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三百,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的翻译

如题所述

这句话的意思是:《诗经》三百零五篇,大多是古代的圣贤之人为抒发胸中的愤懑之情而创作的。

出处:汉·司马迁《太史公自序》

选段:

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译文:

从前文王被囚禁在羑里,就推演了《周易》;孔子在陈国和蔡国受到困厄,就写作《春秋》;屈原被怀王放逐,就写了《离骚》;左丘明眼睛瞎了,这才有了《国语》。

孙膑遭受膑刑之苦,于是研究兵法;吕不韦谪迁蜀地,后世却流传着《吕氏春秋》;韩非子被囚禁在秦国,《说难》、《孤愤》才产生;《诗经》三百零五篇,大多是古代的圣贤之人为抒发胸中的愤懑之情而创作的。

文本解读

先写决心以继任孔子的事业为己任,并高度评价《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纪”,“别嫌疑,明是非”,“拨乱世,反之正”的历史作用,这实际上也是阐发自己写《史记》的宗旨;次写在写作过程中遭受李陵事件的惨祸,但决心以古圣贤为榜样,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终于完成了这部空前的巨构。

文章最后部分分条叙述《史记》一百三十篇各自的写作本意,说明这部书是在广泛收集天下“遗文古事”和“放失旧闻”的基础上写成的,名为《太史公书》。这篇序言是研究司马迁生平、思想和史学观点的极为珍贵的史料,与《报任安书》并称。

全文结构宏大,气势雄浑。《史记》全书的大纲细目,粲然明白。加之文辞高古庄重,感情悲怆真挚,具有巨大的艺术魅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