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如何导致 「中原防遏型」藩镇的出现,

如题所述

二、安史之乱
1. 经过 2. 影响
①经济方面: ②政治方面: ③军事方面:
三、唐朝后期的政治斗争
1. 唐中央与藩镇割据势力的斗争(中央与地方矛盾)
藩镇数目很多,《新唐书·方镇表》共列 42 个,其实远不止这些。藩镇中,势力最大危害最烈的是成德、卢龙、魏博三镇。时称“河朔三镇”。成德镇(治恒州,今河北正定),占有今河北中部和南部诸州, 762 年开始,李宝臣任节度使,他“不禀朝旨,自补官吏,不输王赋”。魏博镇治魏州(今河北大名东),占有今河北、山东、河南交界地区的诸州。自 763 年,田承嗣任节度使时开始割据,他“重加税率,缮治兵甲……户版不籍于天府,税赋不入于朝廷。”卢龙镇治幽州(今北京),自 763 年李怀仙任节度使始割据,占有今河北中北部及辽宁西部诸州。他也是“贡赋不入于朝廷。”
以上三镇首领都是安禄山、史思明旧部,他们各拥强兵,表面上尊奉朝廷,但自命官吏,自行法令,都不上缴赋税。节度使的职位也实行父死子继的世袭制,或由部下拥立,事后报中央追认,中央不能更改。如成德镇先后被两个家族统治,一个家族统治 38 年,另一个统治 86 年。刘姓在幽州相继统治 36 年。魏博则先后由田姓和何姓两家分别统治 49 年和 41 年。
以上三镇独立性最强,他们常常公开与中央对抗,被称为“叛镇”,因地域也被称为河朔型藩镇。包括:淄青、淮西、宣武、沧景、泽潞等镇。叛镇之外,其他方镇根据地理位置及其与中央的关系可分为三大类型:
一是中原防遏型藩镇。相当于今河南、山西、江苏等地,主要由汴宋、武宁、忠武等十镇。他们的作用有两个,一是牵制、扼制河朔型藩镇;二是保障运河运输线,实际上也就是保证唐中央政府的财源。
二是边疆御边型藩镇,主要是为了防遏西北、西南边疆地区少数民族的入侵而设置的,辖区涉及今两广、四川、贵州、陕西、甘肃、宁夏的广大地区。
三是东地财源型藩镇。辖区涉及今浙江、江西、安徽、福建、湖南、湖北等广大地区。这里是唐政府驻兵较少的财赋来源地。
以上三种类型的藩镇割据性较弱,大体上还服从中央的政令。但也不时发生叛乱,与中央对抗。另据王援朝研究,他认为藩镇的类型应划分为:长期割据型、一度割据型、京东防内型、西北防边型、南方财源型。(《唐史论》 5 ,三秦出版社, 1990 年)
当时,在藩镇中央之间,藩镇之间都存在着矛盾。唐中央为了巩固王朝统治,与藩镇之间展开过多次斗争,最突出的就是唐德宗在位时所谓的“四镇之乱”,“泾原兵变”以及唐宪宗时的“淮西之乱”。
割据局面之所以长据延续,其原因在于:
中央方面:没有足够的经济和军事实力消灭方镇,只是设法自卫而已。
唐德宗在位后期,已经着手从财政、军事、行政各方面加强皇权。如扩建神策军,这支听命于皇帝的军队到德宗末年已达 20 万,其中一部分守卫京师,一部分派驻西北边境,因此,朝廷的军事权力在保卫京师及对外防务方面负起了责任。同时,唐德宗通过派遣宦官监军使,加强监军使的权限,加强了他本人与服从中央政令的方镇之间的联系。
经济方面:德宗朝开始实施两税法(后面讲),并使沿运河的各方镇听命于中央指挥,保证东南财源畅通。但是唐德宗的作为有利也有弊。他强化君权,全神贯注于朝政,不信任大臣,转而重用宦官,他使宦官第一次掌握了帝国的中央军队。经济上他接受地方长官的巨额“上贡”,使百姓受害。唐德宗加强皇权,增加收入的措施为唐宪宗实施削弱藩镇政策打下了良好基础。可惜,宪宗在位 15 年过早地被宦官杀了。
在藩镇方面:
各方镇各有不同的特殊情况:
自立性最强的是河朔型叛镇,他们虽然有较大离心力,但是与其他方镇一样,都无意于争夺皇位,并不热衷于攻取长安,称孤道寡,而是满足于控制自己的地盘,或找机会扩大地盘,以便在地方上称王称霸。他们担心中央组织兵力消灭他们,也担心邻近方镇,强大起来以后吞并自己,因此方镇之间较少联合。他们之间互相不信任,不互相支持,因此也难以取代中央。他们并不积极支持中央消灭其他方镇以免自己陷于独立地位,而是希望维持现状。他们都希望自己的职任得到朝廷合法的承认,每个节度使都孜孜以求,想取得朝廷正式的任命,朝廷若不加任命,他们认为是不正常的。
宪宗授予支郡刺史兵权以后,节度使的军事、财政权力都受到牵制。穆宗即位以后,藩镇部队长期不扩编并常常缺编,影响了其战斗力。正由于节度使的任命还受中央控制,唐朝后期,中央所任命的节度使一半是文臣,一半是曾担任过神策军头目的人,藩镇长官的地方色彩淡了。
在方镇内部,主要指长江以北的河朔型和中原型藩镇。节度使都建立了忠于自己的衙军(牙军),负责节度使的安全,这些亲卫军主要由以下人员组成:
一是节度使厚资养活的“私人”士兵,名义上的养子即义子。他们是节度使的贴身保镖,待遇优崇,一旦笼络失当,他们也会起而逐杀节度使,换易主帅。
除亲兵以外,节度使的其余部队分驻各州县及经济、军事重镇。此外,节度使还召用本地团练兵,以保卫自己的家乡。这些团练兵在对外征服方面无多大战斗力,但在守卫自己的家乡时,往往能发挥强大作用。节度使府中,自行任命的幕府官,既有落第举人,铨试不中人,也有军人,这些多是没机会进入中央任命的官僚队伍的人,他们在这里找到了为官行政的机会,待遇优厚也支持了方镇势力的存在。
就这样,一个削弱了的中央王权,与处于自治或半自治状态的藩镇之间得以维持了一个较松散的、也较稳定的结构,并维持了一百余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9-20
叛乱经过:
禄山起兵
唐朝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初九(755年12月16日),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节度使的安禄山趁唐朝内部空虚腐败,联合同罗、奚、契丹、室韦、突厥等民族组成共15万士兵,号称20万,以“忧国之危”、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起兵。当时国家承平日久,民不知战,河北州县立即望风瓦解,当地县令或逃或降。安禄山从范阳起兵,长驱直入,至十二月十三日攻占东都洛阳,仅用了三十五天时间。在这短短的时间内,就控制了河北大部郡县,河南部分郡县也望风归降。   唐玄宗于同年十一月十四日得知了安禄山反叛的消息,相当震怒。他立即任命安西节度使封常清兼任范阳、平卢节度使,准备防守;接着任命他的第六皇子荣王李琬为元帅、右金吾大将军高仙芝为副元帅东征。天宝十五年占领长安、洛阳,进入安史之乱的最高峰。
长安失守
  唐玄宗于十一月十五日派使毕思琛往东都洛阳募兵防守。安禄山的大军虽然遇 上阻碍,但由于杨国忠的无能,使安禄山于同年十二月十二就攻入洛阳。东京留守李憕和御史中丞卢奕不肯投降,被俘后为安禄山所杀,河南尹达奚珣投降安禄山。负责守卫洛阳的安西节度使封常清、高仙芝采以守势,坚守潼关不出。可是因为唐玄宗听了监军宦官的诬告,以“失律丧师”之罪处斩封常清、高仙芝。天宝十五年正月初一,安禄山在洛阳称大燕皇帝,改元圣武。   唐室处死封常清、高仙芝之后,任命哥舒翰为统帅,镇守潼关。由于地势之险,唐室本可利用此一优势暂时死守,保卫京师。可是由于唐玄宗与杨国忠想尽快平定乱事,迫其领20万大军出战,最后以惨败收场。潼关一破,都城长安震惊,失陷在即。
马嵬兵变
  唐玄宗于六月十三日凌晨逃离长安,到了马嵬坡(今陕西兴平市西北23里)途中将士饥疲,六军不发,龙武大将军陈玄礼请杀杨国忠父子和杨贵妃。杨国忠被乱刀砍死,玄宗命令高力士缢死杨贵妃。后兵分二路,玄宗入蜀。
肃宗即位
  太子李亨于公元756年在灵州(今宁夏灵武市区)自行登基,是为唐肃宗,后世史家认为“马嵬之变”是一场“有计划的兵变”。郭子仪被封为朔方节度使,奉诏讨伐。次年郭子仪上表推荐李光弼担任河东节度使,联合李光弼分兵进军河北,会师常山(河北正定),击败安禄山部将史思明,收复河北一带。
禄山被杀
  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正月,安庆绪与严庄、李猪儿串通,杀父安禄山,自立为帝,年号载初。命史思明回守范阳,留蔡希德等继续围太原。同年,长安为唐军收复,安庆绪自洛阳败逃退至邺(今河北临漳),其部将李归仁率精锐及胡兵数万人,溃归范阳史思明。
思明复叛
  因契丹、同罗等族组成的精兵大部归史思明,在安庆绪杀父称帝后,对史思明收其溃散的残部不满。欲找机会除掉史思明。   史思明自围攻太原被李光弼击退后,回到范阳驻守,安庆绪封他为妫川王,兼范阳节度使。范阳本是安氏老窝,安禄山从东京和西京所掠珍宝,多半都运往这里存放,已是堆积如山。渐渐地,史思明恃富而骄,欲将范阳占为自己所有,也不想再被安庆绪节制。   史思明向唐廷奉上归降书,愿以所领13郡及兵8万降唐。唐肃宗得报大喜,封他为归义王,兼范阳节度使。但史思明“外示顺命,内实通贼”,不断招兵买马,引起唐肃宗警觉。唐朝廷策划消灭他,不料计划外泄,史思明复叛,与安庆绪遥相声援。
思明称帝
  乾元元年(758年)安庆绪为郭子仪等统兵20余万所围困,后增至60万,但由于肃宗的孱弱和猜忌,诸军不设统帅,以致战事久拖不下,次年春,叛军得史思明之助,大败唐 九节度使之60万大军,其围遂解。宦官鱼朝恩谗毁,子仪被召还长安,解除兵权,处于闲官。不久安庆绪被史思明所杀,史思明接收了安庆绪的部队,兵返范阳,称“大燕皇帝”。
平定乱事
  上元二年(761年)三月,叛军内讧,史思明为其子史朝义所杀,内部离心,屡为唐军所败。宝应元年 (762年)十月,唐代宗继位,并借回纥兵收复洛阳,史朝义奔莫州(今河北任丘北)。仆固怀恩率朔方军追击史朝义。   广德元年(763年)春天,田承嗣献莫州投降,送史朝义母亲及妻子于唐军。史朝义率五千骑逃往范阳,史朝义部下李怀仙献范阳投降。史朝义无路可走,于林中自缢死,历时七年又两个月的安史之乱结束。   唐廷任命田承嗣为魏博(今河北南部,河南北部)节度使,李怀仙为卢龙(今河北北部)节度使,李宝臣为成德(今河北中部)节度使,薛嵩为相卫节度使,此后唐朝进入藩镇割据的局面
第2个回答  2012-09-15
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于公元755年至763年所发生的一场叛乱,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唐玄宗改元天宝后,政治愈加腐败。唐玄宗耽于享乐,使国政先后由李林甫、杨国忠把持,又放任边地将领拥兵自重,安禄山任三道节度使(平卢、范阳、河东),军权在握。天宝十四载(755年),安禄山趁唐朝内部空虚腐败,发动兵变,翌年就攻入都城长安,安氏称帝。安西节度使封常清、高仙芝、哥舒翰皆采以守势,但不为杨国忠所接受,被迫出战,最后以失败收场。唐玄宗逃入四川,到了马嵬坡途中六军不发,有将领请杀杨国忠与杨贵妃,后兵分二路,玄宗入蜀,太子李亨在灵武自行登基,是为唐肃宗,后世史家认为“马嵬之变”是一场“有计划的兵变”。郭子仪被封为朔方节度使(灵武,在今宁夏灵武西),奉诏讨伐,次年郭子仪上表推荐李光弼担任河东节度使,联合李光弼分兵进军河北,会师常山(河北正定),击败史思明,收复河北一带。及后安禄山被其子安庆绪所杀,在唐军的收复下,另一叛将史思明投降。

758年,由于朝廷一项暗杀史思明的计划外泄,史思明发动兵变,杀安庆绪并称“大燕皇帝”。至761年,史思明被其儿子史朝义所杀。翌年,唐代宗继位,并从叛军中收复洛阳。最后史朝义被李怀先逼迫自杀,八年的安史之乱结束。唐朝进入藩镇割据的局面。当时众多在平叛过程中立有战功的将领需要封赏,于是朝廷任命了一批节度使。这样委任的节度使很多,以致“方镇相望于内地”。同时一些已经归顺的安史旧将需要安置。朝廷担心他们降而复叛、战端重开,因而对他们采取了姑息政策,拿出河朔三镇(即黄河以北三镇,包括魏博、成德、幽州)安置他们,任其为节度使。将这些反覆乱臣、悍将安插在朝廷鞭长莫及的河朔三镇,并委以节度使重任,后患无穷,种下了日后长期动乱的祸根。

藩镇的问题主要出在权力过重,没有制约,朝廷失控。唐初藩镇仅仅掌管所属地区军队(不是全部)。朝廷另委刺史掌管行政,兼管一部分军队;同时委派按察、安抚、度支、营田、转运各使,分别负责考察官吏,视察战乱或受灾地区,管理财政,主持屯田,调运粮食等。不久,按察、安抚、度支、营田、转运各使,都由节度使兼任;不但如此,节度使还管辖所属各州刺史。于是,境内全部军队都归节度使掌握,并握有政权、财权等各项权力。他们在境内任意扩充军队,任命官吏,征收赋税。不向朝廷报户口,不让朝廷在其辖区委派官吏,征收赋税。河朔三镇迅速坐大,拥有跟朝廷抗衡的实力。国家分裂的局面加剧。
第3个回答  2012-09-15
安史之乱,摧毁了统治基础,削弱了封建集权,为封建割据创造了必要条件,使唐王朝自盛而衰,一蹶不振。此后实际上统一的中央王朝已经无力再控制地方,安史余

党在北方形成藩镇割据,各自为政,后来这种状况遍及全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