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15道简单的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

如题所述

实验探究题
1、许多植物的花朵汁液在不同的酸性或碱性溶液中会显示出不同的颜色,如月季花瓣在近似中性的溶液中显示为红色。为探究月季花瓣在不同的酸性或碱性溶液中的颜色变化,请将你作出的各种假设及验证假设的实验方案填入下表中
你对月季花瓣在不同的酸性或碱性溶液中的颜色变化作出的各种假设 你验证该假设的实验方案
[事例](1)在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溶液中,月季花瓣呈现什么颜色 (1)将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分别滴到月季花瓣上,观察现象

2、用白磷在锥形瓶中燃烧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其中有一步操作必须打开橡皮塞才能引燃白磷,某同学发现这样很容易使产生P2O5扩散到空气中,造成实验失败,为了避免产生P2O5扩散到空气中,他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设想在不打开橡皮塞的条件下,用铜丝代替玻璃棒,将铜丝在空气中加热,利用铜的导热性将锥形瓶中的白磷引燃.请你评价该同学设计的实验是否成功,为什么?

假设 验证方法及操作 可能看到的现象 结论

3、实验室有一瓶盖有玻璃片的"空"集气瓶,不知盛有什么气体?请你作出一种假设(猜想),并按你的假设填表完成探究过程

4、消防人员告诫人们:住房发生火灾时,要用湿毛巾捂住脸部,尽量靠近地面移动,为了探究其原理,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1)将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直接通入阶梯型燃着蜡烛的烧杯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一个倒置的大烧杯模拟小房间,用小蜡烛模拟正在燃着的物质,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过对上述二个实验的分析,你觉得他们总结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图甲是在有光照条件下验证是否由绿色植物释放出来的氧气的装置;乙丙是另外两个装置,通常可作为甲的对照实验的装置是(  )

A只有乙  B只有丙  C乙和丙都是  D乙和丙都不是
6、某地的一个工厂在生产过程中会把酸性物质释放到周围河湖及空气里面,工厂东面有一个湖,湖底是石灰岩,进几年来湖水的pH已从原有的6.8降低到5.7,并保持在5.7不变,湖中原有的鱼是河鲈和鲑鱼,钓鱼者抱怨说,自从工厂开办以来,鱼资源不断减少,而工厂的科研人员作了一个实验,证明工厂放出的酸性化学品对鱼资源的减少没有关系.
  实验是这样的:科研人员用一只大容器,取来该湖的湖水,
并维持pH在5.7,从湖中找来大鱼放在该容器内,喂以蛋白质饲料,在这样的条件下,鱼兴旺成长,假定你是评判者,请你对这项实验进行评估,并据此提出自己的观点 想法及理由(至少答出两条)

7、在无色的BaCl2溶液中滴加稀H2SO4产生不溶于HNO3的白色沉淀,现知BaCl2溶液中存在H2O分子 Ba2+ 和Cl-离子,稀H2SO4中存在H2O分子 H+和SO42-离子,请你猜想一下:溶液中哪几种微粒结合产生不溶于HNO3的白色沉淀?并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想,写出简要的实验步骤,观察到的现象以及由此得出的结论.
  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8、牛奶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牛奶汁久置后其中的蛋白质变腐败会生成一种酸,使其奶汁产生“酸味”(注:变腐败的牛奶汁不同于食用的酸奶)。判断牛奶汁是否变坏,有时仅靠闻气味和观察色态不能确定,但如果用品尝味道的方法又影响身体健康,也不宜于批量检验。某奶厂有一批牛奶汁急需检验,现另外给你提供一杯新鲜未变质的牛奶汁几初中化学的常用试纸和仪器,请你设计一种不用品尝就可以检验这一批牛奶汁是否变坏的简便方法。
9、小兰通过化学方程式知道,电解水时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但实验所得数据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略大于2∶1。针对这一发现,你认为下列做法中不可取的是
A反复多次实验查找原因 
B实验所得数据与理论值相差不多,可以认为实验已经成功
C大胆提出假设:氧气比氢气易溶于水 
D查找实验装置是否漏气
10、阅读下列材料:
(1)早在1785年,卡尔迪许在测定空气组成时,除去空气中O2、N2等已知气体后,发现最后总是留下一个体积不足总体积1/200的小气泡。
(2)1892年,瑞利在测定氮气密度时,从空气中得到的氮气密度为1.2572g/L,而从氨分解得到的氮气密度1.2508g/L,两者相差0.0064g/L。
(3)瑞利和拉姆赛共同研究后认为:以上两个实验中的“小误差”可能有某种必然的联系,并预测大气中含有某种较重的未知气体,经反复实验,他们终于发现了化学性质极不活泼的惰性气体——氩。
请回答下列问题
空气缓慢通过下图a——d装置时,依次除去的气体是__________
(已知 3Mg + N2 =Mg3N2)

材料(1)(2)中的“小误差”对测定空气组成和氮气密度的实验而言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主要因素”或“次要因素”)
材料(3)中科学家抓住了“小误差”而获得重大发现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在一次实验中发现:将锌粒放在稀硫酸中能产生一种可以燃烧的气体,经验证确定为氢气。这一偶然的发现激起同学们的研究兴趣,他们又分别用铁粉、镁条和其它一些金属进行了类似的实验,都得到了氢气。氢气是一种用途广泛的重要气体,于是,该小组设立“实验室中制取氢气最佳方案”的课题。
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通过社会调查、查阅资料和实验探究,得到以下的数据:
金属 价格(每元) 金属的质量(g) 反应时间(s) 得到气体的质(g)
铁粉 100 g 1 约13900
锌粉 25g 1 约50
镁粉 10g 1 约20

试根据你探究的过程和上面的数据回答下面的问题:
(1)在相同的条件下,相同质量的上述三种金属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谁得到的氢气最多?
(2)综合考虑上述因素,简单说出你对这一课题研究的结果和过程分析。
(3)假如你是该活动小组的成员,通过前面的科学探究活动,你会有哪些收获?
12、某化学小组查阅资料发现:金属氧化物A也能催化氯酸钾的分解,且A和二氧化锰的最佳催化均在500℃左右,于是对A和二氧化锰的催化性能进行了定量对照实验,实验时均以收满500mL氧气为准(其它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已忽略)
表1 用MnO2作催化剂
实验序号 KClO3质量(g) MnO2质量(g) 反应温度℃ 待测数据
1 8.00 2.00 500
2 8.00 2.00 500
表2 用A作催化剂
实验序号 KClO3质量(g) A质量(g) 反应温度℃ 待测数据
1 8.00 2.00 500
2 8.00 2.00 500
上述实验中的待测数据应是 .
13、探究氧化铁能否对氯酸钾的分解起催化作用.
(1)填表空白
问题与猜测 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
1加热氧化铁能否放出氧气? 不能放出氧气
2加热氯酸钾能否放出氧气 木条缓慢地复燃
3 将混合物加热一会儿后用带火星的木条试验 带火星的木条立即复燃
(2)通过上述实验,小明得出的结论是:氧化铁也是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你认为结论 (填”严密”或”不严密”),理由是
14、下面是某科研人员对”蜡烛燃烧前后各物质质量之和会发生变化吗?”进行实验探究的例子,他给出了实验探究的一般步骤:
(1) 假设
①发生变化 ②不会发生变化
(2) 收集 整理资料
①蜡烛燃烧需要氧气,生成CO2和H2O
②O2 CO2等为气体
③由①②可知实验必须在密闭的容器中进行
(3) 设计并进行实验
①将一支蜡烛放在集气瓶中,盖上玻璃片,称其质量为W1g
②将蜡烛点燃,立即盖上玻璃片
③待蜡烛熄灭,集气瓶冷却,再称其质量为W2g
(4) 分析现象,得出结论
①如果W1=W2,则蜡烛燃烧前后各物质质量之和不会发生变化
②如果W1≠W2,则蜡烛燃烧前后各物质质量之和不会发生变化
请模拟上例,对”液化石油气里含有氢元素吗?”进行实验探究.
15、请用所给的仪器:试管、集气瓶、水槽、烧杯、漏斗,药品:水、CO、CO2、O2、石灰水,设计简单的实验比较CO、CO2、O2三种气体的溶解性,并动手进行操作.
16、在课堂上研究溶解性手哪些因素影响时,老师提出:请同学们自行设计设计实验验证哪些因素影响溶解性.同学们进行了充分有效的讨论,有的同学用老师给出的药品和仪器:I2(碘) 、酒精、KNO3、 NaCl、Ca(OH)2、H2O、植物油、量筒、托盘天平、试管、酒精灯,设计实验验证了影响溶解性大小的因素,有的同学应自己生活这的经历,进行了说明.试设计实验探讨影响溶解性大小的因素,从中可体会到哪些研究问题的方法?
17、为了探究不同物质、时间、数量等因素对吸附作用的影响,某学校学生设计了一个”木炭和活性炭吸附性的对比研究”实验.请根据下述实验实验现象回答有关的问题.
实验探究过程:
实验一:用量筒取10mL红糖溶液注入烧杯中,加5g活性炭,充分搅拌静置5min,将烧杯中的混合液过滤,得滤液[1]. 另取10mL红糖溶液加10g活性炭,充分搅拌静置5min,过滤,得滤液[2].
实验二: :用量筒取10mL红糖溶液注入烧杯中,加5g木炭,充分搅拌静置2min, 过滤,得滤液[3]. 另取10mL红糖溶液加5g木炭,充分搅拌静置5min,过滤,得滤液[4].
推断结论:
(1)四种溶液均比原红糖溶液的颜色浅,说明
(2)滤液[2]比滤液[1]的颜色浅,说明
(3)滤液[4]比滤液[3]的颜色浅,说明
(2)滤液[1]比滤液[4]的颜色浅,说明
18、我们知道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那么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是否一定需要纯氧呢?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某化学探究小组进行了探究,步骤如下:
①取5个大小相同的集气瓶,分别编号1、2、3、4、5,并分别使瓶内留有占集气瓶容积10%、20%、 30%、40%、 50%的水(余下为空气),用玻璃片盖住并倒扣于装有水的水槽中.
②分别用排水法向述5个瓶子中通入氧气,小心地把5个瓶子的水排完后,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取出正放好.
③分别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5个瓶中,观察到的现象如下:
编号 1 2 3 4 5
现象 微亮 亮 很亮 复燃 复燃
请你参与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从观察的现象可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所需氧气的最小体积分数介于 号瓶与 号瓶之间.
(2)用排水法收集到氧气后,4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提示:氧气的体积分数=氧气所占的体积/总的气体的体积×100%,空气中氧气的体积数约为21%)
(3)若要得到更准确的体积分数范围,只需调整①步骤中集气瓶内水的体积,并重复上述实验步骤即可,你认为调整后瓶内水占集气瓶容积的体积分数可为 .

化学计算题综合训练
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测定纯碱(假定只含杂质氯化钠)中Na2CO3的质量分数,称取纯碱固体11.2g,将其加入50 g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使气体全部放出,得到氯化钠溶液56.8 g。请你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1)反应中产生CO2的质量。 (2)纯碱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2.在对家庭居室和公共场所进行环境消毒时,人们常常用过氧乙酸。商品过氧乙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使用时一定要稀释。要配制1 L溶质质量分数为O.5%的过氧乙酸消毒液(密度约为1 g•cm-3),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20%商品过氧乙酸溶液 g。
3.张强同学购买了一瓶白醋,标签上注明醋酸(化学式为CH3 COOH)的质量分数≥5%。张强用刚刚学到的酸碱中和反应的知识,定量地测定了醋酸的含量。其实验数据如下:取用20 g白醋,与6.4g 10%的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发生中和反应生成醋酸钠(CH3C00Na)和水。请你通过计算说明,这瓶白醋中醋酸的含量是否与标签的标注相符?

4.维生素C(化学式为C6H806)对人体皮肤和牙龈的健康有重要作用,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坏血病。经研究表明,青少年每天都需要摄入60mg的维生素C,若其中的12mg由水果补充。请计算回答:(1)维生素C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 ’
(2)若食用的水果以苹果计,已知每100 g苹果中含维生素C的质量为4 mg,那么每天需吃苹果的质量是 g。
5.为测定某NaCl、Na2CO3固体混合物的组成,小明同学取16 g该混合物放入烧杯中,分五次加入稀盐酸(每次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为25g),待反应完全后,得到下面的质量关系:
加入稀盐酸的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烧杯及反应后混合物的总质量/g 122.2 146.1 170.O 193.9 218.9
请分析以上数据后计算:
(1)原固体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
(2)当加入稀盐酸至固体混合物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

7.我省各地都有丰富的石灰石矿产资源。有一矿山上的石灰石样品,其中只含杂质二氧化硅(二氧化硅是一种既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且耐高温的固体)。小琳和他的同学想测定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他们取一块石灰石样品,将其粉碎后,称出6 g放入烧杯内(烧杯的质量为20g),然后加入50 g足量稀盐酸,用玻璃棒搅拌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反应所需时间(t)和烧杯及其所盛物质的总质量(m)的关系如图所示。
试回答:
(1)将石灰石样品粉碎的主要目的是
(2)实验结束后,共放出多少二氧化碳?
(3)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

8.实验室中要配制1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2%的氢氧化钠溶液,需氢氧化钠 g,水 g。
9.某海洋化工集团用氨碱法生产的纯碱产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杂质,其产品包装袋上注明:碳酸钠≥96%。为测定该产品中含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进行了以下实验:取11.0 g纯碱样品放入烧杯中,称得烧杯及所盛纯碱样品的总质量为158.0g,再把100g稀盐酸平均分成四份依次加入样品中,每次均充分反应。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所加盐酸的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烧杯及所盛物质总质量/g 181.2 204.4 228.6 253.6
请你据此分析计算:
(1)第一次加入稀盐酸充分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 g。
(2)该产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否合格?(要求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3)根据实验数据,在右边的坐标纸上绘制出所加稀盐酸质量与生成气体质量关系的曲线。
(不要求写出计算过程,只画出曲线即可)
10.(6分)(1)你知道吗?苯氯乙酮(C8H7OCl)是警方常用的控暴剂,它对呼吸道和皮肤都有强烈的刺激性,能使人暂时失去行动的能力。苯氯乙酮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2)举重运动员在举重前常用“镁粉”搓手,镁粉的主要成分是MgCO3, MgCO3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3)在医疗上曾用作麻醉剂的“笑气”是一种氮的氧化物,其中氮与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7:4,相对分子质量为44,“笑气”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11.(8分)化学是造福人类的科学。在人体保健、医疗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请用所学过的化学知识解答下列问题。
(1)低血糖患者每天都应注意摄入一定量含淀粉的食物,以使血液中维持一定浓度的葡萄糖。请你列举两种富含淀粉的食物 、 。
(2)油炸食物不宜多吃,因长时间煎炸会产生有毒物质丙烯醛(C3H4O)。丙烯醛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请写出丙烯醛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3) 食盐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人体细胞中约含NaCl 0.9%,一般成年人每日需NaCl的量为4.5g~9 g。
①某病人因食盐摄入量不足,需要补充溶质质量分数约为0.9%的生理盐水,现医生通过诊断需为他每天注射200g生理盐水,则该病人每天可补充食盐约 g。
②小明想检验某瓶生理盐水的含盐量是否合格,他从该瓶生理盐水中取出65g溶液,然后加入足量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得到1.435g沉淀。请你通过计算帮助小明判断这瓶生理盐水的含盐量是否合格。
12.合作学习小组的同学看了硝酸铵产品包装袋上的说明(如图),对产品的含氮量产生了疑问,于是运用所学的知识对硝酸铵的含氮量进行了计算,都认为包装袋上标注的含氮量不准确。小组中李华同学的计算过程如下:
×100%=17.5% ,而王明同学计算的结果大于34%。由于计算结果不同,小组中的同学进行了讨论。
(1)你认为李华同学的计算是否正确? 。
(2)计算硝酸铵中的含氮量
(3)请你计算,该袋产品中含纯硝酸铵的质量。

13.某学校课外活动小组,对本地化工厂排放废水中的盐酸含量进行了测定。取废水50g,
用2%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中和,当溶液pH=7时,用去氢氧化钠溶液20g。计算废水中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测定时,有同学发现在反应过程中,溶液有温度的变化,于是他们进一步进行了探究。
(1)配制100mL10%的盐酸(密度为1.05g/cm3)。他们应量取38%的盐酸(密度为1.19g/cm3)多少毫升?
2)在一定体积的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慢慢滴入上述配制的10%的盐酸。有关实验中的数据记录如下:
加入盐酸的体积(V)/mL 2 4 6 8 10
溶液温度变化(Δt)/℃ 5.2 9.6 13.0 16.0 18.2

试在坐标系中绘出溶液温度变化与加入盐酸体积之间的变化关系图。

(3)根据(2)中关系图,请你从能量变化的角
度谈谈对中和反应的认识。
14.坐落于扬州宝应的江苏宝胜集团是一家以生产电缆类产品为主的国家大型企业。在电缆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定量的含铜废料(如:零碎电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四位同学得知这一情况后,围绕“从含铜废料中回收铜”提出了各自的看法。
甲同学根据已学知识,提出了一套回收方案:

乙同学在查阅资料后得知:在通入空气并加热的条件下,铜可与稀硫酸在溶液中发生反应(方程式为:2Cu + 2H2SO4 + O2 2CuSO4 + 2H2O),于是他提出了另一套方案:

(1)甲方案的①②③三个步骤中,与铜或铜的化合物有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分别是:
① ;② ;
③ 。
(2)从环保角度对两套方案的不同部分进行比较,你认为 (填“甲”或“乙”)的方案更合理。理由是: 。
(3)丙认为,无论是甲还是乙的方案,在“加铁屑”这一步时,应该加入略过量的铁屑。你认为丙这么说的道理是: 。(2分)
丁又提出了疑问:“如果铁过量,剩余的铁会混在红色粉末中,该怎么处理呢?”。请提出你的想法: 。
(4)最后,老师肯定了同学们的积极思考,但同时指出:方案最后一步所得浅绿色滤液结晶后,会得到一种俗称“绿矾”的工业产品,可增加经济效益。请写出使“绿矾”结晶的两种可能方法: 、 (“绿矾”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如果直接排放掉滤液,不仅造成了浪费,还会 。
(5)若上述方案所用的稀硫酸溶质质量分数为36.8%,问每1000mL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mL)能配制出这种稀硫酸 g,需水 mL(水的密度为1.0g/mL)。在实验室中稀释浓硫酸时,是如何操作的: 。(2分)
(6)根据乙同学查出的方程式(2Cu + 2H2SO4 + O2 2CuSO4 + 2H2O)计算:如果1000mL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mL)稀释后全部参加了反应(假设硫酸不和碎电缆皮、其他杂质反应),所能处理的废料中含纯铜多少克?(请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克。3分)
15.实验室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碳酸钠溶液400 g,需碳酸钠 g,
需水 g。
16.现有氯化钠和硝酸钾的固体混合物10.85 g,将它们全部放入烧杯中,再加入170 g硝酸银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然后过滤、洗涤、干燥,称得沉淀14.35 g。则原固体混合物中硝酸钾的质量为 g,原硝酸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17.2005年5月22日,中国登山测量队成功登上珠峰峰顶,圆满完成珠峰高度最新测量工作。登山队员常用的能源是氢化钙(CaH2)固体,用它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氢气[CaH2+2H2O=Ca(OH)2+2H2↑],氢气供燃烧之需。请回答下列问题:
(1)CaH2中钙元素为+2价,氢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
(2)现有875g氢化钙固体(含CaH2 96%),与足量水反应可生成多少克氢气?

18.某标示为5%的过氧化氢溶液已放置了一段时间,为了检验溶液的质量是否发生变化(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是否仍为5%),取该溶液20 g使其在MnO2作用下发生反应。实验结果记录如下:
反应过程记录号(按时间顺序) 1 2 3 4 5
产生O2的质量/(g) 0.12 O.25 0.36 0.40 O.40
试通过计算判断该溶液的质量是否已发生变化。

19.家里蒸馒头用的纯碱中含有少量的氯化钠,某实验小组要测定纯碱中碳酸钠的含量。现取该纯碱样品11 g,全部溶解在100 g水中,再加入氯化钙溶液150 g,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干燥后,称得沉淀质量为10 g。求:(1)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2)反应后所得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友情提示:Na2CO3+CaCl2→CaCO3↓+NaCl(注意配平)
20.苏丹红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红色染料。最新研究表明,其体内代谢产物有强致突变性和致癌性,国家正在严查添加有苏丹红的食品。已知最常见的一种苏丹红的化学式为C16H12NO,试计算:
(1)苏丹红的相对分子质量;
(2)苏丹红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3)苏丹红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21.将一块锌铜合金投入74.2g稀H2SO4中,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氢气0.2g。求:
(1)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2)实验室现有98%的浓硫酸20 g,需要多少克水才能配制成。19.6%的稀硫酸?

22.(6分)某校综合实践活动小组进行“诚信食品”研究,分析标签所列成分含量与实际是否相符,下图是某厂生产的味精包装上的部分说明,某同学取5 g味精,溶于水后加入足量AgNO3溶液,再滴加适量稀HN3(防止某些杂质的干扰),经过滤、洗涤、干燥得白色沉淀2.87 g,(化学方程式为NaCl+AgNO3=AgCl↓+NaNO3)
试通过计算确定:该味精是否可列入“诚信食品”名单?

23、糖类(按C6 H1206计)在发酵时反应生成乙醇和二氧化碳,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6 H12O6=2C2H5OH+2CO2↑,生活中l°的酒是指:1体积乙醇和99体积水的混合溶液,问:
(1)多少质量分数的糖类溶液发酵能得10的酒?(水和乙醇的密度分别为1.0 g/cm3和0.8 g/cm3)(结果保留一位小数)(6分)
(工业盐)
氯化钠(%)≥95.5
水分(%)≤3.4
氯化钙(%)≤1.1
(2)酿酒厂生产白酒时,常加入适量的一种稀酸溶液来控制酸度,发酵完成后进行蒸馏,即可得到白酒。根据所学化学知识,你认为应加入何种稀酸溶液来控制酸度?为什么?(4分)

24、右图是某工业盐产品质量指标。为了测定该工业盐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取100g该工业盐进行实验:①用碳酸钠来测定杂质氯化钙的质量分数,得到1g沉淀。②测得水的质量分数为3.3%:求:(1)100g该工业盐中含氯化钙的质量分数。 (2)通过计算,判断此工业盐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是否符合产品质量指标?

25、某温度下,将10gK2CO3溶液注入10g12.6%的HNO3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求:(1)生成KNO3和CO2的质量 (2)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

26、充分煅烧含杂质的石灰石100g,剩余固体的质量为60.4g,原石灰石的质量分数是多少?(杂质为固体,不反应)

27、52.2g盐酸和52.2g纯碱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得到100g溶液,求: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2)原盐酸的质量分数。(3)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

28、一片果园共150亩,在去年施肥时共用去尿素[CO(NH2)2]3t,取得了丰收,今年如果改施硝酸铵[NH4NO3],要保证丰收,应施硝酸铵多少吨?

29、用质量分数为8%的稀硫酸50g电解水,一段时间后,稀硫酸的浓度变为10%。求:
⑴电解了多少克水?⑵生成氢气多少克?

30、某石灰厂新到一批石灰石,其中含有杂质二氧化硅(二氧化硅不溶于水,不与盐酸反应,高温不分解)为测定石灰石样品的纯度,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分成三组实验测得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1 2 3
稀盐酸质量(g) 50 50 100
样品质量(g) 20 30 20
剩余物质质量(g) 63.4 73.4 113.4
产生气体的质量(g) 6.6 6.6
(1)在空格中填写数据;
(2)该实验中,第 (填数字)组同学的实验中,稀盐酸一定反应完全;第3组实验中, 物质一定的剩余。
(3)求出该石灰石样品的纯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5-14
感谢楼上啊 我懂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