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耳聋以后创作了哪些作品

如题所述

1、《c小调第五交响曲》

《c小调第五交响曲》(Symphony No. 5 in C minor, Op. 67),又名命运交响曲(Fate Symphony),是德国作曲家路德维希·凡·贝多芬创作的交响曲,作品67号,完成于1807年末至1808年初。贝多芬开始构思并动笔写《c小调第五交响曲》是在1804年,

那时,他的耳聋已经完全失去了治愈的希望,他热恋的情人朱丽叶·琪察尔迪伯爵小姐因为门第原因离开了他,再加上当时的德国正处于一个令人窒息的封建时期。

一连串的遭遇让贝多芬备受打击,但这位坚强的音乐巨人并不想就此认命,更不想屈服于命运对他的捉弄,他想要向命运、向大家证明,即使自己耳朵聋了,也照样可以进行音乐的创作。 

2、《F大调第六交响曲

F大调第六交响曲(Symphony No. 6 in F major,Op. 68),又名“田园交响曲”,德国作曲家贝多芬的代表作之一,并亲自命名为《田园》。该曲大约完成于1808年,是他少数的各乐章均有标题的作品之一,也是贝多芬九首交响乐作品中标题性最为明确的一部。

此时的贝多芬双耳已经完全失聪,这部作品正表现了他在这种情况下对大自然的依恋之情,是一部体现回忆的作品。这部作品1808年在维也纳首演,由贝多芬亲自指挥,

在首演节目单上,他写到:“乡村生活的回忆,写情多于写景”。整部作品细腻动人,朴实无华,宁静而安逸,与贝多芬的c小调第五交响曲同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交响曲之一。

3、《致爱丽丝》

《致爱丽丝》原名《a小调巴加泰勒》,是贝多芬在1810年创作的一首独立钢琴小品,是贝多芬献给“爱丽丝”作为纪念的作品。该作品在1867年被后人所发现,

后收录在《贝多芬作品全集》第25卷的补遗部分59号。该作品采用回旋曲式写成,结构是ABACA。其中A部为回旋曲的主部(叠部),共出现了3次;B部和C部为与A部起强烈对比的两个插部。

4、《第七交响曲》

第七交响曲(A大调第七交响曲)是贝多芬于1812年创作的四乐章交响曲。,全曲欢快、明亮、积极,是贝多芬的代表作之一,被瓦格纳誉为“舞蹈的神化”(The Apotheosis of Dance)。其第二乐章多被用于影视作品中(最近的一部为多项奥斯卡奖得主王者之声),因而广为人知。 

5、《第九交响曲》

第九交响曲,是由路德维希·凡·贝多芬作曲,于1823年的年底完成,1824年5月7日,该曲首演于维也纳凯伦特纳托尔剧院。该曲一共四个乐章,一直以来,该组曲被认为是贝多芬在交响乐领域的最高成就。这部交响乐构思广阔,思想深刻,形象丰富多样,

它扩大了交响乐的规模和范围,超出了当时的体裁和规范,变成由交响乐队、合唱队和独唱、重唱所表演的一部宏伟而充满哲理性和英雄性的壮丽颂歌。作者通过这部作品表达了人类寻求自由的斗争意志,并坚信这个斗争最后一定以人类的胜利而告终,人类必将获得欢乐和团结友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c小调第五交响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F大调第六交响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致爱丽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第七交响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第九交响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贝多芬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5-23
1800年以后基本耳聋,但后来创作的《英雄交响曲》《第五(命运)交响曲》、《第六(田园)交响曲》《钢琴奏鸣曲》《致爱丽丝》《第七交响曲》《第八交响曲》《第九交响曲》成为传世经典。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2-09-29
贝多芬最重量级的作品,基本上都是耳朵开始出问题直到全聋之后创作的。
第3个回答  2020-03-14
创作了《命运交响曲》。
第4个回答  2012-09-26
命运交响曲啊!这个反正经常被作为励志故事来讲的。还有第九交响曲吧!暂时知道这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