒的头脑,以判断震级大小及距震中的远近。近震常以上下颠簸开始,之后左右摇摆;远震则以左右摇摆为主,而且声音震动小。一般小震和远震不必外逃,正常情况下它对人身安全不会造成多大的威胁;

3.不要跳楼,较好应急办法是就近躲避,待机迅速有序地撤离到安全地带,以防楼房倒塌所造成的更大灾害。躲避时可躲在室内桌子下面,或水房、管道较多的地方,不要在双层床下躲避。可屈身蹲下,以降低重心。要避开墙体薄弱的部位,如门窗附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1-24
1. 2009年01月18日06时16分22.24秒 广东高州 震级ML1.9 经度111.0 纬度22.1

2. 2009年01月17日18时54分55.83秒 广东增城 震级ML1.5 经度113.7 纬度23.4

3. 2009年01月15日16时30分29.66秒 广东南澳海域 震级ML2.0 经度117.3 纬度23.3

4. 2009年01月15日00时08分21.80秒 广东新丰江 震级ML1.6 经度114.6 纬度23.7

5. 2009年01月11日04时48分48.52秒 广东南澳海域 震级ML2.6 经度117.5 纬度23.4

6. 2009年01月07日15时13分11.84秒 广东阳春 震级ML2.5 经度111.8 纬度22.4

7. 2009年01月06日02时13分37.84秒 广东新丰江 震级ML1.5 经度114.5 纬度23.9

8. 2009年01月06日00时01分50.02秒 广东南澳海域 震级ML1.7 经度117.3 纬度23.2

9. 2009年01月06日00时01分5.29秒 广东南澳海域 震级ML2.5 经度117.3 纬度23.2

10. 2009年01月04日05时09分15.39秒 广东南澳海域 震级ML1.7 经度117.3 纬度23.2

11. 2009年01月04日05时03分1.15秒 广东南澳海域 震级ML1.6 经度117.3 纬度23.2

12. 2009年01月04日04时40分27.01秒 广东南澳海域 震级ML1.7 经度117.3 纬度23.2

13. 2009年01月04日04时20分33.20秒 广东南澳海域 震级ML2.2 经度117.3 纬度23.2

14. 2009年01月04日02时38分54.15秒 广东南澳海域 震级ML1.6 经度117.3 纬度23.2

15. 2009年01月04日02时33分22.40秒 广东南澳海域 震级ML2.8 经度117.2 纬度23.2

16. 2009年01月03日11时09分17.40秒 广东南澳海域 震级ML2.6 经度117.3 纬度23.2

17. 2009年01月03日09时59分1.57秒 广东南澳海域 震级ML2.3 经度117.3 纬度23.2

18. 2009年01月01日20时01分21.27秒 广东新丰江 震级ML1.9 经度114.6 纬度23.7

这是我收集的1月广东的地震

广东的地震地质背景

地震是一种地质作用现象,因此,研究地震发生的地质背景,是了解地震的时空分布规律和防震抗震的科学基础。地球表面的岩石圈(厚约100公里)是由为数不多的板块拼合而成的。当一个板块俯冲潜没到相邻的板块之下时,强大的应力作用导致发生剧烈的地壳运动,并释放出巨大的应变能,因而引发了地震,这是当今主流地震学的理论基础。全球的主要地震带都是沿着两大板块的接合处分布的。
广东地处欧亚板块东南缘一隅,其东侧受太平洋板块一菲律宾板块、西侧受印度板块夹击俯冲的影响,由此发生的地震及其空间分布,即与这一板块构造地质背影息息相关,并可划分为东、西、中三个带。
据文献记载,东带自1067年以来,共发生6级以上(含6级)地震5次,其中7级以上(含7级)2次,是广东地震最强的一个带。西带则处于广西灵山至广东阳江北西西向连线南西侧的沿海地带,1936年以来共发生6级以上(含 6级)地震5次(含广西灵山),最大震级为6.75级,属印度板块向北东俯冲于欧亚板块之下,形成的喜马拉雅山地震带主带北东侧的影响带。西带由于距离地震主带较远,地震强度次于东带。中带则夹于东带和西带之间,包括珠江三角洲及其向北突出撒开、向南收拢,除东、西两带之外的广大“纸扇形”地区,属于东带和西带的外围影响带,以地震强度较弱、频次较少为特征。除1962年3月19日发生过6.1级的新丰江水库诱发地震外,未发生过6级以上(含6级)的天然构造地震。据238年以来的历史记录,中带仅在粤西北的封开县发生过一次震级最高的5.5级地震,其余均为中、小震和微震。这是由于中带距广东东西两侧的板块俯冲带较之东、西两带更远,受板块俯冲应力作用较弱的缘故。广州位于中带南部的中心部位,历史上发生的地震,最强的为4.75级,多数为小震和微震,这是由于它所处的板块构造背景格局所决定的。这一格局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地质历史时期中,是不大可能有较大的改变的,因此当前和今后也不大可能有强震发生。

希望能帮助你!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9-01-22
可以明确的告诉你,广东和福建处于我国“东南沿海外带地震带”上,历史上曾发生过1604年福建泉州8.0级地震和 1605年广东琼山7.5级地震,自从那以后至今就没发生过具有破坏性的地震。但是,具体你问会不会发生特大地震,这个谁也说不清楚,只能说是有可能发生,至于发生的几率有多大谁也不敢说!什么时候发生,更没人敢说!
第3个回答  2009-01-24
杞人无事忧天倾啊!既然没人敢说什么时候会发生,害怕有什么用?如果几十年不发生,就白白担心几十年;即使发生了,你只是害怕有用吗?安心生活吧,朋友!我们已经经历了5.12,活着的还是比死去的多得多啊!
第4个回答  2009-01-22
中国是地震多发的国家之一 是会发生地震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