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的名句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28

1、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春宵》—苏轼·北宋

释义:春夜美,花盛开,月醉人。时光美好,流逝如水。光阴宝贵,千金难换。“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人生易老,时间不老。珍惜时光,为时不晚。

2、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赠刘景文》—苏轼·北宋

释义:韩愈说,一年之中,春天最好。“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苏轼却说,一年之中,深秋最好,橙黄橘绿。其实,一年四季,都美。关键在于,你是否保持,那份美好的心情。

3、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食荔枝》—苏轼·北宋

释义:“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在长安城的杨贵妃,要吃岭南鲜荔枝,不知要累坏多少人马。高明的办法,就像苏东坡,在荔枝之乡,安家落户,天天享用,鲜美荔枝。

4、人间有味是清欢。《浣溪沙·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苏轼·北宋

释义:人间最有味的是什么?是山珍海味的美食?是青山绿水的美景?是环肥燕瘦的美人?还是多姿多彩的文艺?这些都有味,但至真至纯的味道,却是清欢。一声浅浅的欢笑,一份淡淡的愉悦。

5、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水调歌头》—苏轼·北宋

释义:谁能躲得过人生的悲欢离合?没人!谁能改变月亮的阴晴圆缺?没人。宇宙变化多端,造就生物多样性。人生悲欢离合,绘就生命斑斓色彩。变,是永恒。不变,亦是永恒。关键在于,以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这变与不变。

6、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题西林壁》—苏轼·北宋

释义:身在庐山中,又怎能看得清庐山真面目?处于漩涡中,又怎能辨得清旋涡的方向?置身事外,远离漩涡,才能拥有洞察全局的能力。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就是此理。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11-16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做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樽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苏轼 《临江仙 送钱穆父》

译文:自从我们在京城分别一晃又三年,远涉天涯你奔走辗转在人间。相逢一笑时依然像春天般的温暖。你心如古井水不起波澜,高风亮节像秋天的竹竿。我心惆怅因你要连夜分别扬孤帆,送行之时云色微茫月儿淡淡。陪酒的歌妓不用冲着酒杯太凄婉。人生在世就好像住旅馆,我也包括在旅行者里边。

2.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苏轼 《望江南》

译文:寒食节过后,酒醒反而因思乡而叹息不已,只得自我安慰:不要在老朋友面前思念故乡了,姑且点上新火来烹煮一杯刚采的新茶,作诗醉酒都要趁年华尚在啊。

3.  坐上别愁君未见,归来欲断无肠。 ——苏轼 《临江仙(送王缄)》

译文:哪里悲凉的愁绪你不会知道,早已被我吟断的衷肠已不会再过分伤愁。

4.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苏轼 《稼说送张琥》

译文:广泛地阅览而简要地吸取,丰富地积累而精当地表达。

5.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苏轼

译文:大江之水滚滚不断向东流去,淘尽了那些千古风流的人物。

扩展资料: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  。 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苏轼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03

1、《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宋代:苏轼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翻译: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2、《念奴娇·赤壁怀古》宋代: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翻译:大江浩浩荡荡向东流去,滔滔巨浪淘尽千古英雄人物。

3、《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宋代: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翻译:两人一生一死,隔绝十年,相互思念却很茫然,无法相见。

4、《题西林壁》宋代:苏轼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翻译: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5、《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宋代:苏轼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翻译:如果把美丽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么淡妆也好,浓妆也罢,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她的天生丽质和迷人神韵。

6、《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 惠崇春江晓景二首》宋代: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翻译: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12

1、《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翻译: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2、《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翻译:大江浩浩荡荡向东流去,滔滔巨浪淘尽千古英雄人物。

3、《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翻译:两人一生一死,隔绝十年,相互思念却很茫然,无法相见。

4、《题西林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翻译: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5、《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翻译:如果把美丽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么淡妆也好,浓妆也罢,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她的天生丽质和迷人神韵。

6、《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 惠崇春江晓景二首》: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翻译: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扩展资料

苏东坡的文化人格:

苏东坡绝对算得上不世出的天才。他不只是诗词、散文、书法、绘画样样精通,他还是一位酿酒师、工程师、美食家,甚至瑜伽术的修炼者。他元气淋漓、多才多艺的生命实在让很多人目瞪口呆,从而深信人之才具真真判若云泥。

但是这些还不足以让苏东坡成为一颗异常闪耀的文化恒星,他之所以能为后世不断挂念、书写,是在经历乌台诗案、谪贬黄州之后,逐渐形成的一种历经困厄、返璞归真的赤子童心式的文化人格。

正是这种可亲可敬的文化人格,让苏东坡更久远地赢得了后人的心灵共鸣。今天读东坡的诗词文章,我们常常可以读到一种对于宇宙人生的探寻与理解,无论是“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还是“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甚或“常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都显见着充满了对宇宙无穷、个体有限、命运艰辛、人生偶然的种种玄思与领悟。正是在这种对人生本质彻然领悟的基础上,苏东坡建立了面对苦难的达观、超脱的人生态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苏轼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5个回答  推荐于2018-04-26
1。春宵一刻值千金

2。天涯何处无芳草〈这两句大概想不知道都不容易〉

3.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4.多情却被无情恼〈哎,道是无情却有情〉

5.好梦惊回,望断高唐路

6.此心安处是吾乡〈记得10年前看见老爸给哥哥写信用了这句〉

7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8。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这么好的女子难找〉

9。春江水暖鸭先知〈哲理诗〉

10。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第一次读这句时我才小学,当时还以为是喝醉酒后解开(开张以为是张开)衣服〉

11。十年生死两茫茫〈这种感情现在还看得见吗?〉

12。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三国都要用他开头,当然是名句〉

13。玉宇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

14。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

15。若言琴上有琴声,
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
何不于君指上听?<有哲理>

16.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看了第10句和这句,觉得老苏这豪迈>

17.归去来兮,我今忘我兼忘世。〈跟神雕侠侣里面的词有档次上的区别〉

18。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我都想去岭南吃荔枝去〉

19。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20。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又是句哲理诗〉

2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有谁不知道这句吗?〉

22。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23。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还是哲理诗〉

24。半壕春水一城花〈这句与环保有关吧〉

25。当年戏马会东徐,今日凄凉南浦〈与岳飞的满江红有的一拼〉

26。人皆养子望聪明,
我被聪明误一生。
惟愿孩儿愚且鲁,
无灾无难到公卿。〈一个字,悲哀〉

27。几时归去,作个闲人。
对一长琴,一壶酒,一溪云。

28。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写西湖的还有这么好的吗?〉

29。新月与愁烟,满江天

飞絮送行舟,水东流

杂样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