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公证处公证的协议书有法律效力吗

如题所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13

第2个回答  2020-12-06

有,只要双方协商一致,不违反法律规定,签字盖章就具有法律效力,公证不是必须的。

法律没有规定合同必须进行公证才具有法律的效力,依法签订的合同均具有法律效力,只要不是合同法规定的无效情形,合同都有效力。公证只是对合同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具有国家强制力的证明,有没有这样的证明与合同本身的有效性无因果关系,就是说没有公证的合同也可能是有效的。

扩展资料:

公证处公证注意事项:

我国《继承法》第十条规定了遗产继承的法定继承人范围(包括第一顺序继承和第二顺序),《继承法》第十六条还规定了遗嘱继承和遗赠的受益人。司法实践中,常遇到有些继承人或遗产收益人中有时会出现智力残疾、神志不清楚、年龄未成年等多种特殊情况。

显然这些人都是有继承资格的,但依据《合同法》相关规定,却不是遗产分割协议的主体,那么在审查其法定代理人时,一定要慎重为之。在实践中还经常性遇到出现遗漏继承人及遗产取得人的情况,在办证时必须依照遗产受益权的证明(包括公证书、人民法院的判决书、裁定书等)严格审查分割遗产的主体。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邯郸一公司起诉公证违法  公证处:不存在任何问题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12-06

1、协议书不以公证为生效前提。只要是双方真实意思的表示且不违反法律规定,就具有法律效力。

2、在双方协调一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公证。

3、对于容易发生纠纷、事关重大的协议,还是公正为宜。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44条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生效的,依照其规定。”

扩展资料

订立原则

1、合同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一方不得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另一方。

2、当事人依法享有自愿订立合同的权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

3、当事人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4、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当遵循诚实守信的原则。

5、当事人订立、履行合同,应当遵循法律、行政法规,尊重社会公德,不得干扰社会经济秩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参考资料来源:

中国人大网——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9-05-14
一、法律没有规定合同必须进行公证才具有法律的效力,依法签订的合同均具有法律效力,只要不是合同法规定的无效情形,合同都有效力。
二、公证只是对合同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具有国家强制力的证明,有没有这样的证明与合同本身的有效性无因果关系,就是说没有公证的合同也可能是有效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