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7的所有改型?

歼7好像有很多改型,不过我看百科写得好像也不全。
哪位能提供一些?

歼7B是专为出口设计的,我国没装备。

歼七I
早在1964年,中国就已决定将其转移到成都和贵州生产。歼七I昼间防空型是由成都飞机公司制造的歼七飞机的第一种型号,该机的基本方面与沈阳制造的歼七型机相似。1976年6月首次试飞,试飞员景正华。与原型(MiG-21F-13)相比,主要改进有:机身左侧增加一门航炮(原型的主要武器为一门右侧机身行炮和两枚外挂导弹),加强了近战火力;进气道调节锥由3级调节改为无级机调节,改善了平飞加速性能;近期道唇口的圆弧半径由0.5毫米增加到2毫米,改善了低速飞行时的气流流动特性,提高了起飞推力。
F-7A
歼七I的出口型,也由沈阳飞机厂制造,并有少量出口到阿尔巴尼亚和坦桑尼亚。与歼七I比较其改进有发动机由原来的涡喷-7型改为涡喷-7乙型,加力推力从56.39千牛增加到58.8千牛,发动机寿命延长;着陆阻力伞舱由机腹移到了垂尾根部,这样就可以提前放伞,以进一步缩短着陆滑跑距离;改装部分机载电子设备;后期产品为外挂近距导弹敷设了电缆。

F-7B
专为出口设计的F-7B,已向埃及和伊拉克出口。歼七的这些早期型号,与后期的米格-21F-13型机相同,具有宽翼弦垂直尾翼,并且保留了早期米格-21F飞机装备的两门30毫米口径航空机炮。伊拉克的F-7战斗机,在该国与伊朗长期进行的两伊战争中,发挥了主力作用。其中,有一批飞机还参加了前几年进行的那次海湾战争, 但当时有不少都损失在地面,其它的也被多国部队的战斗机击落。象伊拉克其它所有的战斗机一样,能飞的F-7也少得可怜。而且,事实也证明,即使它们参战,也只不过是多国部队那些在数量上具有压倒优势的、性能优良战斗机的牺牲品。

歼七II
在歼七I基础上的进一步改进型(曾称歼七I改),1978年12月30日首飞,试飞员余文明。主要改进有:以自行研制的火箭弹射座椅代替了原来苏联设计的带离式弹射救生装置,新型弹射座椅装有一枚大推力弹射火箭,弹射时,它不仅加速平稳,使飞行员脊柱受伤的可能性较小,而且还能使其具有更高的弹射轨迹。飞机在地面零高度,时速超过260公里的条件下,该系统也能进行弹射。在空中弹射时,飞机的最大飞行速度可达到890公里/小时。有意思的是,这种新的弹射座椅直到1984年才被使用。受到中国空军青睬的这种弹射座椅,在1985年所进行的5次弹射均告成功。其中最后一次弹射除座椅的常规性能不错外,其它也很顺利。座舱盖由整体向前开启改为向后开启,前风挡固定;着陆阻力伞舱上移至垂尾根部,缩短了飞机的着陆滑跑距离;在机腹内沿纵向中心线,还设有 一个容量为720升的燃油箱,增加了载油量,以扩大作战半径。
歼七IIA
在歼七II的基础上加装了引进的火控设备,1984年3月7日完成试飞,试飞员余文明。结构上有以下改进:机头空速管支臂缩短,由机头下方移至机头右侧上方,并改为固定式;改进了雷达天线罩;垂尾顶部安装了甚高频(VHF)天线。

F-7M
在歼七IIA基础上发展的出口型,F-7M即已知的"空中卫士"战斗机。该机已出口到伊朗、津巴布韦,可能还有伊拉克,但几乎可以肯定没有巴基斯坦和盂加拉国。F-7M "空中卫士"飞机研制始于1981年,1983年8月31日首飞,F-7M装一台进一步轻量化的WP-7B(BM)发动机,两翼冀下各增加了一个外接点,具有更强的防鸟撞风挡玻璃和一副加强的起落架。该机适合携带PL-7、PL-2和PL-3导弹。PL-7是马特拉公司的R550"魔术"导弹的仿制品,PL-2和PL-3则是降低了性能的苏联AA-2"环礁"导弹的仿制品。也许,最重要的是,F-7M装有西方各种航空电子设备,其中包括GEC航空电子公司的一种平显仪和目标瞄准计算机,即956HUDWAC;一部经改进提高了反电子干扰性能的新型远距测距雷达;一台新型大气数据计算机,以及雷达高度表和敌我识别系统、更安全的无线电通讯收发两用机等。在外观上,通过重新安置的空速管,也容易将这种飞机与歼七II相区别:F-7M的空速管移到了机头锥的上方,偏置在右侧;歼七II则设在机头下面。按国内空军要求改装的称歼七IIM型。
歼七H
增强了对地攻击能力的一种改型,1985年3月试飞,主要改进项目有:改用通用外挂梁;改装煤油启动的涡喷-7乙延寿发动机;主起落架支柱加强,采用无内胎轮胎;改装了发射控制电路。

F-7MP
歼七M的改进型,1988年6月9日试飞,试飞员卢国堂。主要改进:加装了电子设备和后视镜等座舱设备;改装了外挂系统,可挂不同型号的空空导弹、火箭和炸弹;驾驶杆缩短50毫米,减轻了飞行员的手臂疲劳。F-7P、F-7PG、F-7MB和F-7N都是由F-7MP发展而成的出口型飞机;此外,还有由歼七II改进的歼七II出口型和歼七IIK出口型。

F-7P 天空闪电

专为满足巴基斯坦空军需要而设计的F-7P,被称为"天空闪电",是一种与F-7M极为相似的飞机,但作了进一步改进,改进项目有24项。早在70年代,巴基斯坦就看好米格-21,其空军有一批高级军官也积极鼓动装备这种飞机。这批军官曾轮换派驻过阿拉伯各国空军,有飞行米格-21飞机的经验。例如,巴空军准将萨塔尔.阿尔维(Sath rLVI)就曾驾驶叙利亚的一架米格-21飞机,击落了以色列的一架"幻影"III战斗机。这种事例,使他们对苏联这种战斗机有很好的印象。
歼七III
全天候作战型,曾称为歼七大改或歼七甲;兼有对地攻击能力。歼七III从1981年开始设计,重新设计的部分占82%,只有18%保留原设计。1984年4月26日原型机首次试飞。与以前的歼七II相同,新飞机的试飞员也是余明文,实际上是首席试飞员,但当时的中国还没有这种称呼。歼七III是由成都飞机公司和贵州航空工业公司联合研制的,后者主要负责飞机机翼和前起落架的设计。该机的主要改进有:采用新的全天候雷达设备,提高了飞行控制系统的性能水平,改装IV型弹射座椅(F-7P也使用这种座椅),增加机内燃油量,以及改装新的涡喷-13型发动机,推力64.72千牛。这种型号的发动机是在涡喷-7的基础上发展的,不但体积更小,而且改进了压气机和轴承(大大降低了发动机的振动水平),在结构材料上增加了钛合金,同时在燃料系统中安装了集成电路金属探伤设备(防止渗漏)。这些改进对发动机的可靠性和寿命有明显的影响。另外配备了全天候雷达和比较先进的火控系统;翼下可挂多种型号的空空导弹、火箭和炸弹;机内燃油量增加;机翼后缘装有吹气襟翼;改装新型的座舱盖,向右开启,上方有后视镜;装有零高度、零速度火箭弹射救生坐椅。
经过改进后生产的歼七III飞机,表面上看起来象米格-21MF"鱼窝"-J(Fishbed-j),如起落架处的凸包、迎角传感器和冀刀相同,机头进气道和中心锥整流罩加大了也一样,但实际上有了很大的变化。该祝还在翼根下安装了两门机炮,代替了以前安装在机腹短舱内一门23毫米机炮。飞机上还装有"附加扦"式的敌我识别天线。
在中国空军服役的歼七III飞机,其外表涂装主要由蓝、褐和浅褐色组成。
歼教七

歼七II的基本双座教练机是歼教七。"歼教"是歼击机教练机的简称。这种飞机是为歼七、歼八飞机飞行员训练及改装需要而设计的,在外观上,它与米格-21U"蒙古人-A"飞机很相似。研制这种教练机的想法产生于1979年,使用需要则是在1981年提出的。该机由贵州航空工业公司负责研制。引人注目的是,其研制进度快,且进展顺。1985年7月5日首飞,试飞员严秀福。主要特点是前后座舱盖均向右开启,后座舱盖上部装有电动收放的前视潜望镜;后机身下方有双腹鳍。

歼七D(原称歼七III改或歼七IIIA)
歼七D曾用名歼七III改或歼七IIIA。为了发挥歼七III的优点,弥补它的不足,由成都飞机工业公司对歼七III进行改进设计,换装了推力更大的发动机,更新了座舱设备,改进了火控系统和武器。由此发展而成的歼七D型飞机,在全天候作战效能方面大为提高。

歼七E
由成都飞机工业公司和院校合作在歼七II基础上,进行较大的改进设计,发展而成的昼间歼击机。选择了新的双三角平面形状的机翼,增设了机翼前后缘机动襟翼,提高了亚、跨音速机动性能;增加发动机推力,降低油耗,将原涡喷-7乙发动机换为涡喷-13F发动机;加装了平显武器瞄准系统,大气数据计算机等;换装了航姿系统,无线电罗盘,信标接收机,无线电高度表,超短波电台等;加挂高性能空空导弹;增加武器外挂能力,在机翼两端各加一个外挂点,增强了空对地火力;增加了压力加油系统,液压系统采用密闭加油,以及对平尾和副翼载荷进行设计改进等。改进后的飞机其低空格斗能力,起降性能,对地火力,续航时间都有了显著的提高,并对未来电子战有一定的适应能力。我国"八一"特技飞行表演队已于1994年7月选用该型飞机作为表演机另编为歼七EB(B为表演之意)。
F-7MG
歼七系列的最新改型。采用双三角形机翼(内翼后掠角57度,外翼后掠角42度),有前后缘机动襟翼,翼下有2对外挂梁,可以灵活地换装武器。
主要技术数据:最大速度:Mach 2.0.作战半径:700公里,最大 航程:2200公里,最大升限:18200 米,主要武器: 两门30mm机炮,五个外挂点,PL-2A,PL-7法制R5 50空对空导弹,57-2,90-1型火箭弹,50,150,250 ,500Kg炸弹。
歼七FS
1998年6月8日,由成都飞机工业公司等9家单位合作研制的歼七FS首飞成功,试飞员为钱学林。该型飞机将主要用于关键技术的验证飞行。从外形上看,歼-7FS与原有歼-7系列战斗机的最大区别是,改变了原机头进气方式,即演变为下颌式进气,这种进气方式与美国的A-7"海盗"攻击机类似。这种改进有两个优点:首先增加了机鼻的容积,便于安装大功率的机载雷达;其次,提高了大仰角飞行时的进气效率,从而使飞机的姿态机动能力增强。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34778491.html?si=2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12-05
是的,据说都要改造成一种“自杀”无人机,因为其已经退役。
自杀”无人机是近年来无人机发展的一个新兴亮点,通过远程遥控无人机飞行撞向目标,即采用“自杀式”攻击方式,严格来说,它们也许算不上是真正意义上的无人攻击机,但较低的成本和较高的使用效率却让这种形式的无人机大行其道,近年来,西方媒体对中国秘密发展多种特种用途“自杀”无人机关注有加,特别重视分析和研究解放军依托“自杀”无人机形成一套套出其不意的战法,今天本期策划就为大家抛砖迎玉,来说说解放军到底有哪几种“自杀”无人机,又如何应用这些无人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