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鲁迅不喜欢郭巨埋儿

如题所述

因为鲁迅认为那是“封建愚孝”,并不是真正的孝。鲁迅先生以调侃自己的方式说明了,孝是应该的,迂腐是愚蠢的,盲从是可悲的,卫道是可恨的。

对于当下国人,孝道该如何提倡,仍然是非常值得思索和探讨的问题。那些煞费苦心修饰出来的完美的,让人们去膜拜敬仰的神像,是不能打动人心的。

扩展资料:

郭巨埋儿的故事概括:

郭巨,晋代人,对母极孝。后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的母亲非常疼爱孙子,自己舍不得吃饭,把食物留给孙子吃。

郭巨觉得养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儿子可以再有,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

当他们挖坑时,在地下二尺处忽见一坛黄金,上面写:"天赐孝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夫妻得到黄金,回家孝敬母亲,并得以兼养孩子。从此,郭巨不仅过上了好日子,而且孝顺的美名传遍天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4-12
因为郭巨埋儿等二十四孝故事代表一种病态的封建尽孝模式,尽孝尽到这个程度,已经不是孝道了,太过流于形式了。鲁迅批这个其实就是批那种不人道的封建主义。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5
鲁迅不仅不喜欢郭巨埋儿,而且对“二十四孝图”之类封建尽孝形式也都进行了彻底批判(见鲁迅《朝花夕拾》之《二十四孝图》)。虽然说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似乎有矫枉过正之嫌,但当时确实对于反封建起到了积极的影响。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2-04-12
鲁迅的祖母还在,他担心父亲也学郭巨孝敬祖母,也会把他埋了。所以他看了二十四孝图之后很害怕。还有一方面,就是鲁迅认为封建伦礼如郭巨埋儿之类有悖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