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肖邦的作品

1.降b小调谐谑曲(op.31)
2.g小调叙事曲(op.23)

那位高手介绍一下这两首曲子的背景和表达的意境

并建议一下..我参加清华冬令营.应该选择那首

你觉得那首更好听?那首难度更大??

多谢!

  降b小调第二谐谑曲Op.31
  这是肖邦四首谐谑曲中最著名的一首,也是唯一具有谐谑性质的谐谑曲。它没有第1首的悲剧性冲突,而有一定的幻想性和戏剧性,也不乏抒情、歌唱性的优美段落,因此,成为经常被演奏、最受欢迎的一首。舒曼说:“这首谐谑曲热情的性格,使人想起以前肖邦的同类曲子,非常富于魅力,把简单、容易、大胆、可爱、憎恶都溶于一炉,把它比拟为拜伦爵士的一首诗,并非是不恰当的。”

  g小调叙事曲(op.23)
  这是肖邦所作四首叙事曲的第一首,是根据密茨凯维支的叙事诗《康德拉· 华伦洛德》在华沙起义的背景下创作的。全曲充满了对过去生活的回忆以及对祖国的怀念,是一首热情洋溢的爱国诗篇。(《康德拉· 华伦洛德》取材自古代,讲述的是被日尔曼武士团俘虏的立陶宛少年康德拉长大后立志牺牲自己,为祖国报仇的故事)

  此曲为奏鸣曲式,但有许多较为自由之处。

  开头是7小节的引子。第8小节开始,作者想要讲述的故事开始,这里有一个主题与和声进行错位的现象。第9小节在和声上是引子的终止式,但从速度、节拍上已经进入了主部,从而形成了和声不到位的情况。主部是从引子的补充终止开始,并且屡次反复:Ⅳ-Ⅵ-Ⅴ。主部仿佛是一段抒情性的叹息。共28小节。最后停在g小调的属七和弦上。

  第36小节开始进入连接部,从g小调的主音开始,以4个一组的8分音符为单位进行,4小节之后,单位进行了变化,头一个音符变为2分音符此时,音乐变的不安起来,甚至让人觉得惊惶,音乐变的越来越快,仿佛海浪般汹涌而来,从右手上下起伏的旋律中,能让你感到自己在被海浪玩弄的小舟上是那么的恐惧和无助……这是一个具有独立的艺术形象和主题功能的段落,规模较大。调性经历了g-a-g的过程,左手始终有着主持续音的伴随,仿佛是掀起恶浪的真正力量之所在。直到最后,它似乎都没有担负起真正连接的作用,在大浪稍稍宁静的时刻,副部主题悄悄地来到了。

  一段抒情性的叹息,是大家较为熟悉的旋律,降E大调开始,共15小节,是个8+7的复乐段结构左手以琶音为主,悠美而且让人觉得背后蕴藏着无穷的能量似的。

  结束部从第83小节开始,主部素材派生而来,但是,它延续了副部的降E大调,依旧是叹息,依旧是呼唤,催人泪下的感动。

  接着94小节开始进入了展开部。在a小调上开始,并始终有属持续音伴随。首先展开主部,具有悲剧色彩。作者在展开手法上采用了性格变奏,在展开时保持了句子的完整性。第106小节展开了副部主题,此时曾另人感动的副部主题爆发出了非常大的能量,音乐形象变的极具英雄气概,调性经历由A大调—G大调。这是副题的一次性格变奏,具有动力性。右手旋律及左手的伴奏织体都变的非常饱满,每个和弦在ff的力度上如革命的炮声般撞击着人们的心灵,那是渴望自由的呐喊,那是对敌宣战的呐喊!

  第126小节开始展开连接部素材,这是一个即兴的乐段,无法看清句子的脉络。在降E和声大调上展开,具有幻想的性质。
  第138小节是展开的第四个段落,左手具有圆舞曲的节奏特征,仍在降E大调上,并且在主题上具有谐谑曲的特征。第146小节,开始准备再现降E大调上,但从句子上看不是十分清晰。在经过长距离的右手旋律及力度爬升后,第167小节,副部首先出现在再现部中,此时的调性却仍在降E大调上竟然没有和主部的调性统一,此时的再现仍似乎动力性的,左手的琶音比呈示时密集了一倍,右手的和弦改为8度双音,但有许多自由变奏的因素,显得情绪更加走向高潮,仿佛让人感觉胜利是最终的。但是随后在第180小结,再现了结束部素材,又一次出现了叹息,其中透着无比的无奈,让人觉得结果也许并不太妙,也许全曲的结尾会给一个答案的。左手的伴奏延续副部再现的织体,主持续音仍保持着,第194小节,在g小调上出现了主部再现,并始终在终止四六——属——主的连接上,天空的乌云变得一望无际,仿佛要吞下整个世界似的,只剩几缕阳光还能艰难地透出让人分辨这是白昼而非夜晚。悲剧的色彩让人更加清晰地感知。乐段在208小节完全收拢。接着是庞大的尾声部分,期待着的结局就将出现。

  尾声分为三个段落,第一个段落是一个每句为4小节的四句体,非常方整。第二个段落从第224小节开始,它是前面第216—221小节的重复。第三部分是尾声的尾声,在长长的音阶从下快速把人抛向高空,有迅速的坠落,主部的悲剧主题交织在激烈的动荡中,最后,在非常刺耳的双手反向—同向的八度中,结束全曲。

  曲中有许多具有幻想、变奏等因素的成分,比李斯特开创的主题变奏要早。曲中副部与主部在再现中的不统一,使调性布局出现了奇特的对称现象:
  g—降E—a—A—降E—g
  ┗┛

  作者在展开部中的爱国热情逐渐的增长,在经过展开部的洗礼,所有的怀念和回忆都有了一种英雄般豪迈的气概,在最后仍回到了悲剧性的高潮。这首曲子是肖邦又一从抒情到悲剧结局,具有较强戏剧性的作品典范。

  (《g小调叙事曲》从怀念过去开始,主部(8)仿佛拨动了弹弦乐器,在讲述一段发人深思的故事。连接部(40)从思虑重重变的心潮澎湃。副部(68)是从心底里浮现出来的幸福回忆。结束部(82)则表现了一颗飞向祖国的心。在展开部(94)和再现部(166)中,主部和副部的主题一再变形,表现出发扬蹈厉、英勇威武的气概。在如火如荼的尾声(208)中,叙事曲的主人公发出了最后的祝愿以后,投入了决死的斗争。——钱仁康 )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10-04
弗雷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
1.《夜曲》No.1
2.《夜曲》No.2
3.《夜曲》No.5
4.《升C小调夜曲》编号外 阿劳
5.《C小调夜曲》编号外 阿劳
6.《叙事曲》霍洛维兹
7.《降E大调回旋曲》 霍洛维兹
8.《第二钢琴鸣奏曲》鲁宾斯坦
9.《夜曲》OP.9-1 傅聪
10.《夜曲》OP.32-2 鲁宾斯坦
11.《夜曲》OP.72-1(遗作)鲁宾斯坦
12.《夜曲》OP.72-1(遗作)傅聪
13.《升C小调幻想即兴曲》鲁宾斯坦
14.《喜悦》阿劳
15.《革命练习曲》 No.12 Maurizio Pollini
16.《革命练习曲》 No.12 李赫特
17.《E大调练习曲》(离别) Op.12 No.3 李赫特
18.《E大调练习曲》 (离别) Op.12 No.3 Maurizio Pollini
19.《第1号练习曲 》OP.10 No.1 李赫特
21.《夜曲 》No.20 In C Sharp Minor Op. posthumous Pires
22.《第2号练习曲》Op.10 No.2 李赫特
23.《夜曲》NO.8 皮尔斯
24.《第2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 舒拉.切尔卡斯基
25.《第3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 舒拉.切尔卡斯基
98.《第三钢琴奏鸣曲》第二-四乐章 舒拉.切尔卡斯基
26.《F小调幻想曲》舒拉.切尔卡斯基
27.《华丽大圆舞曲》拉赫玛尼诺夫
28.《玛祖卡舞曲》NO.1
29.《玛祖卡舞曲》NO.3
30.《波兰舞曲第6号》英雄 作品第53号
31.《圆舞曲第九号》李帕蒂
32.《编号外圆舞曲1》阿劳
33.《编号外圆舞曲2》阿劳
34.《编号外圆舞曲3》阿劳
35.《G小调波兰舞曲》Biret
36.《军队波兰舞曲》Op.40, No.1 Maurizio Pollini
37.《降B大调波兰舞曲(编号外)》Biret
38.《B大调夜曲》Op 32 No 1 拉罗查
39.《帕格尼尼回忆变奏曲》傅聪
40.《船歌》 拉罗查
41.《降b小调波兰舞曲》(编号外) Biret
42.《摇篮曲》拉罗查
43.《第一钢琴叙事曲》鲁宾斯坦
43.《第一钢琴叙事曲》霍洛维茨
43.《第一钢琴叙事曲》基辛
44.《第一钢琴叙事曲》波利尼
45.《降G大调波兰舞曲》(编号外)Biret
46.《F大调第二钢琴叙事曲》 鲁宾斯坦
47.《降A大调第三钢琴叙事曲》鲁宾斯坦
48.《b小调第一钢琴谐谑曲》 鲁宾斯坦
49.《降b小调第二钢琴谐谑曲》 鲁宾斯坦
50.《E大调第四钢琴谐谑曲》 波哥莱里奇
51.《雨滴》前奏曲 阿格里奇
52.《五首马祖卡》米凯兰杰里
53.《前奏曲28号之24》阿格里奇
54.《前奏曲op45》阿格里奇
55.《升c小调第三号谐谑曲》波哥莱里奇
56.《小狗圆舞曲》李帕蒂
57.《波莱罗舞曲》乌戈尔斯基
58.《华丽变奏曲》齐伯尔斯坦
59.《第一钢琴奏鸣曲》齐伯尔斯坦
60.《c小调即兴幻想曲》李云迪
61.《降G大调第三号即兴曲》阿劳
62.《圆舞曲作品69之2》Dinu Lipatti
63.《夜曲作品27之1》巴伦伯伊姆
64.《音乐会快板》阿什肯纳吉
65.《引子和日耳曼主题变奏曲》瓦萨里
66.《圆舞曲》Op 64 No2李帕蒂
67.《“Hexameron”变奏曲》Ashkenazy
68.《降A大调第一钢琴即兴曲》阿劳
69.《幻想波兰舞曲》布伦德尔
70.《塔兰泰拉舞曲》乌戈尔斯基
71.《升g小调前奏曲作品28之7》Ivo Pogorelich
72.《升g小调前奏曲作品28之12》Ivo Pogorelich
73.《升g小调前奏曲作品28之16》Ivo Pogorelich
74.《升f小调波兰舞曲》布伦德尔
75.《第二号即兴曲》Claudio Arrau
76.《马祖卡》作品63之2和63之3 Harasiewicz
77.《夜曲》作品62之1 Harasiewicz
78.《春天》科尔托
79.《寂静的夜》科尔托
80.《引子和Moore主题变奏曲》Vladimi&Vovka Ashkenazy
81.《第16号夜曲》科尔托
82.《第4号夜曲》科尔托
83.《三首新练习曲》科尔托
84.《练习曲作品25之7》波利尼
85.《冬风练习曲》波利尼
86.《蝴蝶练习曲》波利尼
87.《帕格尼尼威尼斯主题曲》齐伯尔斯坦
88.《c小调波兰舞曲》布伦德尔
89.《英雄波兰舞曲》科尔托
90.《夜曲》No.1 Pires
91.《夜曲》No9. Pires
92.《夜曲》No13. Pires
93.《夜曲》No15. Pires
94.《马祖卡》作品33之4.舒拉.切尔卡斯基
95.《夜曲》作品62之2.舒拉.切尔卡斯基
96.《《唐璜》:让我们手拉手吧》舒拉.切尔卡斯基
97.《夜曲》作品27之2 舒拉.切尔卡斯基
98.《圆舞曲》作品34之3 拉赫玛尼诺夫
99.《少女的愿望》 拉赫玛尼诺夫
100.《第三钢琴协奏曲》基辛
101.《第一钢琴叙事曲》米凯兰杰里
102.《夜曲》第五首 Camille Saint-Saens
103.《波兰舞曲》Op. 53 Ignacy Jan Paderewski
104.《第二号钢琴谐谑曲》霍洛维茨
105.《五首马祖卡》2 Michelangeli
106.《夜曲》作品37之2 Novaes
107.《夜曲》No.8 Barenboim
108.《夜曲》No.20 Barenboim109.《第14首圆舞曲》编号外 基辛
108.《圆舞曲“小狗”》陈萨
109.《自然的行板和华丽的波罗乃兹》Idil Biret

后面的是 钢琴演奏家的名字
降b小调第二谐谑曲Op.31
  这是肖邦四首谐谑曲中最著名的一首,也是唯一具有谐谑性质的谐谑曲。它没有第1首的悲剧性冲突,而有一定的幻想性和戏剧性,也不乏抒情、歌唱性的优美段落,因此,成为经常被演奏、最受欢迎的一首。舒曼说:“这首谐谑曲热情的性格,使人想起以前肖邦的同类曲子,非常富于魅力,把简单、容易、大胆、可爱、憎恶都溶于一炉,把它比拟为拜伦爵士的一首诗,并非是不恰当的。”

  g小调叙事曲(op.23)
  这是肖邦所作四首叙事曲的第一首,是根据密茨凯维支的叙事诗《康德拉· 华伦洛德》在华沙起义的背景下创作的。全曲充满了对过去生活的回忆以及对祖国的怀念,是一首热情洋溢的爱国诗篇。(《康德拉· 华伦洛德》取材自古代,讲述的是被日尔曼武士团俘虏的立陶宛少年康德拉长大后立志牺牲自己,为祖国报仇的故事)

  此曲为奏鸣曲式,但有许多较为自由之处。

  开头是7小节的引子。第8小节开始,作者想要讲述的故事开始,这里有一个主题与和声进行错位的现象。第9小节在和声上是引子的终止式,但从速度、节拍上已经进入了主部,从而形成了和声不到位的情况。主部是从引子的补充终止开始,并且屡次反复:Ⅳ-Ⅵ-Ⅴ。主部仿佛是一段抒情性的叹息。共28小节。最后停在g小调的属七和弦上。

  第36小节开始进入连接部,从g小调的主音开始,以4个一组的8分音符为单位进行,4小节之后,单位进行了变化,头一个音符变为2分音符此时,音乐变的不安起来,甚至让人觉得惊惶,音乐变的越来越快,仿佛海浪般汹涌而来,从右手上下起伏的旋律中,能让你感到自己在被海浪玩弄的小舟上是那么的恐惧和无助……这是一个具有独立的艺术形象和主题功能的段落,规模较大。调性经历了g-a-g的过程,左手始终有着主持续音的伴随,仿佛是掀起恶浪的真正力量之所在。直到最后,它似乎都没有担负起真正连接的作用,在大浪稍稍宁静的时刻,副部主题悄悄地来到了。

  一段抒情性的叹息,是大家较为熟悉的旋律,降E大调开始,共15小节,是个8+7的复乐段结构左手以琶音为主,悠美而且让人觉得背后蕴藏着无穷的能量似的。

  结束部从第83小节开始,主部素材派生而来,但是,它延续了副部的降E大调,依旧是叹息,依旧是呼唤,催人泪下的感动。

  接着94小节开始进入了展开部。在a小调上开始,并始终有属持续音伴随。首先展开主部,具有悲剧色彩。作者在展开手法上采用了性格变奏,在展开时保持了句子的完整性。第106小节展开了副部主题,此时曾另人感动的副部主题爆发出了非常大的能量,音乐形象变的极具英雄气概,调性经历由A大调—G大调。这是副题的一次性格变奏,具有动力性。右手旋律及左手的伴奏织体都变的非常饱满,每个和弦在ff的力度上如革命的炮声般撞击着人们的心灵,那是渴望自由的呐喊,那是对敌宣战的呐喊!

  第126小节开始展开连接部素材,这是一个即兴的乐段,无法看清句子的脉络。在降E和声大调上展开,具有幻想的性质。
  第138小节是展开的第四个段落,左手具有圆舞曲的节奏特征,仍在降E大调上,并且在主题上具有谐谑曲的特征。第146小节,开始准备再现降E大调上,但从句子上看不是十分清晰。在经过长距离的右手旋律及力度爬升后,第167小节,副部首先出现在再现部中,此时的调性却仍在降E大调上竟然没有和主部的调性统一,此时的再现仍似乎动力性的,左手的琶音比呈示时密集了一倍,右手的和弦改为8度双音,但有许多自由变奏的因素,显得情绪更加走向高潮,仿佛让人感觉胜利是最终的。但是随后在第180小结,再现了结束部素材,又一次出现了叹息,其中透着无比的无奈,让人觉得结果也许并不太妙,也许全曲的结尾会给一个答案的。左手的伴奏延续副部再现的织体,主持续音仍保持着,第194小节,在g小调上出现了主部再现,并始终在终止四六——属——主的连接上,天空的乌云变得一望无际,仿佛要吞下整个世界似的,只剩几缕阳光还能艰难地透出让人分辨这是白昼而非夜晚。悲剧的色彩让人更加清晰地感知。乐段在208小节完全收拢。接着是庞大的尾声部分,期待着的结局就将出现。

  尾声分为三个段落,第一个段落是一个每句为4小节的四句体,非常方整。第二个段落从第224小节开始,它是前面第216—221小节的重复。第三部分是尾声的尾声,在长长的音阶从下快速把人抛向高空,有迅速的坠落,主部的悲剧主题交织在激烈的动荡中,最后,在非常刺耳的双手反向—同向的八度中,结束全曲。

  曲中有许多具有幻想、变奏等因素的成分,比李斯特开创的主题变奏要早。曲中副部与主部在再现中的不统一,使调性布局出现了奇特的对称现象:
  g—降E—a—A—降E—g
  ┗┛

  作者在展开部中的爱国热情逐渐的增长,在经过展开部的洗礼,所有的怀念和回忆都有了一种英雄般豪迈的气概,在最后仍回到了悲剧性的高潮。这首曲子是肖邦又一从抒情到悲剧结局,具有较强戏剧性的作品典范。

  (《g小调叙事曲》从怀念过去开始,主部(8)仿佛拨动了弹弦乐器,在讲述一段发人深思的故事。连接部(40)从思虑重重变的心潮澎湃。副部(68)是从心底里浮现出来的幸福回忆。结束部(82)则表现了一颗飞向祖国的心。在展开部(94)和再现部(166)中,主部和副部的主题一再变形,表现出发扬蹈厉、英勇威武的气概。在如火如荼的尾声(208)中,叙事曲的主人公发出了最后的祝愿以后,投入了决死的斗争。——钱仁康
第2个回答  2008-02-29
夜曲
肖邦九号作品2
比较难的
不过很好听哈
第3个回答  2008-03-02
首先说明:这两首曲子我都弹过,呵呵!
谐谑曲偏欢快一点,如果用来现场演奏当然效果一定非常好!
相信我,因为我在学校的演出时就弹过谐谑曲,而且难度不大。

叙事曲是肖邦晚期的作品,有一定的难度,如果作为演奏而言,
对这首曲子的度把握一般都不是很到位,很容易就把这首曲子
表达的那种深沉的感情弹成白开水,所以演奏起来有风险。

特别是我觉得你去参加清华的冬令营,相信机会对你来说一定
是很重要的。具体看你在哪里演奏,如果是音乐会或者音乐厅
之类的呢,建议选择谐谑曲;如果是一个小的音乐沙龙或者听
众较少的情况下,叙事曲的效果会好一些。

至于说哪首更好听一点,其实不用解答了吧?能把肖邦的作品
弹到位的人都很牛逼的,肖邦的作品每首都是经典啊!

具体的资料你可以上网查一下,有很多的,就不一一说来了。

祝你在冬令营里取得成功!
第4个回答  2008-03-02
夜曲全集》《E大调练习曲离别》《C小调幻想即兴曲》《第一叙事曲》《A大调波兰舞曲》《降B小调奏鸣曲》《B小调谐谑曲》《降A大调波洛莱兹》《葬礼进行曲》《玛祖卡舞曲》等。
第5个回答  2008-03-02
2.g小调叙事曲(op.23)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