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学中:春温,阳明热结已去,呈现肠燥便秘者应选什么方剂?

好像不对,答案是A。五仁橘皮汤 B。新加黄龙汤 C。增液承气汤 D。以上都不是
选D
复习考试用的,麻烦回答给出出处

  选B
  增液汤①(吴鞠通) 温热便秘②
  (《温病条辨》)
  【歌诀】
  增液汤中参地冬 鲜乌或入润肠通
  黄龙汤用大承气③ 甘桔参归妙不同
  【词解】①增液:本方有滋阴增液润燥之功,故名之。
  ②温热便秘:即指温热病的便秘。乃因温热邪气损伤津
  液,不能濡润大肠,无水舟停所致。
  ③大承气:即指大承气汤。由大黄、芒硝、枳实、厚朴
  4味药组成。
  【组成】玄参一两(30g)细生地八钱(24g) 麦冬连心八
  钱(24g)
  【用法】上三味药,水煎服。
  【功用】增液润燥。
  【主治】阳明温病,津液不足。症见大便秘结,口渴,
  舌干红,脉细数或沉细无力等。
  【分析】津液不足,大便秘结为本方的主证。故方中重
  用玄参为君药,其咸苦寒,以滋阴生津,润燥滑肠。麦冬、
  生地皆甘寒滋润养阴之品,助君药增液润燥,共为臣药。三
  药合用,养阴增液,润燥通便,兼可清热,以“增水行舟”。
  按:本方所治之大便秘结,为热邪伤津,无水舟停所
  致。若便秘甚者,可加鲜何首乌一两(30g),以增强养血润
  肠通便之功。
  【附方】黄龙汤(《伤寒六书》大黄(12g) 芒硝
  (9g)厚朴(l2g)芒硝(9g) 甘草(3g) 人参(6g) 当
  归(9g)(原书不著分量)
  【用法】先加生姜三片,大枣二枚,水煎,煎之后,再
  入桔梗一撮煎,温服。
  【功用】泻热通便,补气益血。
  【主治】里热实证而见气血虚弱。症见下利清水,色纯
  青(即热结旁流),或大便秘结,脘腹胀满,腹痛拒按,身
  热口渴,神倦少气,谵语,甚或循衣撮空,神昏肢厥,口舌
  干燥,舌苔焦黄或焦黑,脉虚等。
  按:本方用大承气汤泻下热结,荡涤胃肠实热积滞;人
  参、甘草益气;当归补血;生姜、大枣调补脾胃,使气血生
  化有源。再加少量桔梗意在宣肺气,以通肠腑(肺与大肠相
  表里),诸药合用,而成攻下扶正之剂。
  泻火之剂,即清热剂。是以清热药物为主组成的方剂,
  用于治疗里热证。热,随其程度不同有温、热、火之分,温
  盛为热,热极为火。里热证成因有外感、内伤两方面;有病
  因、病位、病情的差异。根据“热者寒之,温者清之”(《素
  问?至真要大论》)的原则,清热剂分为清气分热、清脏腑
  热、清营凉血、清热解毒、气血两清、清虚热等六类,应用
  时需分清虚实,辨明脏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3-25
增液汤、麻子仁丸两方为底,加几味调理脾胃升降的药如半夏、黄连、黄芩、生姜、枳壳之类即可。
第2个回答  2012-03-26
增液汤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