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 457 万人参加考研,其中近 300 万人会落榜,落榜概率这么大,为什么还有大批人要考?

据央视网,今年全国有457万考研大军,院校计划招生人数110万左右,这意味着 将有300多万考生落榜。落榜概率这么大,为什么还有大批人要考?

最主要的原因是学历。当今社会学历内卷很严重,本科学历已经很难满足未来的市场需求了。拿国内企业华为来举例,华为2019年秋招毕业生中,研究生占比达80.5%。很多企业与华为相似,将研究生学历作为应聘者的一个资格证。除了企业,现在很多一线二线大城市的学校对于老师学历要求也很高,就连某些小学,招聘的老师也大多是研究生学历。而且学历越高,对于薪资和评职称也有帮助。第二是与这两年疫情有关系,就业很难,大家都想考研来缓解就业焦虑。2020新冠疫情的爆发,很多企业公司面临着破产裁员的困境,在这种境况下,学历不高的人留下来的优势就小,应届生去找一份称心意工作也很难。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选择换条路,希望获得更高学历,以此为自己争取到一些机会。此外还有一些人是已经工作过又来考研,主要原因是因为想去考公,在职考研这样可以提升学历还能拿到应届生身份,优势很大。

文章图片2
总之,考研原因多种多样,不管因为什么,大家都是为了自己未来能有更好的发展才会选择考研。但录取率确实是低到吓人,像22考研,前些日子国家线公布,也只有将近四分之一的同学能上岸。相比于考研,倒不如考虑国外的学校,逃离内卷。最重要的是申请制,没有这么卷的考试分数大比拼。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3-27
2022 年 457 万人参加考研,其中近 300 万人会落榜,落榜概率这么大,为什么还有大批人要考?
一、2022考研超过300万考生将会落榜
考研不好考是众所周知的事,要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的学生,连续考了几年仍无好消息。
当他们看着眼前成绩的时候,都忍不住会问这样的问题:不是年年高校都在扩招吗?可为何考研之路却越变越窄?
今年的考研已基本拉下帷幕,那些再次名落孙山的学生,可能要面对更大的困难,那就是2023年的考研形势大概率将“难上加难”!
据了解2022年共有457万人选择了考研(录取人数不超过120万人),与往年不同,今年这些学生当中400分以上的人随手可见,基本上是“一抓一大把”。
这就意味着如果你的考研分数没有超过380分的话,就可以做准备来年再战了。这个现实太过于残酷,要知道很多学生的考研成绩超过300分都是很难的。
二、名校推免生比例连年提高,考研名额被大幅压减
明知道考研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为何这些年轻人却仍然前仆后继?
这是因为他们迫切地渴望提升自己的学历,学历的提升也意味着自己事业空间的上升。
第2个回答  2022-03-27
现在的招聘门槛高,想要找到高薪水,心仪的工作不容易,唯有提高自己的学历技能,才好就业。
2022年400多万人参加考研,其中近300万人会落榜,考研招录比近8:1,就是市场就业环境恶劣是许多毕业生唯有走考研一条路,才能改变自己的未来生活境遇。
近十几年来高考的普及,满地都是大学生,就拿上海来说,满大街都是本科生在跑销售跑业务。一些高科技公司外资和合资企业,本科生几乎全部都拦在门外,连面试的机会都没有。
还有大批人要积极考研挤独木桥也是迫不得已,随着考研的人数越多,招聘市场也水涨船高,对学历的要求一再提升,这也形成了一个乌比斯循环,唯有考研才能更好的就业,找到好工作,拿到高薪水。这也成了大学生的共识。
第3个回答  2022-03-27
凡是那些参加研究生考试的人,可能都对于自己的学历并不满意,或者是让自己的学历更加高人一筹,他最终的目的就不是成为一个普通的劳动者而考虑的,而是想当一个人上人而考虑的。但是这个社会之上需要人上人的数量是极为有限的,可能仅占1‰或者是1%
这么多人都想野心勃勃的去做一件事情。都想野心勃勃的成为人上人。对于国家来说可能并不是一个非常好的事情,因为一个国家如果缺少很多量的基层的劳动人员,每一个人都成为了领导,或者是统领其他人的人,那么还有普通的劳动者给这个社会创造真正的财富吗
成为人上人固然是一个好事情,因为成为了人上人以后可以大手一挥去指挥别人,并且可以在一个比较温暖比较舒适的办公室里边去执行,自己应该做的活相对比较轻松一些。并且拿到的工资比其他的人还要高一筹的,这就是减少了干活,又拿到了很高的工资。这是很多理性的人所期待的一种状况
你可以想象一下,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或者是对于一个组织来说,是否有这么多的钱,养这么多的比较清闲的人呢?我认为的答案可能就是没有那么乐观了,因为很多人在这个国家里面成为领导者,成为行业里面的翘楚。那么创造的真正的财富就没有那么多了
所以要解决这一矛盾问题,那么成为真正人才,人上人的比例肯定就会大降一块儿的。实际上我认为录取只有100多万人也是有点多的。其中这150多万的人去掉一些,损失的去掉一些,后来不从事于高级工作的人还有100多万,净剩100万。你可以想象一下,这静止100万的高价值劳动者。是不是对于一种社会劳动资源的浪费呢
根据近几年的数据来说。每年高考的人大约有1000来万个人去参与。有30每年研究生录取只有100万人,那也占据着1,000万人的1/10了。如果这1/10的人能够统领其他90%的人。显然这个比例是有所不合理的。
但是从长远上来看,一个国家要想发展高端的制造业或者是高端的企业,这些高价值的人才也是不可或缺的。需要很多很多的研究生,很多的博士,很多的高学历,高智商的人员。但是我认为并不是只有考研这一条道路才可以获得高智商人群的称号的。有工作经验的人都有可能会发现那些平常在生活之中做得非常好的人也,并不一定是属于高学历的,但是它们也是非常聪明的,可以给这个行业带来崭新的生机,可以给这个行业带来无限的创造力
这么多的研究生,可能都会给很多人带来一些学历上的焦虑。使很多人算是削尖了脑瓜的。要挤入这个千军万马的独木桥,它的价值可能就是在于可以延长人们的受教育时间,可以给这个教育行业带来新鲜的血液,是这个教育行业的盘子做得越来越大一些,虽然说我并不是研究生这个领域的人员。但是上过学的人都有这样的体验。上小学的时候是没有上初中的时候花钱更多的。上初中的时候也没有,上大学的时候花的钱更多的。这可能也意味着学历越高的时候消费的等级越高。可能这1/10的人员和那90%的人员的消费的力度也是差不多的,这也就是扩展了教育盘子的一个比例。
要想大力的发展教育行业延长教育的生产线,或者是延长教育的年限,无疑是最好的扩大这个行业的好方法,
从事于教育这个行业的人贩卖一些学历上面的焦虑对于他们来说可能还会有一些好处的。因为把这个教育的盘子做大了以后。它们所得到的红利可能会更加的多一些的
以上就是个人的一些想法,仅供大家参考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2-03-27

有457万人参加考研,其中近300万人会落榜,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要考研?

(1)大多数人都是为了提提高求职就业竞争力、获得更好的工作机会而考研;

研究生毕业后考公务员比较有优势

,其实考过公务员或者是看过公务员招聘岗位的人都知道,公务员岗位要求其实是比较多的,一般的岗位是要求本科以上,但有专业限制,如果是研究生就不限制专业了。

而且研究生考公务员还有一点比较有优势的就是,你考上了公务员,你的待遇其实要比其他人好的,直接就是副科级别的待遇,这是本科生没有的。

(2)有一部分人,是真的对某个领域很热爱,想进一步做学术研究而选择读研深造;

(3)有一部分人是因为当年高考没考好,想考研考个好学校弥补当年的遗憾;

(4)还有一部分人是已经工作多年但已经遇到瓶颈,去读研深造是为了打破瓶颈。

(5)还有一些是因为行业和专业的特殊性,不读到硕士甚至博士,基本上找不到对口的工作。

除了以上这些原因之外,其实还有很大一部分人:
他们并不是真的非常想考研和读研,也对自己想读的研究生专业并不是那么热爱(只能说不讨厌),而只是因为眼前暂时迷茫无措、没有明确目标、没找到合适的工作工作,或者因为不太敢跳出舒适圈、不想离开校园环境而比较逃避进入现实社会,看到别人都在考研......
所以也就稀里糊涂地随大流去考研、读研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