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在长安时“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后来,却又愿被“永王燐辟为府僚佐”。这表现他怎样的思想品格?

如题所述

李白虽然喜欢游离,甚至入了道教,但都只不过是他对某些社会现象不满,但又无法拨乱反正,只好借崇慕虚无和寄情山水来逃避现实和调节心情罢了。李白内心还是充满热情、积极入世,想施展才干的。当初玄宗将他提拔起来,不过是看中他的诗才可以丰富文化娱乐生活、粉饰太平,故而只是倡优畜之,没有给他参政工作的机会,平时李白跟长安权贵打交道,目睹种种腐败骄奢横行不法,还不得不仰人鼻息,这是高傲正直的他无法忍受的,因此恳求还山。等到安史之乱爆发,天下陷入战火混乱,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更何况是满腔热血的李白呢?永王李璘是真想勤王还是想趁乱问鼎王位,这个还是悬案,但是他想借助李白的名气来壮大自己的势力是不争的事实,故而礼贤下士拉拢李白,李白只想有个报效国家、干实事展抱负的机会,而且在他看来,永王是为国兴兵的,这才下山做了永王的幕僚。后来李白稀里糊涂地被卷入帝王家的纷争,受了无妄之灾,只能说在李白在政治上的眼光和手腕不高,毕竟他是个诗人,不是个官僚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4-07
狂气奴气并重的狂奴心态。
想当官,想得要命,偏又要自命清高,摆出一付:“我很牛,你来求我啊!你来求我,我就给你当家奴……”的嘴脸,这种人就叫狂奴。他的思想品格,就是一种表面自大张狂,内心自卑奴态的思想品格。
第2个回答  2012-04-07
李白在长安时任翰林待待诏而非翰林学士说白了就是天子弄臣,他觉得无法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所以才请还。永王曾三请李白助己平乱李白于是觉得自己“提三尺剑立不世功”的机会到了!
李白是个非常爱慕仕途的人他很韩愈、很王勃、很孔丘。
第3个回答  2012-07-28
李白虽然喜欢游离,甚至入了道教,但都只不过是他对某些社会现象不满,但又无法拨乱反正,只好借崇慕虚无和寄情山水来逃避现实和调节心情罢了。李白内心还是充满热情、积极入世,想施展才干的。当初玄宗将他提拔起来,不过是看中他的诗才可以丰富文化娱乐生活、粉饰太平,故而只是倡优畜之,没有给他参政工作的机会,平时李白跟长安权贵打交道,目睹种种腐败骄奢横行不法,还不得不仰人鼻息,这是高傲正直的他无法忍受的,因此恳求还山。等到安史之乱爆发,天下陷入战火混乱,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更何况是满腔热血的李白呢?永王李璘是真想勤王还是想趁乱问鼎王位,这个还是悬案,但是他想借助李白的名气来壮大自己的势力是不争的事实,故而礼贤下士拉拢李白,受了无妄之灾,只能说在李白在政治上的眼光和手腕不高,毕竟他是个诗人。 白是个非常爱慕仕途的人他很韩愈、很王勃、很孔丘
第4个回答  2012-04-08
李白虽然喜欢游离,甚至入了道教,但都只不过是他对某些社会现象不满,但又无法拨乱反正,只好借崇慕虚无和寄情山水来逃避现实和调节心情罢了。李白内心还是充满热情、积极入世,想施展才干的。当初玄宗将他提拔起来,不过是看中他的诗才可以丰富文化娱乐生活、粉饰太平,故而只是倡优畜之,没有给他参政工作的机会,平时李白跟长安权贵打交道,目睹种种腐败骄奢横行不法,还不得不仰人鼻息,这是高傲正直的他无法忍受的,因此恳求还山。等到安史之乱爆发,天下陷入战火混乱,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更何况是满腔热血的李白呢?永王李璘是真想勤王还是想趁乱问鼎王位,这个还是悬案,但是他想借助李白的名气来壮大自己的势力是不争的事实,故而礼贤下士拉拢李白,受了无妄之灾,只能说在李白在政治上的眼光和手腕不高,毕竟他是个诗人。 白是个非常爱慕仕途的人他很韩愈、很王勃、很孔丘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