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ERP的选型和实施组织方面应得到哪些启示?

如题所述

1、信息化建设的目标:信息化建设的目标设定,必须和企业的商业模式、控制模式密切相关,依据已有的和未来规划的业务发展目标来设定信息化的目标,要以可量化指标来标识他们,作为项目中各个过程的衡量指标。
2、摆正企业和软件供应商之间的关系: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摆正企业与软件供应商之间的关系非常的关键,企业一定要树立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不能由软件供应商独立完成,企业信息化的“主角”是企业本身,而软件供应商仅仅是“配角”的身份的观念。软件供应商因该放在咨询、顾问和具体实施的地位,即使是畅想软件之类的专业软件公司,也不可能在缺少企业帮助的情况下了解到企业的需求,只有摆正了关系,才能更好的进行合作,将双方的优势集中,实现“专业人做专业事”。
3、明确选“需”而不是选“型”:技术的领先性和技术的实用性一直困扰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时的选型,单纯追求技术的先进性和实用性都是不足取的,企业应该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在追求先进性的同时强调实用性,并且一定要站在整个企业信息集成的角度来选择软件,并且要切实注重于系统的集成和开放。
4、确实了解技术、软件、实施、培训和服务是缺一不可的: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企业要树立技术先导、软件跟上,实施、培训和服务并重的整体规划,同时企业要树立,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服务是要企业进行投入的,根据成功实施的案例来看,无疑都是企业在注重选型的同时,更加注重最终的实施效果。
5、确实领会“整体规划、分步实施、效益驱动”:整体规划是系统的“整体”,是系统的“整体规划”,是实现整个系统的“技术途径”,总体规划一般不承担具体的项目设计,是整个系统研制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技术总纲。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从简单技术入手,迅速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在应用的基础上启发更广泛、更深入的需求,同时通过效益驱动可以树立企业建设信息化的信心,减少企业一次投入过多,负担过重而带来不必要的风险,分步实施同时可以紧跟信息技术发展的前沿。
6、明确领会面向目标的方法和“一把手工程”,即是不要偏离系统建设的最终目标,实现企业的整体的信息集成不仅仅要企业的最高领导亲自参与主持,还应该包括整个决策层的参与决策,是一个企业的高层领导组成的领导班子,是广义上的“一把手”。
7、确实领会信息系统的“三分技术、七分管理、十二分数据”,软件是只是管理的平台,而数据才是信息系统中被管理的主要元素,是最最需要重视的部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7-14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到您:
再论3C(ERP实施成功模型)之间的关系
程晓华
204-12-12
我前几天发布了一个所谓的“ERP实施成功3C模型”(http://www.chengxiaohua.com/h-nd-284-2_306.html),其中,C1=Customer-客户,C2=ERPConsultant-ERP顾问,C3=Management Consultant-管理咨询顾问。在这个模型里面,我把C1比作患者,C2比作卖药的,C3比作医生,我的道理很简单,企业之所以想上ERP,就如同病人觉得自己需要吃药一样,否则,你闲的没事干了,有钱没地方花了,你去上什么ERP?但其实我们正常的做法是,人有病的时候是先去看医生,而不是先去抓药,但很多人却不是这样,往往是直奔药店而去,可能是为了省钱,也可能是不相信医生,或者从来没有见到过真正的医生。
之所以要“再论”,是因为以前的小文章太短,可能没有说明白意思,导致许多人的误解。
我本人在外企制造业做供应链管理多年 ,接触、审核了无数的大大小小的供应商;后来陆陆续续地在咨询界培训、辅导了很多制造业客户。我一直在反思一个问题,直到现在,为什么还是跟20多年前,MRP刚刚进入国内的时候情况差不多,实施ERP(原先叫MRP/MRP-II)成功的企业还是少之又少?
尤其是这两年多,我自己做供应链管理咨询,扎扎实实地解剖(流程审核与数据挖掘)过几家客户的供应链管理,包括ERP应用,大的年产值几百亿,小的也有几个亿,中间从十几个亿到几十亿不等。
坦白地讲,个人感觉,我的这些客户都算是在供应链管理与ERP应用方面算是做的相对不错的了,至少,MRP基本上都可以跑起来,供应链管理组织与流程、KPI都初具雏形,有不少客户甚至还找过那些“大牌咨询公司”辅导过。
但即使这样,ERP应用水平还是差不少,一些基本的概念、逻辑的应用还是有很大的空间去挖掘,在供应链管理的可靠性、灵活性上,与所谓的外企(我工作过的)比较,还是差不少,有很多“很多放在桌子上等着拿的钱”(摘自《供应链变革》,作者:J.保罗.迪特曼,苏铁军译),如库存周转率、及时交付率的提升,物流成本降低等等,还是没有捡到。
这是为什么呢?
结合我过去的经验,包括我经常接触的那些卖药的,当医生的,我个人的总结如下:
1. 药效被有意无意地夸大了。
即使好药如SAP/ORACLE,那说白了也只是个工具,之所以卖的贵,那是因为里面的确是有一些好的成分(管理思想),这个是绝对不能否认的。但这并等于,那些卖药的自己明白药里面那些好的成分是怎么回事。无论是那些跑腿的(ERP销售),还是那些所谓的顾问(ERP实施顾问,这里的C2),大多是吃过猪肉,但不知道猪是怎么跑的。所谓对症下药,在这里基本都是“照猫画虎”,看起来像,其实,不是一会事儿。
那些烂药就更不用提了,成分基本上都是玉米糊糊之类的东西,好的可能加点小米,但也没有多少营养,勉强用来充饥罢了。如同“中华鳖精”,能有多少鳖的成分在里面?千年的王八,万年的龟,老妖儿可不是一天可以炼成的,刚孵化出来的小妖儿就是吃不了唐僧,这都是有数的。
2. 没有好医生(C3)。
改革开放之后,洋咨询在中国大行其道,刮走的钱财不会比当年八国联军掠走的少。应当说是起了一定的作用的,至少我们中国人开始知道,钱这个东西,不仅仅可以用来买机器设备,买物料,还可以“买管理”。
但问题是,这些洋医生眼界太高,一般的企业看不上,其实说白了是,一般的老百姓养不起他们,他们只好去吃大户,几百万、上千万的项目他们也不一定看得上眼。
但结果可能是,本来是几毛钱就可以治好的病,他非要让你把钱花的吐血不可。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洋咨询都这样,但这需要你自己去判断其价值,否则就很容易被认为是“钱多人傻”。
至于民间“江湖术士”,这就更多了。
看这些年,披个白大褂儿就敢当医生,是个人就敢当顾问,教授也可以做顾问公司的老板,良莠不分,水平参差不齐,有治死人的,也有搂把钱就跑了的,什么样的都有。
所以,我们大概可以看出来,好医生不多,有良心,又有水平的好医生就更少。
3. 患者本身的困境。
按理说,有毛病本身就已经是比较不幸的事情了,但现状是,你既要自己找好药,还要自己找好医生,否则你的毛病没法办。
按理说,你事先找个好医生,剩下的事情你就不需要管了,因为好医生可以真正做到对症下药,不一定非得是贵的药,合适就好。但我们可能往往是因为不相信医生,或者找不到好医生,所以干脆就自己去找药了,结果呢?所谓的好药也不一定能够治好病;如果不幸找到的是烂药呢?那就更倒霉了。
当然,找到好医生(C3)的前提是,患者(C1)要老老实实地告诉医生实际情况, 否则,再好的医生也没有办法;如果,卖药的(C2)还能够做到不夸大药的作用,老老实实地告诉你药的疗效,那就更好了。
作者程晓华先生,《制造业库存控制技巧》、《CMO-首席物料官》著作者;《制造业库存控制技术与策略》课程创始人、讲师 ,“TIM全面库存管理”咨询创始人、独立顾问;QQ:1970985562, Web: www.chengxiaohua.com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6-02-10

    回首走过的5年信息化建设道路,正确选择软件产品是成功的关键所在。

    与其他软件相比,金蝶尤其适用于复杂的制造业流程管理,能够应对大数据量的业务处理,可以实现生产、采供、仓存、财务各环节之间灵活连接,数据流转顺畅。

    同时还适应多种复杂流程的设计要求,是较理想的以生产制造为主的ERP管理软件系统。 

    实施人员选择是否恰当也是ERP实施中的一门学问。

    一般认为,一把手亲自抓ERP实施是成功的关键,但凯泉认为,需要企业一把手去抓的事务通常非常多,要求一把手深入到企业内部去全流程跟踪,制订相关策略是不现实的。

    最好的人选是企业中既懂技术又懂业务的人员,这样的人了解企业,知道企业的问题出在哪些环节,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同时能把握软件,可以将软件的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

第3个回答  2012-04-08
先评估自己企业的现状,要明确想用信息化协助支持解决企业那方面的问题。注意是协助支持,企业问题的解决最终还是要人去做的,信息化本身不能直接解决企业的问题。
比如好多制造业企业的生产管理,可以说大部分ERP本身功能上就有问题。现加上企业管理基础差,问题常常很难解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