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在古诗中的意象

月亮在古诗中的意象
谢谢了
最好马上 因为明天就用!

在我国古代诗歌中,用月亮烘托情思是常用的笔法。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表现了李白什么样的感情?思乡之情。诗中的月亮就不再是纯客观的物象,而是浸染了诗人感情的意象了。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露总是白的,但今夜更白,因为感受在今夜;月无处不明,但故乡更明,因为忆弟思家。诗人以幻作真,为的是突出对故乡的思念。唐人王建《十五夜望寄杜郎中》:“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诗句以委婉的疑问点出了这月圆之夜人间普遍的怀人心绪,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朋友的深切思念。另外还有“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唐人张
九龄《望月怀远》)、“欲问吴江别来意,青山明月梦中看”(唐人王昌龄《李昌曹宅夜饮》)等诗句,大体上也是这样的感情。

1.唐代边塞诗大多与明月有关,明月蕴涵着边塞诗人的悲愁特质。如:“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王维《陇头吟》)的悲怆郁
愤;“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的悲亢幽怨;“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王昌龄《从军行》)的
悲凉凄婉;“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的悲壮雄浑。以上诗句中,月都是作为一种语言形象出现的,起着渲染环境、
突出抒情的作用,同时也实现了边塞这个空间概念由地理位置向心灵感悟的转换,从而使读者在深层的感知维度上产生共鸣。

2.月有阴晴圆缺,月携带着人类情感的基因,因而月蕴涵情感无奈的特质。如谢庄“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月赋》)的祈祷和祝福;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望月怀远》)的希冀和渴盼。深挚缠绵欲见难能的无奈情感,只能化作“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苏轼《水调歌头》)的凄美独白,飘游在年年岁岁亘古如斯的皎洁苍穹。当然时间也会冲淡和泯灭爱情的甘甜和香醇,倍增凄凉的无奈和忧伤。“同来望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赵暇《江楼感旧》),曾经花前月下的娉婷倩影,伴随岁月蹉跎而今不知零落何处,只留下丝缕酸痛汹涌在爱情失落的天际。

3.月光的腾跌在生命的时空中轮回,因而月光蕴涵时空的永恒特质。如李煜说:“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虞美》)人们在词人眼里,昔日的欢娱和自由,只能在花开花谢、月圆月缺的交替与循环的现实处境中进行此生无奈的追忆和忏悔。另外,李白从“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的朦胧醉意中追问“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的人生哲理,从而生发了“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的生命感慨,从而把时间对生命的劫掠和生命在时间面前的无奈这一永恒的自然规律宣泄得淋漓尽致。
参考资料:古代诗歌意象鉴赏备考大全(2)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2个回答  2007-11-23
月亮的意象分析
1、 月亮的基本象征意义之一:月亮是母亲与女性的化身,反映女性
祟拜的生命意味,代表母系社会的静温与和谐,她反映着女性世界的
失意与忧伤。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的传说,给月亮是月亮成为一个女
性化的象征意象。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日为阳,月为阴;男性为阳,
女性为阴。它指向一个曾经存在,但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后来被父系氏
族社会放逐的母系社会。相对于当时那战乱频繁,礼教森严的社会,
月亮所代表的母系社会理想。

2.月亮的基本象征意义之二;月亮时晦时明,时圆时缺,周而复始,它
既是运动的代表,又是永恒的象征,于是它总是引导人们对生生不已的
哲学精神的礼赞,也启示人们对宇宙永恒的思考,激发人们宏大 的天问
意识和人生喟叹。

3、 映照在中国人心灵世界里有两种不同的月亮世界:一种是神话观念中的月亮,
神话的月亮是诗化的月亮,它谈泊静温空寂通脱给中国的古典艺术以深刻的象征
启示;一种是科学本体的月亮它盈亏变化,时晦时明,启迪着中国的科学
与智慧。因而月亮可以有很广泛的衍生意:

(1)思乡或相思:在月亮意象中反映着古代文人寻找母亲世界、寻找精神
家园、恢复世界的和谐统一的心理,反映在古典诗词里常常表现出望月思
乡的主题,旧梦重温的情思,月亮是昭然于天际凝然不动的乡愁,诗人怀念
家园、父母的情思,常寄托于明月的传递。当孤臣浪子云游天涯之际总是把
明月与故乡联系在一起,明月成为启动乡愁、寄托相思、返归家园的神秘象
征物。这不正标志着在人们意识的深层,月亮总是母亲社会温馨与和谐的象
征,因而每当入人们浪迹天涯心灵孤寂之时,月亮便成为家园的寄托精神的
寄托了;月亮牵系着相思的心灵,缩短着时空的距离,这样又引发了旦古一
月两地相思和思乡的主题。
(2)月亮反映着古代诗人骚客孤独与寂寞的心态,反映着失意者寻求慰藉与解脱
的心理。
(3)月亮的永恒和盈虚的循环变化,让人想到时间和宇宙中事物在正反两面之间
的辩证发展。月亮作为一种象征形式,它唤起了人们苍茫持渺的宇宙意识和历史
意识,唤起了具有广大空间的人生喟叹,触动着悠远荒古的文化原始意象,因此月
亮意象的出现总伴随着阔大苍凉的宇宙空间、浩渺悲壮的天问意识相雄浑高古的审
美境界。
(4)月亮作为一种永恒与自然的象征它又成为士大夫逃避纷纭的现实苦难、超群拔
俗、笑傲山林的人格化身,在否定了现实的功利的人生目的和道德之后,月亮就成
为一种飘逸的风范。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