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调理,预防过敏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20

文/陈咏怡

由于台湾的气候相当潮湿,尤其在气候转换、温差过大或是较为湿热潮湿的季节里,就容易出现许多过敏性症状的患者,其中又以鼻塞、打喷嚏、流鼻涕、喉咙发痒、眼皮肿胀等症状出现的比例最多,此外,还有皮肤瘙痒、眼晴痒、异位性皮肤炎、荨麻疹等问题,除了是受到地区环境等的影响之外,遗传更是最大的主因。

中医在治疗或是缓解过敏问题上,主要是以调理气血平衡为原则,最重要的就是透过补肺气、健脾益肾来调整体质,让经常发作的过敏症状获得改善。不过,除了采行药物治疗之外,在饮食方面也有禁忌,例如少吃冰冷食物、甜食以及 *** 性食物等,而须多吃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如蔬果,而且还要多运动、拥有充足的睡眠,就可以身体的自愈力来对抗种种过敏引起不适症状的侵扰。

4 种过敏特征及调理

深究过敏的病理变化,实则与脾、肾两脏腑的系统有密切关系。高雄市中医师公会名誉理事长张廷坚中医师表示,中医在调理过敏性体质时,多采取益肺、健脾、补肾为原则。

1. 肺气虚寒型

本型病人有易犯感冒的特性,大多有面色苍白、呼吸气短、动则容易出汗,吹风怕冷的体征。鼻腔甚痒及遇风寒便发作是本型最明显的特征。过敏性鼻炎者,常出现鼻痒打喷嚏、鼻塞流清涕,清晨尤剧。皮肤过敏者,稍吹风则起风疹(荨麻疹)。

调理治疗法则:以温肺固表为主。

抗敏中药与参考处方:小青龙汤加减、玉屏风散加减、冬虫夏草、人参、黄耆。

2. 脾虚湿犯型

肠道型过敏者最常见到此种体质。食欲差、大便溏软、腹胀肠鸣、神疲倦怠、身体四肢沉重、消化系统功能不佳等,是本型最明显特征。

调理治疗法则:以健脾补气、芳香化湿为主。

抗敏中药与参考处方:补中益气汤加减、四君子汤加减、四神汤、莲子、山药、藿香、肉豆蔻。

3. 肾阳亏虚型

有形寒(体温低)、脊背怕冷、四肢末稍冰凉不温、腰膝酸软无力,及夜间频尿的体征。

这种体质的人体内热量不足,无法散发到体表对抗寒冷,所以在寒冷的冬季,无论呼吸道或皮肤,都易被诱发过敏。

调理治疗法则:以温肾壮阳为主。

4.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