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唐朝时诗歌盛行

为何唐朝时诗歌盛行?急!!

造成这种局面得益于当权者的提倡。在中国历史上,一旦当权者有什么爱好,就会利用手中的权力,把这种爱好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当权者信佛,佛教事业就会得到长足发展,当权者爱好体育,体育场所就会在各地遍布。李唐王朝也不例外。李世民喜欢诗歌,诗艺取士自是理所当然,当考官贺知章看到来访者中有名叫白居易的,不禁叹道:长安居,大不易。但当贺知章看了白居易的一首诗,内中有这样两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不禁大喜,直呼:易,易,易。其后白居易就凭借自己的才气做官,做了苏州刺史,在苏州建了苏堤,苏堤借着白居易诗歌上的成就名垂青史,今天已是苏州的风景名胜。而李白,竟因为诗歌做得好,深得唐玄宗的喜爱,以致有一次李白作诗时,仗着酒气,要皇帝的亲信高力士脱靴,要皇帝的爱妃杨贵妃磨墨,唐玄宗竟也不怪罪,应允了。但李白最后也厌倦了这样的生活,直写道: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真是不知天高地厚到极点了!放在今天,李白不知该是何种处境!而骆宾王,因为才气一时难有人识,在给李敬业做幕僚时,不满意武则天这样的女皇帝,李敬业起兵反对武则天时,竟也不怕谋反会被杀头,欣然为李敬业起草《讨武檄文》,诗人的才气在这篇檄文里得到尽情展示,笔锋凌厉,直指武则天的痛处,以至武则天看到这篇檄文时,非但不怪,反而长叹:真乃宰相之才也,不得为用,乃用人之过也。这样的故事只有在唐朝才能发生,这是一个浪漫的年代才有的对诗人的尊重,不管你多傲慢,只要你的才气足够绚丽,你就可以尽情展示。
诗歌在唐朝时得到发展,还得益于当时歌舞艺术的鼎盛繁荣。诗歌在当时是依赖艺人的传唱才得以广为人知。当时的传播工具相当落后,诗歌的传唱艺人就是一种传播的载体,而当时唐朝的传唱艺人遍布长安和唐朝的疆域。但由于传唱的特殊性,要求诗歌朗朗上口,贴近生活,篇幅短小精悍,不能太长,所以今天我们见到的唐诗大多符合这样的要求,只有少部分篇幅过大。
诗歌之所以在唐朝得到迅猛发展,还得益于唐朝宽容的社会,所以诗歌题材相当广泛,连皇帝的生活也可以入诗,白居易根据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生活写出了《长恨歌》。于是这种宽容的社会下诗人的风格也各异,李白豪放,杜甫悲情,陈子昂的孤愤,白居易失落时“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叹息,王昌龄的冷眼看世风,李商隐侧重个人感情的缠绵,王维喜欢田园山水的宁静,晚唐的杜牧更注重前朝兴亡的史实经验。这些诗人,用自己的笔,呕心沥血于创作,终于把一个唐朝,用诗歌的圣宴取代了时间上王朝的灭亡。
唐朝于是借助诗歌活在了人们的记忆之中。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7640650.html?fr=qrl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3-06
1、自由的氛围
2、诗歌文化的成熟
3、富足的朝代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