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毕加索的画很难看,比梵高差远了,他是怎么红的?

他的画又没什么背景故事,都是些凌乱的线条,承袭色彩夸张的野兽派。 好不容易有两篇有反战主题的画—和平鸽我真的觉得画的很一般,格尔尼卡就是把很多故事画面拼凑打碎到一块,让人一眼看不明白,但是琢磨之后也毫无美感。 谁告诉我怎么鉴赏他的画 我觉得实在比梵高的差远了

梵高和毕加索这种画都很丑,欧美人觉得好是因为物以稀为贵吧,而我们东方人的话可能是文化差异导致的审美差异让我们无法接受。或者跟中国人这种含蓄保守的思想也有关,反正我是觉得我们的国画才叫画,他们的东西我看来完全是涂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6-24
如何鉴赏毕加索的画?
关键在于我们对艺术的认识标准是什么
我们大多数人的认识标准其实还停留在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
具体的标准就是“好看”,“逼真”,给人以强烈的美感或视觉震撼等
后来很多艺术家慢慢舍弃了这些标准,并加入了自己的标准
比如说梵高他就是舍弃"美“,增加“情感”
塞尚他就是舍弃“透视”,增加“画面空间”(整个艺术史都是一个不断推陈出新的过程)

而毕加索之所以伟大,
是因为之前的艺术家无论引入什么样的概念,都脱离不了画面是一个连续的空间
而毕加索第一次打破了连续的空间
他突破了人类的视觉认知(所以我们很多人都无法理解)
就像二维生物难以理解三维空间,三维生物难以理解思维空间...
比如说让我们看一个四维的,五维的立方体(网上可以搜到)
它们是突破了数学领域的认知,突破了我们传统的三维空间
尽管我们很难理解,但因为它是科学,科学都是有用的,所以即使看不懂他也是正确的
我们再看毕加索的立体主义作品,也是突破了我们传统的三维空间
尽管我们很难理解,但因为它是艺术,艺术只要好看就对了,所以看不懂他他就是瞎画
我强调的不是毕加索他画的就是四维,五维空间,他可能自己都不知道是什么空间
强调的是他在艺术领域突破这种认知的伟大意义,以及大多数人的偏见
我觉得毕加索的画好,是站在他的意义角度上
如果只从形式上出发,你问我美不美,我也觉得不美,他的画看起来确实没有什么美感
但美仅仅只是艺术的一个层次
第2个回答  2012-08-31
因为他的画里有一种很深的含义 让人看了 久久不能忘怀追问

可以具体点说一下吗 你看到的很深的含义是什么?

追答

比如说 一些唯美的画面 某个伤心的故事 总之 看了肯定有收获

第3个回答  2012-08-31
在艺术史上确实存在滥竽充数的现象,有些所谓的艺术家以艺术的名义胡作非为,云里雾里的诱导观众的审美。有点像皇帝的新装,有些观众怕看不懂的画作而被人当成无知或浅学,所以硬着头皮随大流,人家说好都跟着说好。这种跟风要不得!欣赏一件作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要一边倒,当然前提是有一定的艺术素养。
梵高与毕加索毫无疑问都是艺术史上的巨人,各自代表着不同的流派。梵高出生在荷兰,毕加索则出生在西班牙,但两人有个共同点都成名于法国巴黎。确切的说作为后印象主义的代表人物梵高死后才名声大震;而毕加索作为立体主义的代表人物则亲身享受着自己的艺术成就并且还活了大岁数。
梵高把他的作品列为同一般印象主义画家的作品不同的另一类,他说:“为了更有力地表现自我,我在色彩的运用上更为随心所欲。”其实,不仅是色彩,连透视、形体和比例也都变了形,以此来表现与世界之间的一种极度痛苦但又非常真实的关系。而这一鲜明特征在后来成了印象派区别于其他画派而独立存在的根本。梵高摒弃了一切后天习得的知识,漠视学院派珍视的教条,甚至忘记自己的理性。在他的眼中,只有生机盎然的自然景观,他陶醉于其中,物我两忘。他视天地万物为不可分割的整体,他用全部身心,拥抱一切。梵高很晚才作为一位极具个性化的画家而崭露头角,距他去世时只有八年。梵高是一位具有真正使命感的艺术家,梵高在谈到他的创作时,对这种感情是这样总结的:“为了它,我拿自己的生命去冒险;由于它,我的理智有一半崩溃了;不过这都没关系……”. 梵高从来没有放弃他的信念:艺术应当关心现实的问题,探索如何唤醒良知,改造世界。
毕加索一生中画法和风格几经变化。也许是对人世无常的敏感与早熟,加上家境不佳,毕加索早期的作品风格充满了早熟的忧郁,早期画近似表现派的主题。在求学期间,毕加索努力地研习学院派的技巧和传统的主题,而产生了象《第一次圣餐式》这样以宗教题材为描绘对象的作品。德加的柔和的色调,与罗特列克所追逐的上流社会的题材,也是毕加索早年学习的对象。在《嘉列特磨坊》、《喝苦艾酒的女人》等画作中,总看到用罗特列克手法经营着浮动的声光魅影,暧昧地流动着款款哀伤。毕加索十四岁那年与父母移居巴塞罗那,见识了当地的新艺术与思想。然而正当他跃跃欲试之际,却碰上当时西班牙殖民地战争失利。政治激烈的变动导致人民一幕幕悲惨的景象,身为重镇的巴塞罗那更是首当其冲。也许是这种兴奋与绝望的双重刺激,使得毕加索潜意识里孕育着蓝色时期的忧郁动力。
  迁至巴黎的毕加索,既落魄又贫穷,住进了一处怪异而破旧的住所“洗衣船”,这里当时是一些流浪艺术家的聚会所。也正是在此时,芳华十七的奥丽薇在一个飘雨的日子,翩然走进了毕加索的生命中。于是爱情的滋润与甜美软化了他这颗本已对生命固执颓丧的心灵,笔下沉沦痛苦的蓝色,也开始有了跳跃的情绪。细细缓缓地燃烧掉旧有的悲伤,此时整个画风膨胀着幸福的温存与情感归属的喜悦。
  玫瑰红时期的作品,人物表情虽依然冷漠,却已注重和谐的美感与细微人性的关注。整体除了色彩的丰富性外,已由先前蓝色时期那种无望的深渊中抽离。摒弃先前贫病交迫的悲哀、缺乏生命力的象征,取而代之的是对人生百态充满兴趣、关注及信心。在《穿衬衣的女子》中,一袭若隐若现的薄纱衬衣,轻柔地勾勒着自黑暗中涌现的侗体,坚定的延伸,流露出年轻女子的傲慢与自信。鬼魅般地流动着纤细隐约的美感。整体气氛的传达幽柔细致,使得神秘的躯体在氤氲中垂怜着病态美;拼贴艺术形成的主因,源于毕加索急欲突破空间的限制,而神来一笔的产物。实际上拼贴并非首创于毕加索,在19世纪的民俗工艺中就已经存在,但却是毕加索将之引至画面上,而脱离工艺的地位。首张拼贴作品《藤椅上的静物》与1913年的《吉他》,都是以拼贴手法实现立体主义的最佳诠释。
  后期画注目于原始艺术,简化形象。1915-1920年,画风一度转入写实。1930年又明显的倾向于超现实主义。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毕加索作油画《格尔尼卡》抗议德、意法西斯对西班牙北部小镇格尔尼卡进行狂轰滥炸。这幅画是毕加索最著名的一幅以立体主义、现实主义和超现实主义手法相结合的抽象画,剧烈变形、扭曲和夸张的笔触以及几何彩块堆积、造型抽象,表现了痛苦、受难和兽性,表达了毕加索多种复杂的情感。晚期制作了大量的雕塑、版画和陶器等,亦有杰出的成就。毕加索从十九世纪末从事艺术活动,一直持续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毕加索是整个二十世纪最具有影响力的现代派画家。毕加索的作品对现代西方艺术流派有着很大的影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