绑架罪和敲诈勒索罪的区别

如题所述

一是勒索财物的对象不同。二是行为方式不同。

敲诈勒索罪与勒索型绑架罪的区别。主要应把握两个方面:
一是勒索财物的对象不同。绑架罪中被害人与被勒索财物人为不同的人,敲诈勒索罪中,被害人与被勒索财物人具有同一性。
二是行为方式不同。勒索型绑架罪以杀害、伤害、扣留不放等方式向被害人家属或其他人发出威胁,索取赎金,暴力方式具有可立即付诸实施的现实性和急迫性,“以钱赎人”是其本质特征。而敲诈勒索罪中,威胁、要挟的内容包括暴力伤害、毁坏被害人的人格或名誉、揭发被害人的隐私、毁坏被害人的重要财物、栽赃陷害等,不必限制被害人的人身自由,只要能够引起被害人心理恐惧即可,威胁内容是将来实施。

敲诈勒索罪的构成要件:
1、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敲诈勒索罪。
2、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必须具有非法强索他人财物的目的。如果行为人不具有这种目的,或者索取财物的目的并不违法,则不构成敲诈勒索罪。
3、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不仅侵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还危及他人的人身权利或者其他权益。本罪侵犯的对象为公私财物。
4、客观要件:
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采用威胁、要挟、恫吓等手段,迫使被害人交出财物的行为。
(1)威胁,是指以恶害相通告迫使被害人处分财产,即如果不按照行为人的要求处分财产,就会在将来的某个时间遭受恶害。
(2)威胁行为只要足以使他人产生恐惧心理即可,不要求现实上使被害人产生了恐惧心量。
(3)威胁内容可以是合法或违法,威胁的方法明示、暗示均可。
绑架罪的构成要件:
1、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2、主观要件:
本罪的主观方面由直接故意构成,并且具有勒索财物或者扣押人质的目的。其中勒索财物目的是否实现,不影响本罪的成立,只要实现扣押人质的目的,即构成绑架罪既遂。
3、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包括他人的人身自由权利、健康、生命权利及公私财产所有权利。
4、客观要件:
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的方法,绑架他人的行为。
(1)暴力,是指行为人直接对被害人进行捆绑、堵嘴、蒙眼、装麻袋等人身强制或者对被害人进行伤害、殴打等人身攻击手段。
(2)胁迫,是指对被害人实行精神强制,或者对被害人及其家属以实施暴力相威胁。
(3)其他方法,是指除暴力胁迫以外的方法,如利用药物、醉酒等方法使被害人处于昏迷状态等。

综上所述是小编对绑架罪和敲诈勒索罪的区别做出的相关回答,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三十九条
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的,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犯前款罪,杀害被绑架人的,或者故意伤害被绑架人,致人重伤、死亡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