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蒋勋说红楼梦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7
我在十岁多出头的时候就粗粗看完了红楼梦。那时大多读的都是厚厚的名著,耐着性子翻完已是实属不易,囫囵吞枣,其实多半是没大懂些什么。及至后来看电视剧来来回回其实也没知晓到底它美在哪里,有如何大的魅力。

有的时候,和世间万物都讲一个缘分。

我因为喜欢电视剧一把青,知晓白先勇先生。正好看到许知远在十三邀里面有一期对话白先勇白先生说完成了人生两大使命,昆曲和红楼梦注解。

蒋勋是我一直非常喜欢的人,我陆续看了他写的书,看过一期他讲红楼梦的一个片段,很想看完全套,听他讲完。

总有种隐约的感觉,暗示着大概是缘分到了,让我重新去读一读红楼梦。

于是我在今年的书单上写下红楼梦以及蒋勋说红楼梦八本全辑。

不是去翻学术性的讲红学,我喜欢蒋勋这种以另外一种方式或者角度去看它。

这就如同他讲文学里面的宽容,是相信人性有一定的机缘。我们平常在阅读看画听音乐看戏时,可能是在准备或者储蓄着一些可以了悟的资源,什么时候了悟或者在什么状态下了悟,还需要其他条件。

而我重读红楼梦,也是机缘,至于有无了悟,静待缘分。

儿时并没有觉得这样的话本小说文词造句美在哪里,反倒是有些晦涩之意。

现方觉得独来极为上口。

“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绛珠草一株,时有赤瑕宫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这绛珠草始得久延岁月。后来既受天地精华,复得雨露滋养,遂得脱草胎木质,得换人形,修成个女体,终日游于离恨天之外。

饥则食蜜青果为膳,渴则饮灌愁海水为汤。

只因尚未酬报灌溉之德,故其在五内便郁结成一段缠绵不舒之意。”

第一回就出现的《好了歌》。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记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记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甑士隐解得也好。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

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

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儿今又糊在蓬窗上。

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

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

金满箱,银满箱,转眼乞丐人皆谤。

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

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

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

因嫌纱帽小,今嫌锁枷扛。

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袍长。

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

今天刚读完了前两三章回。

最大莫过感慨,这人间繁华当真如同过眼云烟一场空幻,却还是没有宿慧的我们都在执着。

也许红楼梦的迷人之处就在这里,明知道所有都是空的,可是每一刻又都在执着。

所以它的迷人部分全都在生活细节。

如同那些金钗的结局早就有诗句谶言,可是不到最后的终结,永远不知道它的结局。也许人生不是一个结局,是点点滴滴、一分一秒的过程累积起来的一种不可知的状态。

在第二回里,探讨人性那一段我看了两遍。世间大概两种人,一个应运而生的,太平治世里的孔孟董仲舒韩愈周敦颐之人,一种应劫而生的,诸如共工秦始皇王莽曹操安禄山之“坏人”。这是儒家道统习惯划分的善恶。

但人对善的向往,以及恶的沉沦的吸引力,两种力量一直在交织。

“正不容邪,邪复妒正。”

“亦如风水累电,地中既不能消,又不能让,必至搏击掀发后始尽。”

“使男女偶秉此气而生者,上则不能成仁人君子,下亦不能为大凶大恶。”

我们都有本能的欲望和我们教养的人性,总归是有冲突和矛盾的。我们大多数也都是在游离的中间地带,不是仁人君子,也不是大凶大恶。

我们都是最最普通的人。

而红楼梦里似乎在为每个人的怪癖找到理由。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癖好,都有别人不能理解的部分,而谁都希望得到理解与被尊重。

蒋勋一直在讲回归人的本质,他喜欢竹林七贤那样潇洒自性的人物,他给予不同人性最大的尊重。这个和他讲红楼梦如出一辙,都带着宽容与慈悲,没有批判。

看到不同形式的生命,高贵的卑贱的残酷的富有的贫穷的美的丑的,在看过这些生命不同形式的受苦之后真正长出来的同情与原谅。他说那是真正的“慈悲”。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