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知识点杂乱,学生成绩总落下,作为教师该如何帮助孩子建立知识体系呢?

如题所述

老师应该以时间线串联整个历史节点,然后帮助学生分析某个历史节点什么人做了什么事情,有什么影响,孩子就可以比较系统的梳理历史知识,提高成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6-01
可以画一条数轴。然后按照时间发展的顺序让学生进行学习,这样就可以及时的将知识进行梳理,学习的效果也会很好的。
第2个回答  2022-06-01
作为教师应该要帮助孩子列知识框架,让孩子能够根据框架来学习,这样可以让孩子有特别好的认知体系。
第3个回答  2022-06-01

历史作为我国文化,是每个学生都应该要学习的知识内容,但是有不少学生在学习历史时,总是会出现知识点杂乱,落下成绩的情况。虽说是我国历史,但对于学生而言这是全新的内容,所以只有掌握合适的学习方法,才能真正理解历史知识点,那么作为教师应当如何帮助孩子建立知识体系呢?

一、只记重点,去除繁杂的内容

教师在帮助孩子记忆历史知识点的时候,可以将重点挑出来,而不是在教学文案中呈现所有的文字。老师的教学从一定程度上,就已经决定了孩子吸纳知识的能力,如果教案中全都是文字,孩子无法从中提取重点,那么又该如何记忆呢?所以老师在做教案的时候,一定要将重点内容的字体最大化,便于孩子进行记忆,而且要根据书本当中的内容进行简单化。将繁杂的内容以及根本不需要的文字进行去除,只留重点。这样能够帮助孩子有效建立起自己的知识体系,并且也有助于老师提高教学效率。

二、通过历史时间构架思维导图

在历史学习中最重要的就是每一个事件的时间点,所以老师可以教育孩子,让他们根据时间点来记忆每个历史事件。在历史考试的考核中,无非是考每个时间点发生了什么事情,对后世产生了什么影响等等。而很多学生在考试时,无法将时间和时间对应,自然也无法将自己所记忆的各类知识点写在对应的题目

所以在记忆历史时间的时候,应该要构架起自己的思维导图,根据每个历史事件的不同,标明不同的时间。思维导图可以按照事件之间的联系,也可以按照时间排列,只要以学生自身的理解能力为主即可。最主要的是在学习过程中,将事件和发生时间对上号,这样就可以有效帮助孩子提升,并且建立知识体系。

三、在各人物间建立联系或是相同点

所谓知识体系就是让孩子在脑海中建立起一座图书馆,在考试时能够及时根据题目对应找出知识点内容。而知识体系除了构建思维导图之外,我们也可以尝试在各人物间建立联系,或者是找寻相同点。比如根据每任皇帝的父子关系,进行时间的记忆,然后再根据不同的事件时间进行相联系。多重组合的记忆方式,有助于学生建立起自己的知识体系,在各者有了联系或是相同点的前提下,学生的学习能够更加有效,而这更是公认的有效记忆方式

历史的学习最重要的就是时间节点问题,在各类题目中我们往往会看到出现数个时间点,这种模糊选项我们无法排除,所以只有依靠自己强大的记忆库进行搜寻,才能够真正掌握每个历史事件以及知识点。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