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有哪几种意思?

简明的回答,烦琐的不会成为最佳答案!

  子
  子注解

  --------------------------------------------------------------------------------

  子

  zǐ

  (1) ㄗˇ

  (2)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

  (3)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

  (4) 动物的卵:鱼~。蚕~。

  (5)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

  (6)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刵 )。棋~儿。

  (7)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

  (8)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

  (9)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

  (10)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1)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

  (12)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

  (13)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

  (14)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

  (15) 姓。

  (16) 郑码:YA,U:5B50,GBK:D7D3

  (17) 笔画数:3,部首:子,笔顺编号:521

  参考词汇

  --------------------------------------------------------------------------------

  son child seed

  女 父 母

  详细注解

  --------------------------------------------------------------------------------

  子

  zǐ

  〔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小儿在襁褓中,有头、身、臂膀,两足象并起来的样子。“子”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婴儿)

  (2) 同本义 [baby;infant]

  子,十一月阳气动,万物滋,人以为偁。象形。古文从巛,象发也。籀文从囟,有发、臂、胫,在几上也。——《说文》。按,象儿在襁褓中足倂也。

  子,子息。——《广韵》

  居然生子。——《诗·大雅·生民》

  子也者,亲之后也。——《礼记·哀公问》

  子者,父之合也。——《春秋繁露基义》

  子者,父之阴也。——《汉书·杜钦传》

  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荀子》

  (3) 又如:子衣(小儿的胎衣)

  (4) 儿女。古人称子兼男女 [child]

  孀妻弱子。——《列子·汤问》

  (5) 又

  有子存焉。

  (6) 又

  (7) 又

  孙又生子。

  子墨衰绖。(晋襄公的丧服都染成黑色。子,指晋襄公。墨,动词,染黑。衰,通缞,丧服,粗麻布做成。绖,头巾和腰带。)——《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8) 又如:子党(儿女辈);子道(儿女对父母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子姓(泛指子孙,后辈);子辈(儿女)

  (9) 今则专指儿子,即某人直系血统的下一代男性 [son]

  无子,有女二人。——唐·陈玄佑《离魂记》

  (10) 又如:子侄(本指子与侄。后用以通称晚辈);子胤(子息,后嗣);子父(父和子);子母(母和子);子客(儿子的宾客)

  (11) 子孙 [descendant]

  (12) 通常指晚辈直系或旁系血亲

  圣王之子也,有天下之后也,执籍之所在也,天下之宗室也。——《荀子·正论》

  (13) 系另一人或一个共同世系的后裔;后代

  我本汉家子,将适单于庭。——石崇《王昭君辞》

  (14) 人的通称 [person]

  招招舟子,人涉昂否?——《诗·邶风·匏有苦叶》

  (15) 又如:樵子;舟子;子马(人马);子童(后妃或仙女的自称);孤子(年少死了父亲的人);才子(特别具有才华的人);女子(女性);小子(年幼的人;晚辈);内子(内人,即妻子);夫子(旧时对学者的称呼;旧时学生称老师);孝子(对父母十分孝顺的人);游子(离乡在外或久居外乡的人)

  (16) 中国古代士大夫的通称 [literate and officialdom (in feudal China)]

  诸侯之上大夫卿、下大夫、上士、中士、下士凡五等。亦称“子”,若宣子、武子之类是也。——赵彦卫《云麓漫钞》

  (17) 中国古代对男子的通称 [man]

  子年少。——晋·干宝《搜神记》

  而独不足子所乎。——明·刘基《卖柑者言》

  子之说。——清·黄宗羲《柳敬亭传》

  子不闻藏书者乎?——清·袁枚《黄生借书说》

  (18) 古人对自己老师的称呼 [master]

  子曰:学而时习之。——《论语》

  子墨子闻之。——《墨子·公输》

  (19) 又

  子墨子解带为城。

  (20) 地支的第一位 [the first of the twelve Earthly Branches]

  (21) 与天干相配,用以纪年

  太岁在子日困敦。——《尔雅》

  (22) 用以纪月,即农历十一月

  子,又以纪月。——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颐部》

  (23) 用以纪日

  不辟子卯。——《仪礼·士丧礼》

  (24) 用以纪时,即夜半十一时至一时

  子时得阳气,而丑则鸡鸣。——《西游记》

  (25) 又如:子夜

  (26) 专指女儿 [daughter]

  缵女维莘,长子维行。——《诗·大雅·大明》。毛传:“长子,长女也。”

  曹丞相因念令先君是绝代儒宗,夫人是名公爱子,不忍埋没这白草黄云之外。——明·陈与郊《文姬入塞》

  (27) 又如:子媳(女媳)

  (28) 加在姓氏或数词后面作为对人的尊称 [honorific title with the surname]

  此三子者。——《战国策·魏策》

  非郑尹而快孙子。——唐·柳宗元《柳河东集》

  程氏子以蠹贫。——《聊斋志异·促织》

  (29) 姓

  词性变化

  --------------------------------------------------------------------------------

  子

  zǐ

  〔形〕?

  (1) 小 [small]

  时大武军子将郝灵荃奉使在突厥。——《资治通鉴·唐纪》

  (2) 又如:子将(小将);子舍(小房);子闩(小门闩);子墙(院落内部的小墙);子亭(小亭);子城(大城所属的小城)

  (3) 嫩的或易咀嚼的 [tender]。如:子姜

  (4) 幼小 [young]

  郫县子鱼,黄鳞赤尾。——曹操《四时食制》

  (5) 又如:子鸭(幼鸭,嫩鸭);子鸡(小而嫩的鸡)

  (6) 属于别人的,受别人控制的 [subsidiary]。如:子公司

  子

  zǐ

  〔动〕

  (1) 通“慈”(cí)。爱;尤指像对子女一样地爱护 [love]

  天迪从子保。——《书·召诰》。王引之云:“子,当读为慈。”

  子以爱之。——《礼记·缁衣》

  封建者,必私其土,子其人。——唐·柳宗元《封建论》

  (2) 又如:子谅(慈爱诚信);子惠(惠爱百姓);子育(抚爱养育如己子)

  (3) 收养为子 [adopt as son]

  完母死,庄公令夫人齐女子之,立为太子。——《史记·卫康叔世家》

  (4) 结果实 [bear fruit]

  李性坚,实脱(晚),五岁者始子。——《齐民要术·种李》注

  (5) 尽儿女之道;善事父母 [serve one’s parents with filial devotion]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

  子

  zǐ

  〔副〕

  (1) 表示限制,相当于“只” [only]

  睡不稳,子倚着个鲛绡枕头儿盹。——《西厢记诸宫调》

  也子强如你,但衣食。——《刘知远诸官调·正宫锦·缠道》

  子喝一声,那时唬煞。——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

  (2) 又如:子有(只有);子索(只得;只索)

  子

  zǐ

  〔连〕

  (1) 相当于“虽然” [though, although]

  老子老呵,犹兀自万夫难敌。——杨梓《敬德不服老》

  (2) 又如:有子有(有虽然是有;虽则有)

  子

  zǐ

  〔代〕

  (1) 你——尊称对方,通常为男性 [you]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论语》

  (2) 另见zi

  常用词组

  --------------------------------------------------------------------------------

  子部

  zǐbù

  [Zi radical] 我国古代图书四部分类法(经史子集)中的第三大类。专列诸子百家及艺术、谱录等书。也称“丙部”

  子城

  zǐchéng

  [a small city within a larger one] 指月城、翁城等这类附着于大城的小城

  子丑寅卯

  zǐ-chǒu-yín-mǎo

  [underlying reasons] 十二地支依次序排列的前四个。比喻一套道理或原因

  子畜

  zǐchù

  [young livestock;young animal;newborn animal] 幼小的牲畜

  子代

  zǐdài

  [filial generation] 亲代

  子弹

  zǐdàn

  [cartridge;bullet] 步枪、滑膛枪或手枪发射的圆柱形弹(如用铅制、钢制或铅芯钢壳制)

  子弟

  zǐdì

  (1) [son and younger brother;children]∶子与弟;亦泛指子侄辈

  职工子弟

  阏氏子弟在。——《汉书·李广苏建传》

  (2) 又

  单于子弟发兵。

  有子弟十人。——清·洪亮吉《治平篇》

  (3) [juniors]∶泛指年轻的后辈

  此必洄曲子弟。——《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子弟素健者。——明·高启《书博鸡者事》

  与子弟角。——《聊斋志异·促织》

  (4) [those who patronize brothels]∶指嫖客

  子弟兵

  zǐdìbīng

  [army made up of the sons of the people;people's own army] 对人民军队的亲热称呼

  子妇

  zǐfù

  [son and daughter-in-law;daughter-in-law] 儿子和儿媳妇儿,也专指儿媳妇儿

  子宫

  zǐgōng

  [uterus ; womb] 雌性动物孕育幼仔的肌性器官

  子公司

  zǐgōngsī

  (1) [subsidiary company]∶被另一拥有其过半数选举股票的公司全部控制的公司

  (2) [subcompany]∶附属公司(如工业公司的附属公司)

  子贡

  Zǐgòng

  [Zigong--a student of Confucius] 孔子的弟子。姓端木,名赐,字子贡。

  子规

  zǐguī

  [cuckoo] 杜鹃鸟

  子金

  zǐjīn

  [interest] 利息

  子句

  zǐjù

  (1) [clause]

  (2) “从句”的旧称(台、港仍沿用至今)。在某些语言(如英语)它是复合句的一个成分,自有其主语和谓语,尤指其功用同名词、形容词或副词者

  (3) COBOL语言中一个语句的一部分,用以说明一基本项的结构,分别对独立的或成组的工作区暂存区给予初始值,或者重新定义由其他子句原来定义过的数据

  子爵

  zǐjué

  [viscount] 中国古代五等爵位的第四等;英国第四等级贵族的成员,位于伯爵之下,男爵之上

  子口

  zǐkǒu

  [rim] 指器物与其盖子重叠密合之处

  子粒

  zǐlì

  (1) [grain;seed;kernel;bean]∶各种粮食作物(如小麦、燕麦、稻子、小米)穗上的种子或豆类作物豆荚内的豆粒

  子粒饱满

  (2) [grain]∶泛指粮食

  子粒不收

  子路

  Zǐlù

  (1) [Zilu--a student of Confucius] 仲由,字子路,又字季路,孔子的弟子。公元前542年生,前480年死,春秋时卞地人

  子路从而后。(子路与孔子同行,子路落在后面。)——《论语·微子》

  (2) 又

  子路行以告。(子路追上了孔子,把情况告诉了孔子。)

  子棉

  zǐmián

  [unginned cotton] 未轧去棉籽的棉花

  子母扣儿

  zǐmǔkòur

  [snap fastener] 亦称“摁扣儿”。一对凹凸相合金属片制成的扣子

  子母钟

  zǐmǔzhōng

  [controlling and controlled clocks] 某些公共场所悬挂的一组大钟,其中有一座为母钟,其余为子钟,子钟受控于母钟,由母钟带动其走时

  子目

  zǐmù

  [specific item;subtile] 细目

  丛书子目

  子女

  zǐnǚ

  (1) [sons and daughters;children]∶儿子和女儿;儿女

  亦无子女。——清·袁枚《祭妹文》

  帮助丈夫,教养子女,支持门庭,料量薪水。——《儿女英雄传》

  (2) [young man and woman]∶少年男子和女子

  掠夺金帛子女

  (3) [beauty;beautiful woman;young woman]∶美女;年青女子

  今若以华堂大厦,子女金帛,令彼享用,自然疏远孔明、关、张等。——《三国演义》

  子时

  zǐshí

  [the period of the day from 11 p.m.to l a.m.] 旧式计时法指夜里十一点钟到一点钟的时间

  子实

  zǐshí

  [grain;seed;kernel;bean] 稻、麦、谷子、高粱等农作物穗上的种子;大豆、小豆、绿豆等豆类作物豆荚内的豆粒。也叫“子粒”

  子书

  zǐshū

  [works of ancient philosophers other than those of Confucius] 古时图书四部分类法的子部书籍,如《老子》、《墨子》、《荀子》、《韩非子》等书

  子嗣

  zǐsì

  [son;male offspring] 儿子。指传宗接代的人

  子孙

  zǐsūn

  (1) [children and grandchildren]∶儿子和孙子

  子孙荷担者三夫。——《列子·汤问》

  (2) [descendants;offspring;posterity]∶泛指后代

  子孙相继为王。——《战国策·赵策》

  (3) 又

  子孙侯者。

  人主之子孙。

  远者及其子孙。

  子孙饽饽

  zǐsūn-bōbō

  [small dumplings as food for the bride and groom] 旧时结婚新郎新娘吃的饽饽。旧时以为新婚夫妇食后可多子多孙

  子孙后代

  zǐsūn hòudài

  (1) [posterity]∶一个祖先的直到最远一代的后裔

  使我们自己和子孙后代得到自由的幸福

  (2) [offspring]∶动物和植物同种繁衍

  子群

  zǐqún

  [sub group] 一数学群的子集,其本身也是群

  子午线

  zǐwǔxiàn

  [meridian] 通过一颗行星或卫星自转轴的两极的大圆;地球表面上通过两极和某地的大圆

  子息

  zǐxī

  (1) [son;male offspring]∶子嗣

  (2) [interest]∶利息

  子弦

  zǐxián

  (1) [subchord]∶由铁路或公路曲线上的一个切点到围绕曲线的相邻链测桩的弦长,这个弦长小于桩定链测桩时所用全弦距

  (2) [fine silk string for musical instruments]∶较细的线弦,做三弦、琵琶、南胡的外弦用

  子痫

  zǐxián

  [eclampsia] 妊娠后半期出现的病态,表现为血压升高、水肿、蛋白尿以及痉挛或昏迷

  子虚

  zǐxū

  [fictitious;unreal] 汉司马相如所著《子虚赋》中的虚构代言人之一,他与另两位代言人乌有和亡是公以问答形式叙述全书内容。后来以此形容虚无或毫无根据的事

  子虚乌有。——《汉书·叙传下》

  子婿

  zǐxù

  [son-in-law] 女婿

  子夜

  zǐyè

  [midnight] 半夜;午夜

  子叶

  zǐyè

  [cotyledon] 种子植物胚的组成部分之—。植物发育时的第一片叶或者第一对或第一轮叶中之一个。它的功能是使内胚乳中储藏的养料用于幼植物的发育,但有时也充当储藏或光合作用器官

  子一代

  zǐyīdài

  [first filial generation;F1] 由亲代特性不同的所有杂合的成员交配产生的第一代

  子音

  zǐyīn

  [consonant] 辅音

  子婴

  Zǐyīng

  [ZiYin] 秦二世胡亥的侄子。赵高杀二世,立他为秦王,在位四十六天。刘邦攻破咸阳。子婴投降。后为项羽所杀。——《史记·项羽本纪》

  子钟

  zǐzhōng

  [slave clock] 高精度天文钟的辅助设备,它减少和代替几乎所有后者的装置,于是保证了性能的一致性

  子侄

  zǐzhí

  [sons and nephews;juniors;the younger generation] 儿子和侄子,泛称晚辈

  子子孙孙

  zǐzǐ-sūnsūn

  [generation after generation of descendants] 子孙后裔,指一代接一代世代相延

  子子孙孙,勿替引之。——《小雅》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列子·汤问》

  基本词义

  --------------------------------------------------------------------------------

  子

  zì

  〔助〕

  (1) 构词后缀。

  (2) 加在名词后。如:房子;车子

  (3) 加在动词或形容词词素后。如;胖子;瘦子;垫子

  (4) 个别量词后缀

  (5) 另见zǐ

  子

  ⑴生殖,生育。《素问·上古天真论》:“人年老而无子者,材力尽邪?”
  二儿女,胎孕。《素问·阴阳别论》:“阴搏阳别,谓之有子。”
  ⑶把……看作自己的儿女。《灵枢·九针十二原》:“余子万民,养百姓。”
  四指核仁类颗粒状器物。《素问·三部九候论》:“瞳子高者,大阳不足。”
  ⑸你,第二人称代词。《灵枢·官能》:“余司诵之,子听其理,非则语余。”
  ⑹人的通称。如男子,女子。⑺男子的美称或尊称。如君子,夫子。⑻十二地支的第一位。常用以纪时日或年月。《素问·六微旨大论》:“天气始于甲,地气始于子,子甲相合,命曰岁立。”
  ⑼指代北方。《灵枢·卫气行》:“子午为经,卯酉为纬。”
  ⑽我生者,与“母”相对。《难经·六十九难》:“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
  ⑾植物的种子。如杏子。⑿禽类动物的蛋。如鸡子。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173535.htm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11-27




(1) ㄗˇ

(2)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

(3)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

(4) 动物的卵:鱼~。蚕~。

(5)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

(6)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刵 )。棋~儿。

(7)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

(8)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

(9)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

(10)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1)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

(12)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

(13)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

(14)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

(15) 姓。

(16) 郑码:YA,U:5B50,GBK:D7D3

(17) 笔画数:3,部首:子,笔顺编号:521

参考词汇

--------------------------------------------------------------------------------

son child seed

女 父 母

详细注解

--------------------------------------------------------------------------------





〔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小儿在襁褓中,有头、身、臂膀,两足象并起来的样子。“子”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婴儿)

(2) 同本义 [baby;infant]

子,十一月阳气动,万物滋,人以为偁。象形。古文从巛,象发也。籀文从囟,有发、臂、胫,在几上也。——《说文》。按,象儿在襁褓中足倂也。

子,子息。——《广韵》

居然生子。——《诗·大雅·生民》

子也者,亲之后也。——《礼记·哀公问》

子者,父之合也。——《春秋繁露基义》

子者,父之阴也。——《汉书·杜钦传》

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荀子》

(3) 又如:子衣(小儿的胎衣)

(4) 儿女。古人称子兼男女 [child]

孀妻弱子。——《列子·汤问》

(5) 又

有子存焉。

(6) 又

(7) 又

孙又生子。

子墨衰绖。(晋襄公的丧服都染成黑色。子,指晋襄公。墨,动词,染黑。衰,通缞,丧服,粗麻布做成。绖,头巾和腰带。)——《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8) 又如:子党(儿女辈);子道(儿女对父母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子姓(泛指子孙,后辈);子辈(儿女)

(9) 今则专指儿子,即某人直系血统的下一代男性 [son]

无子,有女二人。——唐·陈玄佑《离魂记》

(10) 又如:子侄(本指子与侄。后用以通称晚辈);子胤(子息,后嗣);子父(父和子);子母(母和子);子客(儿子的宾客)

(11) 子孙 [descendant]

(12) 通常指晚辈直系或旁系血亲

圣王之子也,有天下之后也,执籍之所在也,天下之宗室也。——《荀子·正论》

(13) 系另一人或一个共同世系的后裔;后代

我本汉家子,将适单于庭。——石崇《王昭君辞》

(14) 人的通称 [person]

招招舟子,人涉昂否?——《诗·邶风·匏有苦叶》

(15) 又如:樵子;舟子;子马(人马);子童(后妃或仙女的自称);孤子(年少死了父亲的人);才子(特别具有才华的人);女子(女性);小子(年幼的人;晚辈);内子(内人,即妻子);夫子(旧时对学者的称呼;旧时学生称老师);孝子(对父母十分孝顺的人);游子(离乡在外或久居外乡的人)

(16) 中国古代士大夫的通称 [literate and officialdom (in feudal China)]

诸侯之上大夫卿、下大夫、上士、中士、下士凡五等。亦称“子”,若宣子、武子之类是也。——赵彦卫《云麓漫钞》

(17) 中国古代对男子的通称 [man]

子年少。——晋·干宝《搜神记》

而独不足子所乎。——明·刘基《卖柑者言》

子之说。——清·黄宗羲《柳敬亭传》

子不闻藏书者乎?——清·袁枚《黄生借书说》

(18) 古人对自己老师的称呼 [master]

子曰:学而时习之。——《论语》

子墨子闻之。——《墨子·公输》

(19) 又

子墨子解带为城。

(20) 地支的第一位 [the first of the twelve Earthly Branches]

(21) 与天干相配,用以纪年

太岁在子日困敦。——《尔雅》

(22) 用以纪月,即农历十一月

子,又以纪月。——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颐部》

(23) 用以纪日

不辟子卯。——《仪礼·士丧礼》

(24) 用以纪时,即夜半十一时至一时

子时得阳气,而丑则鸡鸣。——《西游记》

(25) 又如:子夜

(26) 专指女儿 [daughter]

缵女维莘,长子维行。——《诗·大雅·大明》。毛传:“长子,长女也。”

曹丞相因念令先君是绝代儒宗,夫人是名公爱子,不忍埋没这白草黄云之外。——明·陈与郊《文姬入塞》

(27) 又如:子媳(女媳)

(28) 加在姓氏或数词后面作为对人的尊称 [honorific title with the surname]

此三子者。——《战国策·魏策》

非郑尹而快孙子。——唐·柳宗元《柳河东集》

程氏子以蠹贫。——《聊斋志异·促织》

(29) 姓

词性变化

--------------------------------------------------------------------------------





〔形〕?

(1) 小 [small]

时大武军子将郝灵荃奉使在突厥。——《资治通鉴·唐纪》

(2) 又如:子将(小将);子舍(小房);子闩(小门闩);子墙(院落内部的小墙);子亭(小亭);子城(大城所属的小城)

(3) 嫩的或易咀嚼的 [tender]。如:子姜

(4) 幼小 [young]

郫县子鱼,黄鳞赤尾。——曹操《四时食制》

(5) 又如:子鸭(幼鸭,嫩鸭);子鸡(小而嫩的鸡)

(6) 属于别人的,受别人控制的 [subsidiary]。如:子公司





〔动〕

(1) 通“慈”(cí)。爱;尤指像对子女一样地爱护 [love]

天迪从子保。——《书·召诰》。王引之云:“子,当读为慈。”

子以爱之。——《礼记·缁衣》

封建者,必私其土,子其人。——唐·柳宗元《封建论》

(2) 又如:子谅(慈爱诚信);子惠(惠爱百姓);子育(抚爱养育如己子)

(3) 收养为子 [adopt as son]

完母死,庄公令夫人齐女子之,立为太子。——《史记·卫康叔世家》

(4) 结果实 [bear fruit]

李性坚,实脱(晚),五岁者始子。——《齐民要术·种李》注

(5) 尽儿女之道;善事父母 [serve one’s parents with filial devotion]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





〔副〕

(1) 表示限制,相当于“只” [only]

睡不稳,子倚着个鲛绡枕头儿盹。——《西厢记诸宫调》

也子强如你,但衣食。——《刘知远诸官调·正宫锦·缠道》

子喝一声,那时唬煞。——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

(2) 又如:子有(只有);子索(只得;只索)





〔连〕

(1) 相当于“虽然” [though, although]

老子老呵,犹兀自万夫难敌。——杨梓《敬德不服老》

(2) 又如:有子有(有虽然是有;虽则有)





〔代〕

(1) 你——尊称对方,通常为男性 [you]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论语》

(2) 另见zi

常用词组

--------------------------------------------------------------------------------

子部

zǐbù

[Zi radical] 我国古代图书四部分类法(经史子集)中的第三大类。专列诸子百家及艺术、谱录等书。也称“丙部”

子城

zǐchéng

[a small city within a larger one] 指月城、翁城等这类附着于大城的小城

子丑寅卯

zǐ-chǒu-yín-mǎo

[underlying reasons] 十二地支依次序排列的前四个。比喻一套道理或原因

子畜

zǐchù

[young livestock;young animal;newborn animal] 幼小的牲畜

子代

zǐdài

[filial generation] 亲代

子弹

zǐdàn

[cartridge;bullet] 步枪、滑膛枪或手枪发射的圆柱形弹(如用铅制、钢制或铅芯钢壳制)

子弟

zǐdì

(1) [son and younger brother;children]∶子与弟;亦泛指子侄辈

职工子弟

阏氏子弟在。——《汉书·李广苏建传》

(2) 又

单于子弟发兵。

有子弟十人。——清·洪亮吉《治平篇》

(3) [juniors]∶泛指年轻的后辈

此必洄曲子弟。——《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子弟素健者。——明·高启《书博鸡者事》

与子弟角。——《聊斋志异·促织》

(4) [those who patronize brothels]∶指嫖客

子弟兵

zǐdìbīng

[army made up of the sons of the people;people's own army] 对人民军队的亲热称呼

子妇

zǐfù

[son and daughter-in-law;daughter-in-law] 儿子和儿媳妇儿,也专指儿媳妇儿

子宫

zǐgōng

[uterus ; womb] 雌性动物孕育幼仔的肌性器官

子公司

zǐgōngsī

(1) [subsidiary company]∶被另一拥有其过半数选举股票的公司全部控制的公司

(2) [subcompany]∶附属公司(如工业公司的附属公司)

子贡

Zǐgòng

[Zigong--a student of Confucius] 孔子的弟子。姓端木,名赐,字子贡。

子规

zǐguī

[cuckoo] 杜鹃鸟

子金

zǐjīn

[interest] 利息

子句

zǐjù

(1) [clause]

(2) “从句”的旧称(台、港仍沿用至今)。在某些语言(如英语)它是复合句的一个成分,自有其主语和谓语,尤指其功用同名词、形容词或副词者

(3) COBOL语言中一个语句的一部分,用以说明一基本项的结构,分别对独立的或成组的工作区暂存区给予初始值,或者重新定义由其他子句原来定义过的数据

子爵

zǐjué

[viscount] 中国古代五等爵位的第四等;英国第四等级贵族的成员,位于伯爵之下,男爵之上

子口

zǐkǒu

[rim] 指器物与其盖子重叠密合之处

子粒

zǐlì

(1) [grain;seed;kernel;bean]∶各种粮食作物(如小麦、燕麦、稻子、小米)穗上的种子或豆类作物豆荚内的豆粒

子粒饱满

(2) [grain]∶泛指粮食

子粒不收

子路

Zǐlù

(1) [Zilu--a student of Confucius] 仲由,字子路,又字季路,孔子的弟子。公元前542年生,前480年死,春秋时卞地人

子路从而后。(子路与孔子同行,子路落在后面。)——《论语·微子》

(2) 又

子路行以告。(子路追上了孔子,把情况告诉了孔子。)

子棉

zǐmián

[unginned cotton] 未轧去棉籽的棉花

子母扣儿

zǐmǔkòur

[snap fastener] 亦称“摁扣儿”。一对凹凸相合金属片制成的扣子

子母钟

zǐmǔzhōng

[controlling and controlled clocks] 某些公共场所悬挂的一组大钟,其中有一座为母钟,其余为子钟,子钟受控于母钟,由母钟带动其走时

子目

zǐmù

[specific item;subtile] 细目

丛书子目

子女

zǐnǚ

(1) [sons and daughters;children]∶儿子和女儿;儿女

亦无子女。——清·袁枚《祭妹文》

帮助丈夫,教养子女,支持门庭,料量薪水。——《儿女英雄传》

(2) [young man and woman]∶少年男子和女子

掠夺金帛子女

(3) [beauty;beautiful woman;young woman]∶美女;年青女子

今若以华堂大厦,子女金帛,令彼享用,自然疏远孔明、关、张等。——《三国演义》

子时

zǐshí

[the period of the day from 11 p.m.to l a.m.] 旧式计时法指夜里十一点钟到一点钟的时间

子实

zǐshí

[grain;seed;kernel;bean] 稻、麦、谷子、高粱等农作物穗上的种子;大豆、小豆、绿豆等豆类作物豆荚内的豆粒。也叫“子粒”

子书

zǐshū

[works of ancient philosophers other than those of Confucius] 古时图书四部分类法的子部书籍,如《老子》、《墨子》、《荀子》、《韩非子》等书

子嗣

zǐsì

[son;male offspring] 儿子。指传宗接代的人

子孙

zǐsūn

(1) [children and grandchildren]∶儿子和孙子

子孙荷担者三夫。——《列子·汤问》

(2) [descendants;offspring;posterity]∶泛指后代

子孙相继为王。——《战国策·赵策》

(3) 又

子孙侯者。

人主之子孙。

远者及其子孙。

子孙饽饽

zǐsūn-bōbō

[small dumplings as food for the bride and groom] 旧时结婚新郎新娘吃的饽饽。旧时以为新婚夫妇食后可多子多孙

子孙后代

zǐsūn hòudài

(1) [posterity]∶一个祖先的直到最远一代的后裔

使我们自己和子孙后代得到自由的幸福

(2) [offspring]∶动物和植物同种繁衍

子群

zǐqún

[sub group] 一数学群的子集,其本身也是群

子午线

zǐwǔxiàn

[meridian] 通过一颗行星或卫星自转轴的两极的大圆;地球表面上通过两极和某地的大圆

子息

zǐxī

(1) [son;male offspring]∶子嗣

(2) [interest]∶利息

子弦

zǐxián

(1) [subchord]∶由铁路或公路曲线上的一个切点到围绕曲线的相邻链测桩的弦长,这个弦长小于桩定链测桩时所用全弦距

(2) [fine silk string for musical instruments]∶较细的线弦,做三弦、琵琶、南胡的外弦用

子痫

zǐxián

[eclampsia] 妊娠后半期出现的病态,表现为血压升高、水肿、蛋白尿以及痉挛或昏迷

子虚

zǐxū

[fictitious;unreal] 汉司马相如所著《子虚赋》中的虚构代言人之一,他与另两位代言人乌有和亡是公以问答形式叙述全书内容。后来以此形容虚无或毫无根据的事

子虚乌有。——《汉书·叙传下》

子婿

zǐxù

[son-in-law] 女婿

子夜

zǐyè

[midnight] 半夜;午夜

子叶

zǐyè

[cotyledon] 种子植物胚的组成部分之—。植物发育时的第一片叶或者第一对或第一轮叶中之一个。它的功能是使内胚乳中储藏的养料用于幼植物的发育,但有时也充当储藏或光合作用器官

子一代

zǐyīdài

[first filial generation;F1] 由亲代特性不同的所有杂合的成员交配产生的第一代

子音

zǐyīn

[consonant] 辅音

子婴

Zǐyīng

[ZiYin] 秦二世胡亥的侄子。赵高杀二世,立他为秦王,在位四十六天。刘邦攻破咸阳。子婴投降。后为项羽所杀。——《史记·项羽本纪》

子钟

zǐzhōng

[slave clock] 高精度天文钟的辅助设备,它减少和代替几乎所有后者的装置,于是保证了性能的一致性

子侄

zǐzhí

[sons and nephews;juniors;the younger generation] 儿子和侄子,泛称晚辈

子子孙孙

zǐzǐ-sūnsūn

[generation after generation of descendants] 子孙后裔,指一代接一代世代相延

子子孙孙,勿替引之。——《小雅》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列子·汤问》

基本词义

--------------------------------------------------------------------------------





〔助〕

(1) 构词后缀。

(2) 加在名词后。如:房子;车子

(3) 加在动词或形容词词素后。如;胖子;瘦子;垫子

(4) 个别量词后缀

(5) 另见zǐ



⑴生殖,生育。《素问·上古天真论》:“人年老而无子者,材力尽邪?”
二儿女,胎孕。《素问·阴阳别论》:“阴搏阳别,谓之有子。”
⑶把……看作自己的儿女。《灵枢·九针十二原》:“余子万民,养百姓。”
四指核仁类颗粒状器物。《素问·三部九候论》:“瞳子高者,大阳不足。”
⑸你,第二人称代词。《灵枢·官能》:“余司诵之,子听其理,非则语余。”
⑹人的通称。如男子,女子。⑺男子的美称或尊称。如君子,夫子。⑻十二地支的第一位。常用以纪时日或年月。《素问·六微旨大论》:“天气始于甲,地气始于子,子甲相合,命曰岁立。”
⑼指代北方。《灵枢·卫气行》:“子午为经,卯酉为纬。”
⑽我生者,与“母”相对。《难经·六十九难》:“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
⑾植物的种子。如杏子。⑿禽类动物的蛋。如鸡子。
第2个回答  2007-11-27
那有那么麻烦!
子:1。敬称如:老子。孔子,夫子等
2.代词;你,他
3.晚辈:儿子,孙子
4.也可以指代“人”:如“二三子”就是两三个人
5.中国古代士大夫的也称子,如:宣子、武子
等等,这几个意思够用了,搞那么多,记得住吗?真有实用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